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紅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小學教育和孩子的終身教育夯實根基。幼兒園階段對幼兒保教并重,能夠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為幼兒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象卻愈演愈烈,家長之間,親戚朋友之間產生攀比現象,逢年過節還比一比,如果自家小孩比親戚朋友小孩懂得的語數知識多,就覺得自豪無比;反之則感覺丟臉,責備小孩。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危害到幼兒的成長和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
一、幼兒教育小學化的表現及危害
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是指幼兒園將小學的辦學理念、課程內容、教學形式和評價方法等滲透或者運用到幼兒園教育實踐中,使之常規化、教學化、狀態化,進而普遍化和趨勢化的一種功利性的教育現象和錯誤傾向。是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幼兒園教育規律的。主要有以下表現:
課程內容小學化。有的幼兒園學前班搬用小學一年級教材,且每天課時課時達到五六節,其中三分之二為語文、算術,剩下的三分之一為音樂、美術和游戲,還有的甚至增加了英語課程,美其名曰雙語教學。
教學方式小學化。近年來,一些幼兒園像對待小學生一樣進行知識的灌輸。教師講授過多,幼兒活動太少;抽象講授過多,具體演示太少;教師活動過多,師生互動較少;教師主動教學過多,幼兒主動學習過少。整個教學過程,教師始終都是積極的主導者,但是幼兒卻不是學習的主體,而是忠實的配角。
課堂管理小學化。有一些幼兒課堂管理過分強調幼兒對于教師和紀律的服從,甚至要求小小年紀的他們在課堂上一直保持同一坐姿,安分守己地傾聽老師講述。長此以往,幼兒們活潑好動的天性將被抹殺,天真爛漫的童年將蒙上陰暗的色彩。
教學評價小學化。受中小學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少幼兒教師也采用試卷測試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評價,主要集中于拼音和算術等方面進行考核。影響了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無形當中讓家長評價幼兒園辦學水平的標準提高了很多,使得幼兒園呈現片面追求幼兒掌握知識的數量,忽視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開發創造性思維等類似小學的教學評價趨勢。
幼兒教育小學化違背了幼兒教育的規律,對幼兒身心發展不利。從幼兒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順序性來看,幼兒的身心以及大腦都處于早期發育階段。如果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會超越幼兒心理發展水平。幼兒的心理發展還不完善,不能進行系統地學習。如果學習過于吃力,也會導致大腦疲勞,對幼兒身體造成某種程度上的損傷。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還會扼殺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好玩好動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各種新鮮事物,而在游戲中可以將幼兒的天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恰當的呵護,也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如果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小學化學習,盡管幼兒表面上無可奈何,但是心理上會產生抵觸情緒,長時間的學習會讓幼兒產生厭惡感,扼殺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成因
造成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長的原因,也有社會的誤導,還有幼兒園自身的原因,主要源自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也是幼兒教育向家長功利主義心態妥協的結果。我們為了了解家長的心態,曾經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共計發放試卷一百份,回收一百份,回收率為百分之百。當問到:你平時有意識在家里引導孩子寫字,背誦古詩,學習算術和拼音嗎?95%的家長表示會,只有5%的家長表示不會。因為調查的家長普遍年齡都是三十多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們對于孩子的教育普遍比較重視。而對于問卷中提到的:提前學習小學里的知識,您持什么態度?50%的家長表示贊同,32%的家長認為說不清,只有18%的家長表示反對。追根究底是因為不少家長望子成龍;還有的家長是從眾心理,其他人家的小孩在學,自己家小孩也應該學習;極少數家長是聽之任之,認為學校安排肯定有學校的道理。
2.社會應試教育大環境的驅使
國家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但是相對好的職位較少,競爭的人太多,因此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孩子從小學階段就開始了激烈的競爭。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甚至已經下移到了幼兒教育階段,不少幼兒園以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為借口,甚至開設了幼小銜接課程,讓大班幼兒提前過小學生活。目前,縣城不少小學在入學的時候,都要對幼兒進行嚴格的面試,考試內容設計拼音,加減法運算甚至英語等多項內容,競爭很激烈。如果幼兒園不提前進行幼小銜接,則會導致生源的流失。
