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良
傳統主流媒體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力量,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作為首都的主要媒體,北京廣播電視臺始終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高度統一,堅持守正創新價值引領,努力構筑新時代傳媒新高地。
一是堅持新聞立臺,增強優質新聞供給能力,加快融合傳播能力建設。
今年1月1日起,北京衛視在原有3檔固定新聞欄目的架構基礎上,新開播深度晚間資訊節目《首都晚間報道》,形成全天候新聞報道格局,現在每天首播新聞達到4小時。
去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媒體中心成立之后,逐步搭建多終端一體化的融媒體傳播矩陣,實現了多產品、多渠道傳播,有力彰顯首都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二是開拓衛視價值高地,彰顯首都媒體氣質。我們始終堅持文化引領、品質至上,以文化類節目集群和暖心的現實主義題材劇為硬核,形成首都衛視鮮明文化底色和文化調性。《我是演說家》《傳承者》《創意中國》《非凡匠心》《上新了!故宮》《花樣中國》等文化類節目,組成了周末檔文化季播帶,形成了省級衛視文化節目高地。今年,北京衛視還將推出《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我在頤和園等你》《遇見天壇》《長城》等一系列重要作品,以上乘之作推動首都文創產業發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三是堅持大戲看北京,用現實主義溫暖人心。5月29日,中央全民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影視業綜合改革 促進我國影視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標志著影視業進入新階段,影視業管理和治理達到新水平。中央對影視業的要求,正是北京廣播電視臺長期以來一貫堅持的原則,在評價體系上我們高舉溫暖現實主義旗幟,始終堅持選好劇、播好劇、購好劇。
第一,所選劇目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第二,現實題材優先,堅持將有內涵、有溫度、有情懷的現實主義作品作為首選;第三,劇目必須符合首都文化中心,符合首都文化品位,體現首都臺的氣質、氣度。市場在關注大IP,關注演員陣容、明星話題熱度之時,我們始終堅持檢視創作是否嚴謹、制作是否精良、演員是否過硬。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作為首都媒體我們在宣傳上肩負著無比光榮的重大責任和使命。我們將依托三大衛視平臺、地面頻道和融媒體傳播,構筑起北京臺“70年”宣傳矩陣。
同時,我們將提前策劃安排部署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建黨100周年、2022年冬奧會等一系列重大主題報道。全面發揮首都臺在新聞傳播、輿論引導上的溝通作用,無愧于黨的主張的傳播者,社會記錄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渴望者。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在傳媒變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下,首都臺未來的發展方向堅定而清晰,就是做有責任、有價值、有擔當的主流媒體。
5G牌照的發放,意味著中國廣電智能時代開啟,意味著廣電融合升級和產業變革新格局正在形成,以5G、4K、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變革正在加快傳播生態的重塑。北京廣播電視臺以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實質融合為依托,加快打造新型主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