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發展,促進了當前建筑行業的快速提升。所以在建筑行業當中,對于建設的思想觀念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融入了不同的現代化設計思想,其中建筑設計當中的功能美以及形式美,在設計當中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搭檔。因此,本文針對當代建筑設計中功能美和形式美的運用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建筑設計;功能美;形式美
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功能美以及形式美,也賦予了全新的時代要求以及內涵。但在建筑設計當中,會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所以業主以及使用者對于建筑的功能以及形式美感高度的重視,并對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其中,建筑設計需要對兩者的概念進行有效區分,并針對其不同的設計要點進行把控,以便使兩者的結合更加合理,科學。在當代建筑設計當中,本文針對功能美以及形式美的應用總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究。
1、建筑設計當中的功能與形式概念分析
1.1建筑功能分析
在目前的建筑設計當中,對于建筑的功能以及形式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以便使兩者得到有效的結合以及精細設計[1]。其中,建筑的具體功能,便是在之后的應用當中,對其功能價值進行有效體現,這便包括了建筑展現出來的作用以及相應的內容,其中作用是設計的最終目的,以及完成之后能夠滿足使用者的一些要求,并且在相關的應用過程中,對其進行相應的改進。建筑功能包含了對建筑藝術審美的追求,是建筑形式的有效前提,并且建筑功能為設計當中的主要核心,對相應的設計產生的作用不可忽視。
1.2建筑形式分析
我國的市場逐步融入了SHL、KPF、UNstudio等相應的設計事務所,傳統的設計法則也由于新的事物以及美學內涵的融入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對于建筑形式的設計,更加追求個性化。在形式設計的過程中,不管是內部的空間,還是外在的形態,人們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風貌風格以及與不同流派的美學主旨方面,使三者進行了有效的結合,這樣使得內部空間以及外部體形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經濟整體[2]。在對各項建筑功能進行滿足的前提下,更加符合人們的流暢感官表達。在新穎的建筑形式當中,涵蓋了形體、空間、材料與構造、場地與環境等不同部分的創新。在不同的建筑當中,這些內容在構成形式當中產生的作用都是不同的,需要與建筑環境以及人們的居住環境進行結合之后進行綜合確定。
1.3兩者關系分析
在目前的設計過程當中,功能設計以及形式設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促進,相互配合,但是建筑的主體要求依然為建筑功能。此外,需要與建筑的形式設計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對建筑功能帶來的審美沖突進行有效彌補,使得功能當中的各部分設計得到有效協調,使得建筑的協調美觀性得到優化,對人們以及社會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質要求給予滿足。
2、建筑設計當中功能與形式美的應用總結
2.1注重以人為本,對人們的活動需求給予高效滿足
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社會當中的不同行業,都對人文社會建設的要求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提倡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建筑行業當中,同樣需要應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并將其作為建筑的核心發展目標。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切實將以人為本的原則應用在實踐建設當中,通過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使使用者的各項要求得到滿足,并將其身心健康以及安全等放在首位。在實際建設當中,還需要對人際活動等相關要求給予滿足,針對使用要求方面,需要對基本的使用給予充分考慮,并對心理、健康、可持續運營同時進行考慮,并對設計的本質要求以及優化條件等進行充分的分析[3]。在實際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針對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一定要給予強調和重視,其中還要與使用者的行為模式和人們不同年齡的特征等進行結合,綜合全面的分析和考慮,引進當前最先進以及科學的設計思想,技術手段等等,對人和人際活動提出的各項要求給予高度滿足,構建具備良好功能以及外在形式美的建筑。
2.2注重建筑設計與建筑周圍環境的協調和諧發展
在目前的社會建設需求下,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給予了積極響應。在對功能美以及形式美的建筑進行構建的過程中,還需要使其與四周的環境進行統一和協調,因此在具體設計時,要對四周的自然環境特性給予全面綜合的考慮,在對環境特性進行結合的前提下,對其進行相應的改善以及優化,以便能夠使兩者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在設計中,需要保證環境不會對建筑有任何的不良影響,并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四周的環境進一步協調,保障建筑的各項功能以及外在形式美,以便利用環境共同構建良好的建筑環境,所以設計師在設計之前,要對四周的地形以及環境進行相應的勘察,在對其有明確的了解之后,對建筑與四周環境存在的矛盾以及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以便能夠得到和諧統一。
2.3注重多元文化的有效體現,并對本地文化進行繼承
建筑具備的價值功能并不只是使用,還需要對文化進行展示,傳播和發展。當前針對文化的傳播效率,建筑設計方面對其進行反映,有著非常大的價值作用。在實際設計中,不但要對功能美以及形式美給與注重,還需要與多元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和統一,并對所在區域的文化進行傳承,這樣可以使建筑的文化底蘊得到豐富。由于我國地域十分遼闊,地域與地域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所以有著不同的建筑風格和建筑特色,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對建筑的地域性給予充分的考慮,并將多元化特征在建筑設計當中進行展現和發展。所以,設計師需要融合所在區域的文化元素,這便需要建筑設計師具備相應的建筑經驗以及豐富的文化知識,不但能夠使建筑物具備相應的功能性,還能使其形式美與四周的景色進行融合,體現出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環境特色。能夠通過建筑對區別文化進行發展,并有效傳承本地文化,使現代化建筑更加區域化,也使得區域化建筑更加現代化。
2.4注重生態建設設計,融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在當前的建筑設計當中,需要做好環境保護的各項工作,并應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便與時代的發展腳步相符,所以在具體設計時,要注重對生態平衡的保護,使得功能性設計以及形式的設計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在這一過程當中,需要對自然進行充分的應用,利用生態及節能的形式,對建筑的使用環境進行有效優化,以便減少建筑對四周環境產生的影響,提升對環境的保護力度。
結語:
總之,在當前的建筑發展當中,對于各項先進理念的融合越來越多,使得建筑的內在功能以及外在結構更加豐富,為了使功能美與形式美更加高效合理的結合,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并保證建筑與四周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對環境進行保護,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并對所在區域的文化進行發揚和繼承,這樣有益于建筑行業的高效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戴大彬,任洪國,劉文慶.淺析建筑設計中建筑美學形式美感法則的作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9(8):80-81.
[2]季偉綺.建筑設計中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應用[J].建設科技,2014(13):68-69.
[3]劉存發,劉芳.淺析建筑設計中的功能好與形式美[J].建筑知識,2014(1):120-120.
作者簡介:
徐妍(1985.2),女,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建筑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