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婷,袁艷芳,劉成思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深圳),廣東 深圳 518107)
泌尿外科疾病屬于一種臨床常見疾病,因為病癥發生部位多位于人體隱私部位,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時多會產生羞澀、焦慮或回避等情況。為此,臨床中在面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時更加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并在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和信任的情況下為護理和治療工作的展開奠定基礎。而在本文中就主要從我院選取100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探討分析了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和價值。
于2018年5月起-2019年4月畢,在我院選取100例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勻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實施探討分析,各50例。其中對照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男女性別人數分別有25例、25例,年齡處于25歲~65歲之間、年齡中位數為(37.88±4.56)歲;觀察組泌尿外科手術患者的男女性別人數分別有26例、24例,年齡處于24歲~62歲之間、年齡中位數為(35.23±5.28)歲。年齡、性別對照組和觀察組之間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其個性化護理模式的護理內容主要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在實施手術前由專科護士對患者進行詳細訪視,比如:查閱患者的病例和病情,同時與患者進行溝通,有效解決了患者所存在疑問和困難。此外,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各個方面的支持因素進行調動;(2)術中環境護理。患者手術過程中,手術室的穩定應控制在18攝氏度到24攝氏度之間,濕度介于50%到60%之間,并對患者進行保暖處理;(3)術后隨訪。在手術完成3天后對患者進行回訪,同時詳細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并進行疏導宣教。
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焦慮程度和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評焦慮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比較,評價項目主要可分為20個,每個項目評分介于0到4分,共80分,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當評分大于40分時則表示存在焦慮癥狀[1]。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實施調查,調查項目主要可分為10項,每項10分,總分為100分,當分數大于90分定義為非常滿意,當分數介于60分~90分時定義為滿意,分數低于65分定義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率與滿意率之和[2]。
對所有患者的所有相關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總結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n,%]對計數資料予以表示,運用x2予以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圍術期中與對照組患者的焦慮程度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顯著較重(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患者的焦慮評分(分,±s)

表1 比較兩組患患者的焦慮評分(分,±s)
組別 病例 術前訪視前 術前訪視后 進入手術室后對照組 50 46.5±4.5 45.6±3.8 59.2±6.1觀察組 50 47.2±4.4 40.9±4.7 47.7±3.6 t/ 0.760 5.499 11.481 P/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予以比較(n,%)
因為泌尿外科手術常涉及到患者的隱私部位,所以極易導致患者產生而多種負面情緒,比如焦慮、自卑以及敏感等,其中焦慮最為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在手術室中為被動角色,同時患者和護士的互動減少,繼而導致了焦慮程度的不斷上升。
通過研究發現,于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中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個性化護理模式則是一種較為有效的護理措施,該護理措施主要從實施手術前由專科護士對患者進行詳細訪視、術中環境護理以及術后隨訪等方面出發,全方位的對泌尿外科手術患者實施了護理,不僅針對性較強,而且有效結合了患者的心理特點幫助患者樹立起了正確的服務理念,促進了術后的康復[3]。從本文研究結果可知,圍術期中,對照組患者的焦慮程度顯著重于觀察組(P<0.05)。江琴等人[4]通過研究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2.73%,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2.73%。
綜上所述,于泌尿外科手術患者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模式的效果顯著,在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同時提升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