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 張潔(通訊作者) 劉旭凌
(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 上海 200062)
本項研究特選取60例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對象,與同期CHB患者臨床指標做差異對比,旨在分析Fibroscan用于HBV相關肝硬化的診斷價值。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HBV相關肝硬化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同期選取7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CHB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標準,患者HBsAg與HBV檢驗呈陽性6個月以上,伴有持續性肝臟炎癥反應;(2)HBV相關肝硬化納入標準:經B超、CT、肝臟組織送檢、MRI及消化道內鏡檢驗確診;(3)兩組患者對本項研究知情,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肝臟腫瘤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3)精神類疾病患者;(4)合并HIV及HCV感染的患者。
兩組患者均予以Fibroscan檢驗,所有操作均由同一名醫師完成,每名患者均檢驗10次,取數據中位值用作研究對比;患者臨床指標檢驗,取患者外周血2ml離心送檢。
本項研究主要分析兩組患者LSM值,其與臨床指標(APRI、FIB-4、ALT、AST、TBIL、HA、LN、PLT等)的相關性。
肝硬化組LSM值高于CHB組LSM值,組間數據作統計學對比顯示有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LSM值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LSM值比較 (±s)
組別 n LSM值(kPa)肝硬化組 60 23.59±5.43 CHB組 78 7.82±2.16 t-23.377 P-0.000
肝硬化組患者LSM數值均與AST、ALT、HA、TBIL、PLT及LN均呈相關性(P<0.05);CHB組患者LSM數值與AST、ALT、HA、TBIL、PLT及LN均無相關性(P>0.05)
采用LSM診斷CHB的AUC數值為0.842(95%CI:0.781~0.882,P<0.01);采用APRI、FIB-4診斷HBV相關性肝硬化的AUC數值分別為0.716(95%CI:0.614~0.764,P<0.05)、0.713(95%CI:0.621~0.762,P<0.05)。
在臨床工作中,如何有效給予HBV相關性肝硬化患者及時、有效的檢驗手段具有重要臨床意義。APRI及FIB-4是以往臨床常用于診斷肝硬化及肝纖維的診斷手段,主要基于血清學指標作為評分模型,其診斷價值在臨床實踐中得到認可,但由于血清指標模型極易受到患者個體差異因素的影響,機體的炎性反應及藥物治療都會導致診斷數據的偏差,臨床應用穩定性不高,無法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Fibroscan檢測作為新型檢驗手段,采用計算機輔助模式,計算LSM數值,臨床具有無創、靈敏度高等優點,患者無痛苦,可重復檢測,其臨床診斷價值與APRI及FIB-4具有一致性,臨床診斷價值較高,且Fibroscan檢測指標的AUG敏感性更高,針對炎性活動程度較低的CHB疾病具有較高的鑒別診斷價值,臨床診斷兼備敏感性與穩定性的優勢。本項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LSM數值高于CHB組LSM數值,肝硬化組患者LSM數值與AST、ALT、HA、TBIL、PLT及LN均呈相關性,CHB組患者LSM數值與AST、ALT、HA、TBIL、PLT及LN均無相關性,數據可以看出,Fibroscan可有效鑒別CHB與肝硬化不同纖維化程度,靈敏度較高,在HBV相關肝硬化診斷中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