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彩虹,張加能,徐 捷,謝麗君,翁錢瑛
(1.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產科;2.生殖醫學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8)
報告顯示:中國女性不孕癥患者已超過5000萬,而且每年以數十萬人數遞增,已占到育齡婦女的15%[1]。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是目前不孕癥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IVF-ET的成功率不斷提高累計成功率可達50%~60%,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出現多次胚胎移植失敗。報道稱,在IVF助孕治療中該類患者的發生率可達5%~10%[2]。國外學者指出生活質量是不孕癥心理咨詢中應該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議題,其評估及其影響因素的確定已變得跟不孕癥治療一樣重要[3]。生育生活質量(fertility quality of life,FertiQoL)是2011年制定的一項國際文書,用于衡量男性和女性生育問題的生活質量,并迅速成為評價不孕不育患者生育生活質量的金標準,可以客觀、全面地評價不孕癥患者的整體生活狀況。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者關注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因此,本研究通過不孕不育患者生育生活質量專用量表調查IVF助孕并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生育生活質量狀況,并分析其焦慮抑郁情緒相關性。為今后醫護人員工作中有目的地開展提高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生育生活質量措施提供理論依據。
選自于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杭州市婦產科醫院生殖中心診治的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80名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納入標準:①符合共移植不少于3枚優質卵裂期胚胎或者2枚囊胚而未獲臨床妊娠;②知情并自愿參加本調查者。排除標準:①排除智力有低下的精神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②近2個月使用抗焦慮抑郁藥物及近期家庭發生重大事故者;③不愿配合研究者。納入研究對象年齡25~45歲(平均34.4±4.92),不孕年限1~12年(平均5.38±2.90);不孕類型原發性占28.00%,繼發性占72.00% ;不孕原因:女方因素者占56.00%,男方因素者占12.00%,雙方因素者占18.00%,原因不明者占14.00%。
1.2.1患者基本情況調查表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年齡、民族、文化程度、職業、經濟狀況、不孕類型、不孕原因等)。
1.2.2生育生活質量問卷
生育生活質量問卷(FertiQoL)是2011年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多個國家有生育問題的1 414名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發的。該量表含36個條目,由總體生活質量及總體健康狀況、核心FertiQoL模塊和選擇性治療模塊組成。核心FertiQoL模塊(24個條目),包含4個領域:情感領域、精神/軀體領域、夫妻關系領域、社會關系領域。選擇性治療模塊(10個條目),包含兩個領域,分別評估治療環境及不孕癥治療過程中的耐受性;各領域條目在問卷中無序隨機出現。單題分值為0~4分(5個等級),總量表與分量表均可通過計算轉換為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1.2.3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兩個量表是由Zung WK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編制的,量表均含有20個條目,分為4級評分的自評量表,20個條目中SAS中有15項,SDS中有10項是負性詞陳述的,按上述1~4順序評分。注*號者,是用正性詞陳述的,按4~1順序反向計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份,就得到標準分。SAS量表分界值為50分,50~59分表示病人存在輕度焦慮,60~69分表示病人存在中度焦慮,>69分表示病人存在重度焦慮;SDS量表的分界值為53分,53~62分表示病人存在輕度抑郁,63~72分表示病人存在中度抑郁,>72分表示病人存在重度抑郁。
建檔案當日,對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解釋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在其自愿參與本研究的基礎上,發放調査問卷,現場收回。

納入的80例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中無焦慮情緒(SAS得分<50)有48例(60.00%),輕度焦慮(50~59)有21例(26.00%),中度焦慮(60~69)10例(13.00%),重度焦慮(≥70)1例(1.00%),無抑郁情緒(<53)有40人(50.00%),輕度抑郁(53~62)有24例(30.00%),中度抑郁(63~72)14人,(18.00%),重度抑郁(>72)2人(2.00%),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與非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抑郁得分比較,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抑郁得分均高于非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組別例數(n)SAS得分SDS得分多次胚胎移植失敗組8048.00±9.4252.00±11.91非多次胚胎移植失敗組84242.67±7.3044.00±9.72t6.537.36P0.000.00
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整體生活質量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均采用百分制計分,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80例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生活質量的總分為(52.82±16.14)分,其中,情感領域為(46.25±21.53)分,精神/軀體領域為(43.58±22.71)分,夫妻關系領域為(60.75±17.83)分,社會關系為(54.42±21.31)分,治療環境領域為(64.17±14.52)分,治療耐受性為(44.88±20.54)分。結果顯示,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生活質量中核心模塊中精神/軀體領域的評分最低,而選擇性治療模塊中耐受性評分較低,見表2。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情緒與其生活質量各個維度均呈強負相關(均P<0.01);而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抑郁情緒除與其生活質量治療環境領域呈負相關(r=-0.31,P<0.05)外,與生活質量其他領域均呈強負相關(均P<0.01),見表3。
表3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抑郁與生活質量
相關性(r值)
Table3Correlationbetweenanxietyanddepressionandqualityoflifeinpatientswithmultipleembryo transferfailure(rvalue)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在解決不孕不育問題的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的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王潔等[4]研究指出,再次取卵IVF患者更易出現焦慮抑郁狀況,本研究也表明,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高于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非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原因可能是患者經歷了治療上的失敗,甚至多次重復治療無效,患者失望與挫敗感累積,思想負擔越來越重,使交感神經興奮,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導致胚胎種植失敗[5],其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生育生活質量下降。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整體生活質量得分為(52.82±16.14)分,明顯低于陳潔等[6]調查的女性不孕癥患者整體生育生活質量評分的(65.27±11.20)分。其中本研究指出精神/軀體領域得分最低,說明患者心理健康受到明顯影響,分值范圍為(0~83.33)分,提示分布較離散,說明胚胎反復移植失敗對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精神軀體領域的影響程度個體差異較大,臨床治療中應多注意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耐受性得分也較低,說明IVF-E的診治過程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影響。
國內有學者指出焦慮是影響女性不孕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危險因素之一[6],且本研究結果指出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具有更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與其生活質量各維度均呈顯著負相關,提示我們需要嚴格注重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治療過程的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Aarts等[7]運用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和FertiQoL對荷蘭接受治療的472例女性不孕癥患者研究發現,患者生活質量較低,焦慮、抑郁得分與生活質量存在負相關。本次研究結果也充分說明,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遭受著更大的焦慮抑郁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治療結局和生育生活質量。因此,生殖領域醫務人員應將心理護理作為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常規護理內容,幫助他們塑造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為提高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創造條件。
本研究結果表明,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整體生育生活質量較低,其中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與生活質量存在顯著負相關。因此,有必要對行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患者給予心理干預,尤其是針對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以達到早期識別焦慮抑郁情緒,進行適當的心理咨詢、疏導,以改善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而提高她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