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玲 邱嵐 廖涵


【摘 要】近年來,車輛數量劇增,交通堵塞問題日益嚴重,交通事故率逐年提升,嚴重影響了人民的日常出行安全。基于此,分析、設計一款車輛行駛信息管理系統,集實時采集交通數據、播報路況、檢測交通事故、跟蹤車輛等功能為一體,用戶能實時掌握交通狀況,及時調整出行路線,分流行駛車輛,緩解交通壓力。
【關鍵詞】移動終端;交通數據采集;路況播報;事故處理
【中圖分類號】TN92;TP212.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11-0063-02
0 引言
隨著智能移動終端(智能手機、PAD)的普及[1-3],使對車輛的自動識別與實時定位成為可能。智能終端不僅能夠實時采集車輛所經路段時耗,還能夠將數據匯總至云端服務點,進行定點路段車輛數量的估計和預測。本文借助這一技術優勢,分析和設計了一款車輛行駛信息管理系統。本系統借助移動終端可以采集交通數據、進行路況播報及事故管理,并能對限定車輛實現定位跟蹤,設置其活動區域。交通管理部門通過系統可以實時掌握路況,交通管理人員能及時采取管制措施,有效緩解交通阻塞問題和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同時能及時救助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人員,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車主可以根據路況選擇路段行駛,避免給原本擁堵的路段造成更大的擁堵狀況。
1 系統分析
根據調研結果[4-5],本系統主要的核心功能有數據采集、路況播報、事故管理、車輛跟蹤。系統用戶初定3類用戶,分別是系統管理員、車主及管理部門,系統用例圖如圖1所示。
1.1 數據采集
根據終端設備采集車輛行駛過程中的交通數據,例如經緯度、行駛方向、道路行程時間、平均車速等交通參數。
1.2 路況播報
根據前期采集的交通路況數據,分析各路況行駛情況,再將路況播報給附近行駛車輛,各車主根據路況選擇路段行駛,非附近行駛車主可查詢位置的路況。
1.3 事故管理
事故管理主要是負責交通事故檢測及處理。根據數據采集提供的交通數據,檢測事故是否發生,如果有事故發生,則進行事故處理,處理完后還可以對事故進行回訪。
1.4 車輛跟蹤
對不按規章制度行駛或違法的車輛,輸入其車牌號信息進行車輛行駛跟蹤。
2 系統設計
2.1 總體設計
根據前期調研分析,本系統模塊結構設計如圖2所示。
2.2 數據采集
利用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借助導航電子地圖,構建車聯網模型,通過在地圖中分支處、交叉處、事故高發處等多個位置設置檢測點,車主在行駛的過程中,獲取其在地圖中的位置、經過上下游檢測點時間、道路行程時間、平均車速等交通參數。
2.3 路況播報
路況播報根據前面檢測點檢測到的數據信息,實時播報路況。為了更全面、直觀地展示路況,系統分文字、地圖、視頻、語音呈現路況。主要功能有路況信息、實時地圖、路況視頻、交通事件查看及語音播報。
2.4 事故管理
根據上面采集的各種交通參數,統計路段上存在的車輛數量、行程時間估計值,將其行程時間值與正常行程時間估計值進行比較,如果行程時間大于行程時間估計值,可以初步判定該路段發生交通事故且該車輛受到交通事故的影響,統計這類車輛數量,超過一定閥值α(α為判別閥值,通過反復試驗取得),則該路段發生交通事故。如果確定發生事故則進行事故處理,事故處理后進行事故回訪。事故管理主要功能有事故檢測、事故處理、事故回訪。其中,事故處理功能劃分為出警信息、醫護信息、傷亡信息、財損信息、結檔信息。
2.5 車輛跟蹤
車輛跟蹤主要是實時定位指定車輛行駛位置,可以進行實時跟蹤。用戶錄入車牌號,可定位車輛的位置,查看其行駛軌跡。主要功能有定位車輛、軌跡回放。
3 結語
本文基于移動終端,分析和設計了一款集信息收集、路況查詢及事故管理功能于一體的車輛行駛信息管理系統。從目前技術層面及用戶需求進行分析,該系統可行且能給用戶提供實時的交通路況信息,方便用戶調整行駛路線,能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后期根據事故管理功能積累的數據信息,還能挖掘出易堵路段、易事故路段及其嚴重程度等信息,交通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此類信息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降低事故發生率。
參 考 文 獻
[1]張小安.交通事故條件下的交通流仿真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7.
[2]徐秋平.基于車聯網的交通信息采集與事故識別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4.
[3]王賽,李琦琦,賈偉偉.基于Android智能手機的汽車交通事故報警系統[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
[4]趙冉.基于J2EE交通事故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D].青島:青島大學,2018.
[5]張曉東.基于車聯網的交通事故信息收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