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地籍測繪工作的全面開展,GPS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GPS技術本身就適用于多種測量作業任務,而在地籍測繪之中,也可以充分運用RTK技術和GPS全球衛星定位技術來體現地籍測繪工作的實時性和先進性。本文以GPS技術應用在地籍測繪之中的優勢作為切入點,深入而又詳盡的分析了GPS技術在地籍測繪之中的應用方式,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技術應用的要點,希望能對地籍測繪行業的從業人員起到一定的啟發作用,確保我國地籍測繪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關鍵詞】地籍測繪;GPS技術;應用
1、GPS技術的技術優勢分析
1.1測繪效率較高
在沒有復雜地形的情況之下,想要完成半徑5千米的地區地籍測繪,只需要進行GPS技術的一次設站就可以完成。而GPS技術與傳統的測繪方法相比,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不需要進行儀器站點的搬運環節,能夠成倍的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強度,進而使地籍測繪的效率全面提升。另外,GPS技術的精確程度較高,所測得的數據更加準確可靠,不存在著累積誤差。在滿足相應條件的區域之中,可以采用RTK測量技術,其誤差能夠控制在厘米級之內。另外,GPS技術對于作業條件的要求較低,通過GPS的運行,能夠通過電磁波通視進行控制,不會受到外界條件的干擾,另一方面而言,GPS技術也有著較高的自動化程度,也為地籍測繪效率的提升做出了有力的保障[1]。
1.2應用較為廣泛
GPS技術在進行應用時,對于控制點選取要求較低,兩點之間可以不采用通視的方式進行控制,而且PPS的網狀結構與GPS的網絡精度關系不大。而GPS技術本身有著布點靈活,布點速度較快的特性,加上GPS技術能夠滿足全天候測繪的作業需求,而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另外,地籍測量本身也包括對于地籍細部的測量,能夠全面降低被調查土地的數據誤差,地籍調查的總體規程對于界址點選取的誤差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GPS技術較高的精度則能夠滿足規程的主要要求。
2、GPS技術主要的應用方式分析
2.1 RTK技術的應用分析
在RTK技術應用時,只需要選取與GPS點位相符的控制點即可,如果沒有明確的精度要求,只需要對于常規三角網和增設起始邊進行測量即可。另外,由于GPS技術兩個控制點存在著不可通視的特性,也就是說必須選擇與點位需求相符的控制在,而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則不需要對三角網對角線進行增設處理。在進行地籍測繪開始之前,技術人員必須對測量區域的總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為數據的采集和地籍圖件的繪制工作做足準備。地籍控制的精度應該以地籍圖和視界址點的精度要求為依據,不能超過我國現行的相關標準與測量誤差的實際要求。地籍測繪之中,需要控制的測量內容包括地籍的控制測量和基本控制測量,而前者分為兩個等級,后者分為四個等級,每個測量等級都可以設置與等級相符的側邊網、三角網以及GPS網。然后應該根據測繪的實際要求,進行地籍控制網的建立。GPS網的設計要注意網的位置、方向以及尺度要求。其選點要能夠對空通視,防止電磁波的傳遞受到一定的影響。然而這里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意味著任意兩個GPS控制點都可以進行通視,只要求一個點有兩個方向可以通視即可,在某些特殊的控制點中,只進行一個方向的通視即可,通視,GPS的控制點要能夠遠離有信號干擾的地區,比如說電視塔或者雷達等[2]。
2.2在土地測量之中的應用分析
在進行土地測量時,GPS技術的控制工作點選取范圍要更加廣泛,其網狀結構對精度影響較小。我國目前辦法的城鎮地籍調查規程之中,也對地籍平面控制網進行了嚴格的規定,要求地籍測繪的平面控制網可以利用GPS技術進行二三四等級的等邊三角網的布設,同時也包括邊角網和三邊網的布設,一二級導線網以及一二級小三角網的布設,甚至是等級相應的GPS網的布設。另外,也可以根據城鎮地籍測繪的實際需求進行各個等級平面點的設置,將四等網以下相對于起算點點位的誤差要能夠控制在5厘米以內。
2.3在土地勘測定界之中的應用分析
已經審查合格后的勘測定界點,能夠成為土地登記證的辦理和地籍調查的主要依據,在進行勘測定界的過程之中,規程也對土地整理和征用土地精度相關的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比如說,在進行界址線以及其相鄰地物等距離的誤差不能大于10厘米。而在勘測定界的初始階段,往往會采用常規的測量儀器進行測量,其觀測的范圍較小,觀測的結果也容易收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自動化程度較低,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然而將GPS技術應用到地籍測繪的土地勘測定界之中,能夠全面的解決這些問題,進而確保土地勘測定界的精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為土地勘測定界工作質量做出有力的保障[3]。
2.4在地籍細部測量之中的應用分析
所謂的地籍細部測量,是地籍調查的主要內容之一,能夠對于地籍測繪之中,每一個宗地位置信息和界址點信息提供相應的數據依托。根據我國現行的相關標準與規范要求來看,在街坊內部和城鎮之中較為明顯的界址點誤差應該小于五厘米,而村莊內部和城鎮較為隱蔽的界址點誤差應該在10厘米以下。采用GPS技術來進行地籍的西部測量,能夠全面提升測量的精準程度。而有些地區不適合使用GPS測量技術,這就需要采用測距儀和全站儀進行測量。而GPS技術之中的RTK技術,相比于測距儀與全站儀有著更加卓越的測量性能,在測量期間不需要進行控制點的頻繁通視和換站處理,實時性和準確性較高,能夠全面提升地籍細部測量的準確率和效率,全面減少了在地籍測繪作業之中使用到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同時也不會受到多種地形因素的影響,這些優勢也使GPS技術之中的RTK技術在地籍的細部測量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4]。
結語:
GPS技術憑借其適應性較高、準確率較高以及實時性較高的技術優勢,為地籍測繪行業帶來了一場技術變革。對于GPS技術而言,其本身與地籍測繪工作有著較高的契合度,因此也被廣泛的應用在我國的地籍測量之中。隨著GPS技術應用的不斷成熟,其數據信息的傳輸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能夠為地籍測量帶來更加穩定和可靠的數據信息,因此,GPS技術在地籍測繪領域有著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孫麗麗.芻議地籍測繪中的GPS技術[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1):20-21.
[2]馬紅建,孟學智.芻議地籍測繪中的GPS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4576-4577.
[3]胡俊昌,陳桂萍.地籍測繪中GPS技術的運用[J].環球人文地理,2016,(18):58.
[4]劉廣濤.GPS地籍測繪技術探討[J].房地產導刊,2016,(20):224.
作者簡介:
葉勇,秭歸縣國土資源規劃測繪所,湖北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