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來
一、問題的提出
透視是學生繪畫不可回避的知識點,是成人繪畫和兒童繪畫重要的區分點,把學生繪畫水平引向更科學、更理性,提高學生繪畫從感性基礎走向科學、理性、成熟,從而使繪畫從淺表效果走向更深入的技術內涵。培養學生繪畫從“玩”到“技”的層面飛躍,少數學生提高到“道”的高度,培養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提高美術課的有效技術含量。
初一上冊美術教材(教育部2012年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進行頭像慢寫寫生教學。如何提高學生作業“含金量”,我確定以初一學生頭像寫生透視運用為案例進行研究。提高初中學生繪畫的透視運用能力。
二、研究的意義
透視知識前人已作出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并有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成果高大上。怎樣把前人的研究成果跟初中繪畫相結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是許多前人和專家忽視的問題,有效的將透視知識引入初中美術課堂,做到深入淺出是我們一線美術教師的研究的方向,說到底讓學生能懂并能自覺運用是我們的目的。
把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教學,讓學生更能深入認識、理解并掌握頭像寫生中的透視現象,通過透視研究教學發現并培養一些初中生中美術方面的可塑之才,為國家美術教育事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周期為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學習教科研的基本方法,了解微型課題研究的方式方法,初定微型課題,準備申報課題。
第二階段性(申報階段),2018年10月,對自己的課題做初步思考,收集資料。對自己的課題做詳細的設計,填寫微型課題立項申報表。
第三階段(研究階段),2018年11月——2019年1月。通過學生頭像的初步寫生活動,了解檢測學生對透視知識有無相關的感覺意識;用調查研究法廣泛收集學生寫生中的錯誤;將收集到的學生頭像寫生中的錯誤進行歸類,并對其出現的錯誤原因進行分析;用現象發現法引導學生重走透視現象的發現之路(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理淪聯系實際,利用焦點透視和成角透視理論,通過對模特兒幾種典型角度拍照,有針對性用比較法進行研究;結合學生作業中具體案例對透視知識進行對照研究,積極探索如何提高學生透視知識運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徑;進行后測工作,把透視知識運用到學生作業中的指導中,對階段成果進行整合,撰寫研究報告。
第四階段(結題階段):2019年1月——2019年2月,總結、結題:撰寫總結報告、研究報告,匯集整理各項研究成果,申請結題。
四、研究的內容
1.通過學生頭像初步寫生活動,了解檢測學生對透視知識有無相關的感覺意識。
2.開展調查研究,廣泛收集學生頭像寫生中透視錯誤。
3.將收集到的學生頭像寫生中的錯誤進行歸類,并對其出現的錯誤原因進行分析。
4.引導學生重走透視現象發現之路。(教室內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現象的發現)
5.平視、俯視、仰視在學生頭像寫生中產生的不同透視變化效果。
6.同一模特兒變換角度而產生的不同效果,如正面、側面、四分之三角度,再加上平視、俯視、仰視產生的多種效果。
7.與學生共同研究透視知識后,再進行一次頭像寫生活動,與研究前作業效果進行比較性研究。
8.將透視知識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進行整合,撰寫研究報告。
本人在《中國美術教育》2013年第四期上發表文章《第四個蘋果的故事》中對透視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當時我在藝術學校的畫室是三樓靠邊的一間教室上課。我讓學生與我一起觀察位于畫室前的一棟教學樓,讓大家先往上看,比較房頂近點與遠點的角,發現近高遠低;然后往下看,比較房子與地面交接近點和遠點的角,可以發現近低遠高;同時比較近處高度和遠處高度,會感覺“近大遠小”;再把近處的教學樓和很遠的高樓作比較,可以發現近景清晰遠景模糊,這就是“近實遠虛”。通過這樣的實際觀察和分析,幫助學生總結:對透視要記住八個字“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由于透視是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我在初一上課又再一次強化驗證,讓學生觀察畫室空間透視,在寫生時進行夸張對比,把四分之三角度人物頭像當成很遠的空間距離來表現。如初一上冊美術教材第九頁錢紹武的《人物素描》,肖惠祥的《維吾爾族姑娘阿麗亞》,尼古拉.費欽的《東方少女》。其中肖惠祥的《維吾爾族姑娘阿麗亞》眼睛的透視近大遠小。錢紹武的《人物素描》女孩的嘴唇左半部大右半部小和左實右虛的透視關系,更好地表現了小女孩的剛強性格。尼古拉.費欽在人物頭像素描中是運用透視虛實關系的高手。他在《東方少女》中同樣運用了透視知識,而且手法更高明。
五、研究發現與教學實踐
通過學生頭像的初步寫生活動,我發現百分之十左右的同學對透視有天生的感覺,有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同學對透視感覺模糊,需要引導,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同學感覺稍差,需要加強引導。通過透視知識發現講解,由學生作業反映出百分之九十左右學生對透視知識有感性到理性的認識,但由于造型能力強弱不同,運用不是很穩定,反映出時好時差,如有的同學眼睛透視正確了,但嘴卻錯了;或者相反,眼錯嘴正確;等等千奇百怪,有時會出現循環往復,但總體透視意識呈明顯進步,都知道透視是怎么一回事,并努力克服作業中的透視錯誤。
針對學生寫生中的透視問題,我又特地開設了一堂有關學生寫生中透視運用的組內公開課,再次進行頭像寫生活動。傾聽同行老師的不同意見,并用于教學改進。值得欣慰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同學們觀察透視現象的興趣濃了,運用透視知識的能力也更強了,不少同學參加校級、縣市級美術作品比賽獲獎。當然透視知識運用僅僅是一個方面。
關于學生頭像寫生的透視運用的教學研究,作為一線美術老師的探索創新永遠在路上。只有多做“有心人”,采用多種辦法,才能找到一條更好的教學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