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麗萍
【摘 要】“一帶一路”是我國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倡議,也是促進和提高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企業對其所需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一帶一路”背景,對南陽市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及前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了新時期南陽市地方高校“外語+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
【關鍵詞】“一帶一路”;跨境電商;外語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11-0213-02
0 前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我國的“一帶一路”建設規劃所涉及的沿線國家眾多,其中大多數歐洲和亞洲國家均屬于小語種國家。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的跨境電商模式得到了逐步發展和完善。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尚未開展跨境電商相關的專業人才培養,尤其是外語專業的人才;此外,當下高校外語教學普遍以大語種為主,這與“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新的政策環境下,地方高校的外語教學尤其是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應當與跨境電商相結合,采取新的模式和方法。
1 南陽市跨境電商發展情況
跨境電商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興起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跨境電商被提到了國家層面,成為我國出口增速的一項重要舉措。傳統的國際貿易受國際局勢的影響較大,國際局勢的復雜性造成了國際貿易的不穩定性。近年來,中國對歐洲和日本的出口貿易持續走低,然而跨境電商作為新型的貿易形式正在逐漸加快腳步,成為我國出口貿易的增長優勢。
南陽市在跨境電商的發展中,緊隨“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以特色產業為主的跨境電商服務。2017年,南陽市對“一帶一路”沿線56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進出口額達到了53億元,占全市進出口貿易額的40.9%。2018年,南陽市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達到了133個,亞洲、歐洲及北美洲成為最主要的出口市場。除了貿易合作總量的增加,南陽市在開放領域上也進行了不斷的拓展。截至2018年,南陽市引進商貿物流相關項目47個,文化旅游相關項目32個。
南陽市地處華中區域,商務資源相對比較欠缺。為了提高跨境電商的數量和水平,除了進行自主發展之外,南陽市還不斷加強區域之間的合作。首先,積極推進京宛倡議合作,共引進京津冀合作項目74個,資金55.8億元;其次,南陽市開展了與東南部沿海發達地區的倡議合作,從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省市引進了重要物資;最后,南陽市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不斷深化與長江流域重點區域的合作。
2 “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中的外語交流形式變化
在傳統的外貿工作中,外語發揮著重要作用,幾乎貫穿了外貿的整個工作流程。在跨境電商中,外貿的工作形式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對外語的要求也產生了一些變化。
2.1 跨境電商溝通形式的變化
傳統的國際貿易主要以B2B的形式存在,不同國家的企業在進行交流時大多通過正式的郵件和合同等方式進行溝通,這些都是書面化的外語交流。在跨境電商中,電子商務的交流形式轉移到了互聯網線上,采用即時通信的方式,這種方式以非常口語化的形式進行,這需要相關人員熟悉并掌握合作國家的商務語言和日常語言。
2.2 跨境電商交易對象的不確定性
目前,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是B2C的形式,企業直接面對的是其他國家的個人消費者,每個銷售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外語交際能力與消費者進行及時的溝通,以解決商務上的問題和向對方介紹產品的類別及使用方式。以上這些與傳統的外貿工作有很大的不同。
2.3 跨境電商供貨方角色的變化
跨境電商中即時通信的交流方式使供貨方的角色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在這種模式下,供貨方提供的客戶服務職位除了代表企業,還代表個人,為消費者提供盡可能完善的消費服務,需要具備更全面的外語能力。
3 “一帶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語+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對于地方高校的“外語+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要與地方特色產業相結合,比如南陽地區花卉產業發展較快,是南陽市的特色產業,可以通過跨境電商進行重點推廣。2016年,南陽市月季通過集裝箱運往鄭州航空港,通過中歐班列的鄭州線運往德國。而在之前歐洲市場的銷售中,南陽的月季只能通過青島港運往歐洲。通過中歐班列鄭州段直接發送至德國,運輸時間整整縮短了30天,節約了近四成的成本。在“一帶一路”倡議的相關政策下,南陽地區的跨境電商也開始了新的轉變,因此南陽地區高校的相關專業也應該加大相關外語人才的培養,以促進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高校中的外語教學和人才培養應以實踐性為主要的教學原則,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發揮出高校教學的優勢,使跨境電商的外語人才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3.1 開展多語種外語教學
大學外語是每個專業人才培養的必修課程,是提高畢業生國際語言交際和溝通能力的重要一環。但是,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大學外語教學占比較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不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此外,大部分的大學外語教學以英語為主,盡管英語是通用語言,但是對于有些相關產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外語教學應當側重于這些國家的語言教學。因此,高校在進行大學外語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適當增加大學外語的教學比重,尤其是以營銷為主的專業,更應該重視大學外語的教學。對于某些特色產業,應該以合作方所在國家所使用的語言為主要的教學方向。比如,南陽的花卉產品大多銷往歐洲,在采用跨境電商的銷售模式后,歐洲市場將會更加開放和廣闊,因此在大學外語的課程建設中,應該適當加強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歐洲主流語言的課程建設,為地方特色產業培養大量的對口外語人才。
3.2 在外語教學中滲透多重文化
跨境電商的銷售模式,對于該行業從業人員的外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商務用語之后,又增加了日常會話。這就要求高校加強外語日常用語和口語表達的教學,這不僅是教學方向的轉變,所涉及的內容和領域也應當更加廣闊,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相關文化。目前,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學所使用的詞匯和用語大多都是國際通用的語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也偏向正式化,這樣的語言學習是無法與英語為母語的消費者進行正常有效的溝通的。因此,在高校的外語教學中,應該適當增加相關國家的文化滲透,使學生能夠了解其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觀看一些相關國家的影視作品,使外語學習更加口語化,從而達到跨境電商外語人才的需求。
3.3 鼓勵商務外語專業學生研修第二專業
地方高校跨境電商外語人才主要來自商務外語專業畢業生,傳統的商務外語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語言,二是市場營銷。然而,學習的重點依然以語言為主,市場營銷學習只是強調一些專業的名字、術語的解釋、商業禮儀和規范。在傳統的外貿中,商務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完全可以應對相關工作,但是在跨境電商的經營模式下,單純掌握這兩個方面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高校的商務外語教學中,除了商務外語的正常教學外,應當鼓勵學生研修第二專業。第二專業的選擇要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托,以跨境電商的常用外語能力為基本要求。例如,南陽地區的花卉產業比較發達,高校的商務外語專業學生可以選擇輔修花卉、園藝等相關專業,使學生對花卉產品的種植和應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跨境電商的營銷中也能夠產生更加實際的效果。
4 結語
跨境電商目前還屬于一個新興行業,也是一個讓各個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的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互聯網產業已經取得了十分突出的進步,一大批先進的互聯網跨境電商企業在世界上也非常具有影響力。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未來中國的跨境電商來說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尤其是位于中部地區的南陽市,依托“一帶一路”建設,將地理上的劣勢轉換為優勢,使跨境電商的發展邁向一個新的臺階。這需要地方高校根據“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就相關人才培養模式及時做出調整,培養出合適的外語方面的人才,為當地跨境電商的發展奠定強大的人才基礎。
參 考 文 獻
[1]付杰.“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研究[J].工業設計,2017(4):72-72.
[2]王芳.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外語人才培養策略探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6):138-140.
[3]高芳,李森.跨境電商背景下英語人才培養路徑及課程群建設研究[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8,20(2):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