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學巡查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建設良好的教風學風,也能督促教師對教學進行及時反思,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從而推進教學改革。文章從應用實際出發,通過對傳統教學巡查記錄和應用方式的分析,從而設計一套基于日常管理的教學巡查系統,實現巡查數據的實時錄入與共享、數據分析、教學效果的趨勢分析和教學智能預警等功能,以提高巡查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教學巡查;信息系統;智能預警;B/S
【中圖分類號】TN929.5;TP27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9-0063-03
0 前言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職院校的發展重心已由規模發展轉向內涵發展,人才培養質量成為學校發展的重點。為了規范教學秩序,提高教師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提升培養質量,日常教學巡查成為教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教學巡查,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建設良好的教風學風,也能夠督促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從而推進教學改革。本文從實際應用出發,通過對傳統教學巡查記錄和應用方式的分析,設計了一套基于日常管理的教學巡查系統,以提高巡查效率和效果。
1 傳統巡查記錄和應用方式的不足
1.1 數據更新遲緩
目前,傳統的教學巡查還是采用紙質記錄,然后用Excel電子表格的方式上報匯總。這種層層匯聚的記錄方式,在每一層上報中都會出現上報延時,更可能會因為部分人員的上報遲緩,造成整體數據更新緩慢。并且,處理過程中也加大了匯總人員的工作量,還可能出現匯總數據錯誤等現象。
1.2 結果不能實時共享
傳統的數據記錄上報方式,在記錄過程中數據是無法快速共享的,只有在頂層匯聚,再通過特定途徑下發后,才能真正實現數據的共享。在這個過程中,數據共享有延時,共享面不廣,針對性也不強。
1.3 數據分析應用不方便
雖然巡查數據采用了電子表格進行記錄,也能夠利用Excel的數據分析功能對巡查結果進行篩選、查詢、匯總、圖表等分析操作,但是這些操作相對比較麻煩,如果沒有一定的Excel操作基礎,可能還無法順利達到自己預期的分析目標。
1.4 巡查效果呈現不便捷
教學巡查的目的是改進教學秩序,端正教學態度,提升教學質量。一個好的巡查機制,必須對巡查數據進行分析,著重研究某一個指標的線性趨勢,以評價巡查效果。傳統巡查數據記錄時,大多不會集中記錄,而是按照每次巡查結果上報匯總的,各次巡查數據之間是相對離散的,如果要分析趨勢發展,就需要先聚合數據后再進行分析,過程較麻煩。
2 教學巡查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
通過對教學巡查過程、數據記錄和巡查結果的應用等方面的調研與分析,日常教學巡查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基本功能:用戶、課表等基礎數據的管理,用戶分角色分權限管理,教學巡查數據的錄入,教學巡查數據的查詢分析,巡查結果的智能應用。
3 系統的設計理念
3.1 數據分布式回收
教學巡查系統可通過B/S模式,在服務器端建立巡查數據庫,教學管理者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瀏覽器,進入系統填報巡查數據并提交,數據會發送到服務器,存入數據庫中。用戶沒有時間、地域限制,也沒有層層上報流程,更不會出現相互拖延而影響匯總時效。
3.2 數據實時精準共享
巡查系統的服務器端會自動回收數據,并將數據對所有系統用戶開放,教師或者管理者都能實時看到教學巡查結果,減少了等待時間,也增加了數據的透明性。同時,系統通過建立合理的數據模型及數據關系,將數據與用戶信息關聯,從而快速顯示與用戶相關的巡查數據,實現巡查結果的精準共享。
3.3 結果智能呈現
巡查系統所回收的數據,集中存放在數據庫的二維表中,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對應的查詢過程,快速查詢班級、教師、課程等多維度數據信息,并使用線形圖等直觀呈現給用戶。用戶可以查看班級的所有課程,或者教師所任課程的教學情況發展趨勢,從而分析巡查整改效果,以促進教風學風的改進。
3.4 教學動態預警
利用數據的智能化分析,系統可以根據用戶所設置的教學預警條件,針對巡查數據進行綜合查詢分析,對巡查數據不佳或發展趨勢不好的班級、課程或教師給予警告提醒,引起用戶的重點關注。
4 系統的開發技術設計
4.1 開發模式與開發平臺選擇
