丁偉
摘要: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需要充分的發揮出鄉鎮文化站的優勢,通過鄉鎮文化站的活動創新,更好的激發出基層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下文就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新思路進行分析。
關鍵詞: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途徑
隨著我國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為了更好的建設基層人民群眾文化,在文化活動進行的時候,需要很好的利用鄉鎮的文化站,將人民群眾組織在一起,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質量與效果。
一、鄉鎮文化站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現狀分析
(一)基層文化活動的特性
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全國人民距離全面奔小康的生活已經指日可待,黨和政府計劃在2020年實現全面奔小康,提升全國人民的生活質量。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基本的物質生活已經得到了保障,基層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空閑時間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學習[1]。
人民群眾追求精神生活與文化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基層人民群眾文化,可以說群眾文化切實的反映出了基層人民思想政治的變化。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具有很強的地域特點,很多的群眾文化都會當地的民俗風氣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群眾文化。有的群眾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精神追求的過程中,集中表現出的一種新文化。群眾文化必須要扎根于人民群眾,從基層人民群眾當中汲取相關的營養,更好的反映出我國基層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變化。
(二)工作的不足
在基層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鄉鎮文化站本應當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社會效應,推動我國基層人民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開展的時候,鄉鎮文化站并沒有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而是墨守成規的執行上級下達的文化工作。
鄉鎮文化站具有很好的活動器材與相關的場地,但是這些資源都沒有發揮出相應的價值。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并沒有主動的走人基層鄉村,宣傳推廣文化活動,而是等待人民群眾主動到文化站參與相關的活動。這樣的工作方式只會讓鄉鎮文化站的資源閑置,并不能充分的發揮其作用。
因為鄉村的人口聚集較為分散,在日常的生活中農民不僅有田間的農活,并且還需要養殖牲口,抽出一定的時間農戶只想好好的休息,根本無心參與到鄉鎮的文化站活動當中,從而喪失了鄉鎮文化站的工作意義。在鄉鎮文化站工作開展的時候,部分工作人員養成了懶散的習慣,在活動文化推廣宣傳的時候相互的推諉,沒有很強的責任心與使命感,嚴重的影響到了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工作質量。
二、開展的新途徑研究
(一)活動形式的創新
在基層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為了可以充分的發揮出鄉鎮文化站的優勢,需要對基層文化活動進行很好的創新。在鄉鎮文化站工作開展的時候,應當充分的發揮出互聯網的優勢,通過為每一個村莊構建一個文化交流活動群,增加人民群眾之間的相互了解。在鄉鎮文化站工作開展的時候,可以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快速有效的將相關的活動宣傳到每一個村民,確保每一位村民都及時的了解到文化站的具體活動[2]。
在上文中講到一些文化站的工作人員出現了工作意識的弱化與思想的滑坡,直接影響到了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影響到人民群眾文化精神的追求。為了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打破鄉鎮文化站的工作困境。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應當主動的組織活動,到村民集中娛樂的地方去,進入到人民群眾當中,實事求是的推廣一些活動文化。如村莊之間的廣場舞比賽、耕種比賽、鑼鼓比賽等,讓人民群眾積極的參與其中。為了更好的激發出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活動的場地應當設計在村莊的周邊,確保不會影響到農戶的正常田間工作。并在活動比賽中設定一些隨機的獎品,確保每一位參與的農民都可以得到一個獎品,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發揮出鄉鎮文化站的工作價值。在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之后,鄉鎮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還需要給基層人民群眾發送一些文化書籍和活動器材,促進基層人民群眾文化的發展。
(二)群眾文化活動機制的創新
在基層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提高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需要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管理機制進行很好的創新。例如在村莊群眾文化開展的時候,可以由村莊的婦聯主任進行統一引導,確保人民群眾文化開展的可靠性與有效性。在基層人民群眾活動開展與鄉鎮文化站工作結合的時候,需要充分的發揮出兩者的優勢,審批給村莊一定的活動經費,確保基層活動經費開展的質量與效果[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基層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提高文化活動開展的時候,需要對鄉鎮文化站的工作進行很好的改革創新,突出鄉鎮文化站的導向作用,充分的激發出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提高活動開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明山.淺析鄉鎮文化站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7,14:11.
[2]郭燕鵬.淺析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在群眾文化開展中的重要經驗[J].藝術科技,2018,29(10):330.
[3]范來運.鄉鎮文化站創新群眾文化工作的積極策略[J].智庫時代,2018,2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