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娣 曾麗平 張康龍



[摘要]目的探討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診斷急性腸梗阻中的應用對比。方法將2015年1月- 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并且經手術病理確診為急性腸梗阻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觀察兩種檢查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診斷的符合率。結果多排螺旋CT對絞窄性、單純性腸梗阻以及總體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排螺旋CT對動力性、機械性腸梗阻以及總體定性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排螺旋CT對高位、低位腸梗阻以及總體定位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的診斷優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多排螺旋CT;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急性腸梗阻;診斷對比
[中圖分類號] 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 2019) 01-146-03
急性腸梗阻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常造成食物以及其他腸腔內容物不能正常通過腸管,引起劇烈疼痛,由于其起病急且發展快,若不能得到及時救治,常嚴重危害患者健康。以往常用X線診斷急性腸梗阻,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能得到準確的診斷結果,影響后續對患者的及時救治。目前常用的影像學診斷方法是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1],現為研究兩種影像學手段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對急性產梗阻程度、定位和定性診斷的準確性,本研究選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并且經手術病理確診為急性腸梗阻的70例患者的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結果進行對比,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 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并且經手術病理確診為急性腸梗阻的70例患者,納入標準:(1)經手術病理確診為急性腸梗阻患者;(2)均有腹脹、腹痛、排氣排便不暢等臨床癥狀;(3)精神狀態良好;(4)手術前均接受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5)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語言意識障礙者;(2)精神疾病患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4)不能配合檢查者。70例患者中男37例,女33例,年齡18 - 73歲,平均(53.8±10.2)歲;發病時間5h - 3d,平均(1.29±0.93)d;絞窄性腸梗阻30例,單純性腸梗阻40例;動力性腸梗阻37例,機械性腸梗阻33例;高位腸梗阻27例,低位腸梗阻43例。本實驗設計已由醫院倫理學委員會審核,并與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完善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采用西門子ACUSON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根據患者腸梗阻癥狀給予常規胃腸減壓治療。囑患者仰臥或側臥,防止受腸腔氣體的影響,用5 - 12MHz的配套探頭對患者側位、橫位以及斜位等進行全面的檢測。
多排螺旋CT檢查采用飛利浦BrillianceNan0128層64排螺旋CT掃描,囑患者仰臥,雙臂上舉,檢查前應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呼吸訓練,掃描時囑患者深呼吸后憋氣,以便于完成掃描。掃描患者整個腹部,以0.5s -圈的速度進行。在患者肘部靜脈注射碘海醇80 - lOOmL,采用高壓注射器,20 - 30s完成注射,注射速度為3- 4mL/s。掃描完成后將圖片傳至工作站中進行處理,并對其進行多平面、多角度的圖像重建,最大密度投影,重組平面等。全部患者的影像圖片均由本科室經驗豐富的兩名影像學醫生進行讀片,詳細分析檢查結果并記錄診斷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將患者手術病理診斷作為金標準,觀察兩種檢查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診斷的符合率。
多排螺旋CT診斷急性腸梗阻時可看到患者腸腔局部擴張,回腸表現為羽毛狀,空腸表現為彈簧狀,還可見到氣液平、腸壁水腫、血運差等表現。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急性腸梗阻可見腸腔局部液性暗區,腸腔擴張等表現。其中,腸梗阻程度主要包括絞窄性腸梗阻和單純性腸梗阻;定性診斷主要包括動力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定位診斷主要包括高位腸梗阻和低位腸梗阻;符合率=診斷病例數/總確診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腸梗阻程度診斷上比較
經手術病理確診較窄性腸梗阻30例,單純性腸梗阻40例。多排螺旋CT對絞窄性、單純性腸梗阻以及總體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腸梗阻定性診斷上比較
經手術病理確診動力性腸梗阻37例,機械性腸梗阻33例。多排螺旋CT對動力性、機械性腸梗阻以及總體定性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腸梗阻定位診斷上比較
經手術病理確診高位腸梗阻27例,低位腸梗阻43例。多排螺旋CT對高位、低位腸梗阻以及總體定位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急性腸梗阻主要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腸腔阻塞導致,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故及時準確的診斷尤為重要[2]。X線片是以往常用的檢查方法,但由于腹腔各個腸管的相互重疊,并不能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3-4]。近年來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開始應用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本研究主要對比這兩類影像學檢查診斷急性腸梗阻的準確性。
本研究通過對比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上的診斷,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上的診斷符合率顯著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這表明,多排螺旋CT檢查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上的診斷較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更好。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臟器顯像上效果良好,能夠較為清晰的顯示出臟器的病變。但由于腸腔為空腔臟器,里面除了積液、食物之外還有許多空氣,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時不能使回聲反射,進而造成腸腔內回聲混亂,不利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5-6]。多排螺旋CT不僅能夠短時間內橫斷掃描整個腹部,減少呼吸造成的腸管移位,還能利用三維重構等技術,較為準確的顯示腸腔、腸壁以及周圍組織,對急性腸梗阻的程度、定位以及定性做出較為準確的診斷,從而達到準確、及時給予患者正確的治療的目的[7-10]。單純性腸梗阻一般只需常規藥物治療即可,但絞窄性腸梗阻患者情況危急時需緊急手術,此時準確有效的診斷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多排螺旋CT恰能夠滿足這一要求[11]。此外,有多項研究指出[12-14],多排螺旋CT能夠較為準確診斷出急性腸梗阻的病因,這對急性腸梗阻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張靜等[15]的研究亦表明,多排螺旋CT診斷急性腸梗阻的準確率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
綜上所述,多排螺旋CT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均可應用于急性腸梗阻的診斷,但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程度、定性以及定位的診斷更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錢衛學,談瑞生,王鼎,等.多層螺旋CT后處理技術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 17):94-96.
[2]鄭偉宣.急性腸梗阻患者行16排螺旋CT檢查的診斷價值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8,12 (5): 591-592.
[3]徐建平.采用螺旋CT對78例急性腸梗阻患者診斷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 32):30-31.
[4]李文星,陳佐萍.探討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的診斷價值[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6,( S2):116-117.
[5]楊靜,李成杰,姚尉,等.多層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叨.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14,35( 6): S11-S12.
[6]高興壯.多排螺旋CT診斷急性腸梗阻的臨床價值叨.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8,19 (3): 278-279.
[7]李治黔,何江.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的診斷價值[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5,37( 6): 55-57.
[8]朱進,袁岱岳.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診斷的臨床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4,23(3):302-304.
[9]邵久紅.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的應用[J].影像技術,2014,26 (3): 25-26.
[10]徐睿.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的價值[J].中外醫療,2016,35(31):191-192.
[11]陳文龍.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6,35(5):181-182.
[12]肖華清.64排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 5): 58-60.
[13]溫波.16排螺旋CT在急性腸梗阻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 (5): 656-658.
[14]李鈺.螺旋CT與X線腹部平片在急性腸梗阻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 28):109-111.
[15]張靜,朱樹龍,陳婷婷.多排螺旋CT對急性腸梗阻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7,27(5):967-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