日常教學巡查系統用戶位置和登錄設備靈活,用戶并發數不多,網絡帶寬壓力不大,因此該系統可以采用B/S模式進行開發,從而降低開發難度和維護成本。系統的相關事務處理由服務器端負責,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完成全部操作。系統的開發平臺可以選擇成熟的ASP.Net技術,借助ADO.Net訪問控制數據。
4.2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平臺則選擇較為大眾的SQL Server 2008,建設用戶信息表、課表信息表、教學巡查數據表、預警參數表、學期時間表、教學區域表等相關二維表,用于實現數據查詢和更新操作,同時設計合適的備份機制,實現數據庫定期自動備份,保證數據安全。
5 系統功能架構
根據教學巡查工作的具體流程和數據間的關系,系統的功能架構設計如圖1所示。
(1)基礎數據管理。系統的基礎數據管理主要包括課表數據錄入與編輯、系統用戶添加與編輯等,只有擁有超級管理權限的人員才能操作,一般由教學秘書掌管。
(2)教學巡查數據錄入。教學巡查數據錄入一般由教學管理人員進行,可以通過瀏覽器錄入巡查情況。在數據錄入設計時,應該考慮有批量錄入和單條錄入功能。在批量錄入時,系統會根據課表基礎數據,自動列出對應時間和區域內的課表信息,用戶可根據情況填寫全部或者部分巡查數據,也允許用戶多次錄入,系統只記錄最后一次錄入結果。
(3)數據查詢。利用該功能,用戶可以自己組合時間、班級、教師等查詢條件,對教學巡查數據進行查詢,并將查詢結果以列表方式顯示。數據查詢也可以根據用戶登錄信息,自動查詢出用有關于用戶的教學巡查結果,并以列表方式顯示。
(4)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功能是該系統的重點功能,用戶可以選擇班級、教師、課程等查詢信息,對教學巡查結果進行查詢,并將查詢結果按照某一維度進行列表顯示,同時在數據下方以折線圖的方式顯示出其發展趨勢,從而判斷巡查效果。在數據列表中,可以通過單擊教師姓名、班級名、課程名,進行二次相關查詢分析。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可以將三者進行簡單組合,具體如下。①分析課程情況時,可以同時顯示上了該課程的所有班級的教學情況,每個班級一行數據,反映在折線圖上,每班級一條線。這樣既能看到某班級該門課的教學效果趨勢,也能對同一時期不同班級的教學效果進行比對(如圖2所示)。②分析班級情況時,可以同時顯示該班級所有課程的巡查數據,每一門課程一行,反映在折線圖上,每門課程一條線。這樣既能看到班級某門課的教學效果趨勢,也能對同一時期所有課程教學效果進行比對。③分析教師情況時,可以同時顯示該教師所上所有班級的教學情況,每個班級一行數據,反映在折線圖上,每班級一條線。這樣既能看到該教師某個班的教學效果趨勢,也能對同一時期所授班級教學效果進行比對。
(5)教學預警。教學預警是系統根據超級管理員設定的預警條件,自動查詢并分析所有達到預警條件的信息,以列表形式顯示。根據設定的預警條件,可以按照班級預警和教師預警兩種方式顯示。預警列表中會顯示預警原因,并單一通過單擊查看詳細數據(見表1)。
(6)預警條件設置。教學秘書可以設置預警條件,當教學巡查數據到達預警條件時,系統會自動判斷給出預警。預警條件主要包括平均到堂率、平均課堂參與率、到堂率下限、低于到堂率下限次數、課堂參與率下限、低于課堂參與率下限次數。
(7)數據導出。教學秘書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設置導出條件,系統可將符合條件的數據導出生成Excel表格。
通過以上設計,已基本實現了分角色功能限定、教學巡查數據填報、巡查數據分析、巡查數據精準推送、巡查效果分析、教學預警、數據導出等功能,能夠完成教學巡查的全部功能需求。利用該系統,可以提高巡查的便捷性、覆蓋面、實時性,可將巡查結果數據化,并進行合理的分析運用,達到了以查促改的目的。當然,在系統的設計中,應該進一步優化業務處理流程,建立查詢存儲過程,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參 考 文 獻
[1]韋偉.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平臺設計[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
[2]饒裕芬.基于Think PHP的教學巡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8(3).
[3]唐菁敏,高張寶.基于B/S架構的企業綜合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信息技術,2019(3).
[4]王建國.Ajax技術在網站開發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6(1).
[5]韋偉.高職院校導師工作管理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