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麗 谷艷
(1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總醫院鐵人醫院 黑龍江 大慶 163413)
(2黑龍江省大慶油田腦血管醫院 黑龍江 大慶 163113)
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SMI)是指具有心肌缺血的客觀證據確沒有心絞痛及其相關癥狀,在老年群體中發病率極高,多與高齡、糖尿病、心肌梗死等原因損害疼痛警報系統有關[1]。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對患者健康提供有利的保障,近些年來,疏血通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聯合應用治療方法不斷被推廣。本文作者通過分析80例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疏血通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的臨床效果。研究如下。
隨機抽取80例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于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65歲與77歲之間,平均(71.00±1.25);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66歲至74歲,平均(70.00±1.1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給予單硝酸異山梨酯進行靜脈滴注,主要為:20mg單硝酸異山梨酯、250mL含量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含量為5.00%的葡萄糖注射液。并給予患者他汀類藥物、血管轉換酶抑制劑、阿司匹林腸溶片等進行干預[2]。每天一次,連續治療兩周。在此基礎上,治療組患者給予疏血通聯合治療,即:6mL疏血通注射液250mL含量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含量為5.00%的葡萄糖注射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天一次,連續治療兩周。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檢測患者心電圖;在治療期間,每隔三天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測。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和治療有效率
不良反應發生率判定標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頭脹痛、胃部不適、皮膚潮紅、短暫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頭脹痛發生率+胃部不適發生率+皮膚潮紅發生率+短暫性低血壓發生率。
治療有效率判定標準:采用動態心電圖對患者治療結果進行檢測,患者治療效果可表現為治愈、有效、無效。治愈:患者心肌缺血消除,S-T段恢復正常。有效:患者心肌缺血有一定改善,且S-T段壓低持續總時間減少50%。無效:治療前后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無改善,心電圖改善未達到正常指標。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以±s表示計量資料,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5.00%)顯著低于對照組(23.00%),兩組數據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

表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例)
對照組患者治愈、有效、無效分別為21例、10例、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7.5%(31/40);治療組患者治愈、有效、無效分別為26例、12例、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38/40);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經檢驗χ2值為5.16,P=0.023<0.05,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無癥狀心肌缺血又稱隱匿型冠心病,患者表現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其心電圖檢測24h內患者會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老年群體各項機能退化,身體抵抗能力較差,此種疾病發病率較高。因此,在冠心病發展過程中,血小板局部粘附聚集、高凝狀態、血栓形成等尤為重要,臨床上不斷出現疏血通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患者的案例,且具有一定療效。
疏血通注射液由純中藥制成,主要包括水蛭、地龍,水蛭可有效抑制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凝血酶誘導的血小板反應及凝血因子的活化,具有強大的抗凝作用,從而可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3]。地龍可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溶栓、降低血中纖維蛋白的功效。疏血通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及冠狀動脈血液循環,提高治療有效率。但疏血通治療后也會出現出血傾向等不良反應,單硝酸異山梨酯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可顯著減少患者心肌缺氧量、使狹窄的冠狀動脈擴張、改善缺血區心肌的血液供應等。將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有效率更加顯著,且可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大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疏血通聯合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老年無癥狀心肌缺血的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