3.辦園思想存在急功近利狀況
部分幼兒園,尤其是民辦幼兒園急功近利,以盈利為目的,為了爭取生源,于是迎合家長攀比心理和好勝心理,于是進行填鴨式教育,給幼兒灌輸大量小學知識,讓幼兒過早接觸小學知識,從而滿足家長的虛榮心,而家長則沒有認識到揠苗助長的危害,反而錯誤地認為這樣的幼兒園對幼兒未來的發展具有更好的促進作用,導致其他幼兒園生源流失。為了挽回生源,留住學生,原本遵章守紀的公辦幼兒園只要也加入爭奪生源的大戰,進行幼兒園小學化教育。
三、矯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對策
1.引進家長義工聯,端正辦學思想
幼兒教育是為了讓幼兒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諧的發展,但是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卻違背了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功利主義的影響和辦學思想的不端正。因此,引進家長義工,家長和幼兒園進行合作,不斷修正辦學思想,讓辦學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愿望可以理解,但是揠苗助長的做法不可取。而教師對于家長空洞地說教作用不大,家長的現身說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家長義工參與幼兒園的發展,幫助幼兒園向其他家長宣傳辦學思想,督促幼兒園不斷修正辦學思想很重要。近幾年來,我們積極加強和家長義工聯的共建工作,讓他們認識到我們“一切為了幼兒”的辦園理念。另外我們在共建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辦園模式,是我們能夠更好的服務幼兒,服務家長,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在此過程中形成核心的教育理念,形成鮮明的教育特色。引導家長和教師一道以《幼兒園工作條例》《幼兒園工作規程》為指導,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借助家長義工聯,促進家園合作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是他們成長的起點。與家長相互理解、共同合作,教育好幼兒是工作的起點,也是預防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出現的重要內容。家長義工聯建設有助于做好家長的溝通工作,以此活動全體家長對于幼兒園工作的理解和認同,支持與信任,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幼兒園組織的各種活動。一方面,家長義工聯可以協助園方開好家長會、家長開放日以及家長咨詢,幫助其他家正確了解科學的育兒理念,育兒的思想和方法,使他們認識到適合自己小孩的才是最好的,從而消除相互間的攀比心理。家長義工聯可以參與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家長的主動參與有助于理解和信任,建立起良性的家園互動模式。另一方面,家長義工聯建設有助于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為幼兒的發展提供輕松、良好的生存環境,有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
3.借助家長義工聯,敦促教育改革
幼兒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可避免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因此,家長們的呼吁和訴求對于改變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我校曾經有家長是縣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就曾經在人代會和政協會議上提議要徹底取消小學入學選拔制度,嚴禁小學組織入學考試。政府要加大投入縮小小學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化發展,消除家長顧慮和逐漸杜絕家長自選學校的風氣,從源頭上擺脫幼兒園是小學預備班的命運。另外也借助家長義工聯呼吁中小學淡化考試競爭,從而確保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發生。
4.借助家長義工聯,豐富幼兒生活
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幼兒園辦學水平的高低。同樣,家長的積極參與也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我園和家長義工聯進行合作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方面,我們借助家長義工聯平臺,招募學歷層次高的家長,邀請他們幼兒開展一些講座活動。家長們很高興,積極撰寫講稿,制作幻燈片,用貼近幼兒的方式,對他們進行科技、藝術、文化等方面的熏陶;另一方面,借助家長義工聯,邀請家長參與教學活動和后勤活動,比如幫助分飯、布置教室等,通過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促進家長對于幼兒園的理解和認同。
盧梭曾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容易剝奪兒童應有的權利,打斷自然的次序,破壞自然法則,從而讓兒童失去幸福快樂的童年,根本上毀壞兒童。家長義工聯建設有助于搭建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理解、信任的橋梁,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從而建立和諧的家園關系,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