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迪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由此給口譯教學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和諸多未知的挑戰,如果語言教學者能夠真正以培養語言服務人才作為自身的教學宗旨和教學導向的話,就能夠為口譯教學注入更多的內在活力,也能夠培養鍛煉出一大批的高級語言翻譯人才,由此使得語言教學能夠取得更大的輝煌。唯有依托于時代的改革,才能夠真正促進語言教學的發展和內在的活力,也才能夠涌現出更多的語言服務人才。
關鍵詞:語言服務人才;人才培養方法;口譯教學;改革方案
語言服務人才這個概念首次提出于中國翻譯協會所召開的第一屆中國國際語言服務行業大會上。隨著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語言服務本身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意義變得愈加突出,因此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培養語言服務人才作為主要的發展理念和發展導向,所培養出的人才應該真正符合本時代的需要,由此一來語言的學習者們才能夠真正站穩腳跟,也能夠促進口譯教學的發展和繁榮。
一、對于語言服務人才的分析
(一)語言服務的內在含義
想要真正明確如何在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的導向下開展口譯教學改革,就應該真正明晰語言服務的內在含義,唯有懂得了語言服務的內在含義,才能夠真正以其作為人才培養的導向和坐標,以此完成好口譯教學的改革。事實上語言服務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加以分析,在廣義的層面上,語言服務所指代的是對語言資源的規劃、配置和傳承,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大意義。就狹義的層面上,語言服務所指代的是翻譯服務的拓展和創新,并且能夠對語言文字進行內容創造和形式轉換。本文所討論的是狹義層面的語言服務。
(二)語言服務的前景分析
現下屬于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變得日益頻繁,因此需要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高素質的語言翻譯精英,從而能夠搭建起一座座的人際溝通交流的橋梁,真正使得人與人能夠跨越語言的鴻溝,真正實現彼此的交流與融通[1]。對于中國而言,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也是極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舉措,由此需要大量的業務能力精湛的、具有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的高素質翻譯人才,從而使中國企業乃至中國人的“走出去”之路能夠行進得更加順利,并且也能夠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真正得到充足的收獲。
二、語言口譯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對于一個教學工作者而言,必須要有著足夠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有自己的教學目標足夠的明確和清晰,自己下一步的教學方略才能夠有效、有序地開展下去,并且使得受教者能夠真正得到相應的教導和幫助,從而實現自我的重大發展和進步。對于語言翻譯人員的培養和口譯教學的問題上,也應該秉持這樣的道理,唯有確立極為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夠使得學習者得到極為有效的幫助,并且能夠真正實現自我的重大進步。在推出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出現之前,口譯教學乃至是翻譯教學的教學目標中,對于每一個階段應該督導學員達到怎樣的學習能力不甚了了。當教育目標不夠明確的時候,又如何能夠使得學習者在有限的時間內真正克服形形色色的學習短板,真正取得相應的進步和總體生涯的成功呢?這顯然是一個極為突出的問題,值得從教者的反思。
(二)教學手段相對單一
在開展語言口譯教學的時候,教學者應該懂得豐富發展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原則和教學理念,當口譯教學者能夠保持自身教學手段的豐富多元的時候,那么口譯教學課堂才能夠永葆自身的生命力和內在的活力,也才能夠使得受教者的學習之路變得更為順遂。然而就目前口譯教學者的教學情況分析的話,一個極為突出且明顯的問題便是,教學者們的教學手段相對單一,在提升學員的專項能力的時候,就只是在鍛煉學生此項能力本身,忽視了翻譯是一個系統性的、整體性的學習內容,不能夠“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也不能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學員們需要把聽力能力、筆譯能力、口譯能力結合在一起,由此實現自身的全方位的發展和進步[2]。
(三)教學材料較為陳舊
教育正如同其他的偉大事業一樣,也應該注意創新發展和與時俱進的總體原則,唯有能夠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教育的明天才能夠更加美好。然而在當下的口譯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材料是頗為老舊的,這種老舊的教學材料對于學員的提升及進步是有一定妨礙的。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已經要接近尾聲,因此作為受教者不能不審時度勢、放眼世界,真正將自己的思想、眼光與世界接軌,從而永葆自身的鮮活。教師在使用口譯教材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使用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潮流的資料,從而能夠真正符合學員的學習需要,不斷地深化學員的語言基礎能力,構建自我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語言服務人才培養的口譯教學改革舉措
(一)分主題選擇口譯教學材料
如果真正希望學員能夠卓有成效地提升自我的口譯能力的話,教師應該準備好足夠鮮活、高質量又切合時代發展的口譯教學資料,當教師能夠準備好這些口譯教學資料的時候,學員也能夠在口譯教學的課堂上大幅提升自我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自我的進步和提高[3]。想要提升學員的學習成效,就不可不將時代的前沿話題作為口譯教學材料呈獻給學員,由此推動學員的進步。除此之外,在口譯教學材料的選擇上可以進一步地細化、多樣化和專業化,從而能夠更加滿足市場對于高質量的口譯翻譯人員的需要,以此能夠實現口譯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商務談判口譯、工程口譯和醫學口譯等等都可以分門別類地成為學員的口譯資料,通過不斷地練習,以夯實學員的學習能力、專業能力,真正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口譯學習者。
(二)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
當下是一個屬于互聯網的時代,因此通過互聯網技術來豐富和發展口譯教學者的教學方法,真正促進口譯教學改革,從而推動語言服務人才的培養,這也是順理成章、勢在必行的舉措,不應該被口譯教師所忽略。例如微課技術便可以成為教師所采納的一種方法,更好地克服時間空間上的阻隔,真正實現快捷高效的教學。
(三)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要想真正培養出語言服務性人才,不能夠只憑借教師的能力,同時也需學員的懇切的努力。甚至可以說,學員自身的努力要比師長的督導更為重要。學員需要時刻注意自己在語言學習中存在著的問題,并且能夠勇敢地自我發現問題、自行解決問題。對于自我的聽力問題、英語詞匯量不足問題、翻譯不準確問題,都應該找出時間來自行查漏補缺,以實現自我的翻譯能力的全面進步。
(四)不斷豐富和創新教學方法
當學員有著積極的學習態度的時候,教師也應該有著相應的態度,從而使得學員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教師在自己的口譯教學課堂上應該豐富和創新自我的教學方法,如采用現場口譯觀摩教學法,使得學員能夠有著設身處地之感,真正增進自我的經驗,深化自我的體驗,由此推動自我口譯能力的提高。
四、結束語
筆者著重探討了語言服務人員這個概念,并且結合時代對于口譯翻譯人員的需要以及當下的口譯教學中存在著的諸多問題,建議口譯教師能夠不斷豐富發展自我的教學方法,也能夠真正推動學員做到學以致用,改變自我的存在形態,更好地為客戶服務,真正找到自己在口譯中的薄弱環節,不斷地自我突破,真正成為口譯翻譯中的主角和中心。教師也應該豐富自我的教學方法,更好地為學員服務。
參考文獻:
[1]崔啟亮,張玥.語言服務行業的基本問題研究[J].商務外語研究,2016(1):1-8.
[2]崔啟亮,劉佳鑫.國有企業語言服務需求調查分析及啟示[J].中國翻譯,2016(4):70-76.
[3]李宇明.一帶一路需要語言鋪路[J].中國科技術語,201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