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人口逐漸上升,高層民用建筑也在不斷擴增,我國群眾的環保意識開始逐漸加強,不管在何種行業,綠色生態理念都在不斷滲透,而在高層建筑中采用綠色建筑設計,能夠有效提升建筑的環保性,給予人們一個良好健康的居住環境,另外還能夠降低建筑能耗,因此,本文將主要以綠色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為我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綠色
1、綠色建筑設計的優勢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大多數的設計者僅僅只是關注建筑的結構以及舒適度,從而忽略了建筑產品和環境的融合,應用綠色建筑設計,提倡低污染和低能耗,采用節能減排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建筑施工的污染,以及能耗消耗。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的實踐過程中,需要實現建筑的自我凈化,另外還要對于通風、采光、濕度、溫度等進行自我調節,將其當作一個生命體,只有突顯出多個生命體征,才能更好地設計出一個環保綠色的高層民用建筑。高層民用建筑屬于人們的居住場所,不管是在居住上,還是工作上,都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要滿足舒適性的特征以及建筑整體性能的提高。通過引用現代先進技術,采用環保、節能的建筑材料,有效提升高層民用建筑的綠色舒適化。在設計過程中,科學利用自然體系,例如,可以利用自然通風和自然光線 , 從而達到能源節約的目的。
2、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
(1)環保節能原則。環保節能原則實際上指的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降低能源、水資源、建筑材料等相關資源的消耗量,從而達到促進資源使用效果有效提升的目的。環保節能在高層民用建筑綠色設計中屬于最為突出的重要特征之一,對建筑施工成本以及環境資源成本的節約起到重要作用,不僅推進了社會的健康發展,還能實現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要求。(2)以人為本原則。綠色建筑終究是秉承為人服務的基本原則,以業主需求為主要設計方向,從而確保建筑設計的適用性以及合理性。(3)系統規劃原則。綠色建筑節能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相互協調合作才能確保效果不受影響,因此,必須要進行有效的規劃,對于綠色節能技術進行綜合考慮,規避沖突,從而實現節能的目的。(4)全局性原則。在建筑設計以及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建筑本身以及周邊環境進行充分了解,科學衡量兩者關聯,促進環境與建筑的協調發展。(5)適用性原則。建筑工程適用性原則就是在確保建筑工程滿足使用者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合理進行建筑物的布局、設計以及相關參數的調整,同時充分發揮綠色施工技術的優勢,為人們構建出綠色的生活與辦公環境。
3、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3.1 項目選址
通常來說,一般建筑工程的選址都是根據開發商來確定,從而導致設計者在設計時,僅僅只是對地理條件和其他條件進行綜合,但是,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應當根據地理條件和周邊環境為基礎,綜合氣候情況,設計出合理的建筑方案。另外,要對環境因素充分考慮,確認工程的復雜性,從而確保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普通的高層建筑相比,應用綠色建筑設計需要注意工程的規模、室內設計的合理性以及樓體的朝向,將不良影響因素降到最低,讓高層民用建筑的性能得到整體的提升。
3.2 外部環境的景觀設計
在景觀設計中,有五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第一,對停車場、人行通道、廣場這三類場地的綠化配置要強化,種植相對數量的喬木。停車場的遮陰率要達到 20% 以上,步行道的遮陰率要達到60% 以上,而主干道的遮陰率要達到 50%以上,另外,其他活動場地為了起到遮陽的目的,也要適當進行植物布置。第二,針對于綠化景觀,對步行道的配套休閑設置進行優化設計,有效對雨水進行回收等。第三,室外的硬質鋪面透水鋪裝率需要高于 50%,場地內道路的太陽輻射系數高于 0.4 的占比要高于 70%,而室外停車場,透水地面鏤空面積需要超過 40%。第四、設計人行通道時,可以和場地外人行通道進行連接,滿足無障礙需求,將美觀與實用性良好結合。第五、景觀綠地以鄉土植物為主,另外需綜合植物習性,對各種植物進行引進,構建喬、草、灌等綠化體系,經過景觀設計的深化,才能對整個環境的品質進行有效的提高。
3.3 節能設計
一方面,建筑朝陽角度的設計,房屋的朝向是人們選擇居住環境的重要關注點,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節能技術,只有陽光的照射量增加,才能更好地滿足住戶的需求,對于高層民用建筑而言,戶型格局都是具有差異性的,而不一樣的房屋,陽光照射的時間也同樣具有差異性,因此設計者在設計時,需要重點關注樓間的距離,計算陽光照射時間和角度,以此確保室內光源充足,同時,在角度設計時,需要考慮太陽方位角的變化。另外根據季節的不同,日照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由于冬天太陽方位角的變化范圍偏小,朝向不同,日照時間具有很大差異,因此,在節能設計上應該綜合多個方面進行設計。另一方面,屋頂保溫隔熱設計,由于高層建筑的屋頂以及外表面積較大,太陽的輻射會導致室內環境產生影響,針對于此,可以采用空氣層隔熱技術,它能夠避免熱量流失,降低室內空間能耗,在基于不損失保溫作用的條件下,采用降低傳熱發揮出隔熱的效果。
3.4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主要不可忽視節能和環保兩點,盡可能避免采用性能差以及污染高的材料,對于能夠加以循環的材料充分應用,盡量使用本地材料,降低建筑運費;建筑造型盡量簡約,降低裝飾性構件的應用;將混凝土結構等高強建筑結構進行使用。
結語:
綜上,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綠色建筑設計開始成為目前建筑設計中的主導趨勢,采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能夠幫助住宅用戶構建一個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因此,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綜合多個角度,全方面設計出與實際需求符合的綠色建筑,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雨靜.解析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6(10):120-121.
[2]劉卓珺,黃河.高層民用住宅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應用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33):57.
[3]劉剛.試論綠色建筑設計在高層民用建筑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8,49(15):227+242.
作者簡介:
韋之冬,海南泓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海南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