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凌
摘 要:一方面,融資難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發展難題之一。另一方面,正在到來的數據革命,已經并且將持續改變金融產業。本文結合企業生命周期以及相應的融資方式,同時特別提出了大數據時代供應鏈金融具體產品,目的在于幫助中小企業完善其融資等金融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融資
引言: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工具、軟件和硬件等與時俱進、協同發展,形成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與此同時,在夾縫中求生存的中小企業由“草根經濟”發展為國民經濟支柱,有力的支持了科技和產值的提高、就業崗位的增加、稅收的增加。但是,融資難一直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基于大數據時代中小企業如何利用供應鏈金融進行研究。
一、中小企業金融生命周期和融資來源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Weston和Brigham(1970)根據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融資來源的變化提出了企業金融生命周期的假說,同時強調了發展階段對企業融資結構的影響。(見表1-1)
Myers(1984)的“融資順序理論”解釋在特定的制度約束條件下企業對增量資金的融資行為的理論。盡管他的理論無法揭示在企業成長過程中資本結構的動態變化規律,但是強調了信息對企業融資結構的影響。
洪少杰、梁彤纓和陸正華(2003)在現代金融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中,將時間因素、信息因素作為解釋企業融資結構變化的重要原因納入解釋變量。在企業創業,由于資產規模小、缺乏業務記錄和財務審計,企業信息基本上是封閉的,因而外源融資的獲得性很低,企業不得不主要依賴內源融資;當企業進入成長期后,業務的增長帶來投資擴張,企業的資金需求較大,同時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信用記錄的積累,可抵押資產的增加,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企業開始被金融機構接受,金融債務融資增加;在進入穩定增長的成熟階段后,由于較為完善的企業業務發展記錄和規范的財務管理,企業逐步具備了進入公開市場的條件,可以打通股票和債券資本市場。因此這個階段債務融資的比重會逐步下降,股權性融資比重逐步上升。
金融成長周期模型表明,在企業成長的不同階段,隨著信息、資產規模等約束條件的變化,企業的融資結構將隨之發生變化。基本的變化規律是:越是處于需要資金、處于早期成長階段的企業,外源融資的約束越緊,融資渠道也越窄。
二、供應鏈金融產品簡析
金融機構首要的角色是結算等服務,其次是融資安排。因此供應鏈金融具體產品除了包括信貸類產品,比如存貨質押、保理、倉單質押等,還包括支付結算、現金管理、資信調查等中間業務服務。另外供應鏈金融產品根據其性質,基本都是短期信貸產品。其資金供應方目前除了金融機構,還出現了一批物流公司、供應鏈金融公司、包括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在大數據時代,基于貨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豐富的信息,中小企業可以借助自身業務的上下游業務性質、結算方式等選擇合適的融資產品。
企業對照上表,研究自身經營情況以及相應的銀行產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融資產品和金融工具,尤其可以關注供應鏈金融產品,其中訂單融資、倉單質押貸款、保理等產品,在大數據的時代,可以借助確定的貿易、物流等信息來為中小企業增信。當然,如果企業尋找到了更好的擔保措施(比如獲得銀行認可的擔保、有充分的抵押資產等),也是一種增信模式。中小企業如果善用供應鏈和外部資源,將會大大降低溝通成本,提高獲得銀行授信和支持的能力。
結語:中小企業由于其未來發展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增加了金融機構信用風險。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企業的生命周期探討融資方式,同時研究大數據背景下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產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希望未來能夠對基于大數據時代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進一步研究,切實防范金融機構風險的同時,有力的推動中小企業融資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春香,李曉霞.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小企業融資策略[J].《工程和商業管理國際學術會議》
[2]張宜萍.供應鏈金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的應用及推廣[J].《宜春學院學報》,2011(1)
[3]Myers,S.C.. 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Journal of Finance。1984(4), 575-592.
[4]郭晨.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和問題研究[J].財務金融信息版,2019.11:012-013
[5]胡振興,郜曉月,王 豪.互聯網金融發展、內部控制質量與中小企業融資約束[J],財會通訊,2019(30):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