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成
(莒縣人民醫院 山東 莒縣 276500)
肺癌是臨床腫瘤科尤為多見的一項疾病,近年來,該項疾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呈不斷升高趨勢,已然轉變成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肺癌早期無顯著癥狀,大部分患者在得到確診時往往已進入局部晚期或者晚期,此時主要治療手段為放化療。本次研究選擇我院接收救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分別應用放療治療與多西他賽聯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下述開展系統研究。
選擇我院接收救治的60例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兩個組別。研究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45~79歲,平均年齡(62.7±6.6)歲。對照組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46~77歲,平均年齡(63.1±6.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經比較無顯著差異,可以對比。
對照組單純接受放療治療。研究組接受多西他賽聯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治療,治療方案為:選取250ml生理鹽水+多西他賽75mg/m2,行靜脈滴注,治療第1d輔助500ml生理鹽水+順鉑25mg/m2,持續治療3d,并對患者開展補液、抗過敏等對癥治療,1個療程為21d,共治療4個療程。
兩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療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完全緩解: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維持時間超過28d。部分緩解:經治療后,患者腫瘤體積縮小超過30%,且維持時間超過28d。穩定:經治療后,患者腫瘤體積縮小不足30%,未產生新病灶,且維持時間超過28d。進展:經治療后,患者腫瘤體積增大超過20%,出現有新病灶[1]。
采取SPSS13.00統計學工具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研究組、對照組計數資料數據比較經由卡方檢驗,若P<0.05,則提示著研究所得結果存在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86.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0.0%,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60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研究組出現惡心嘔吐1例,腹瀉1例,血小板降低1例,血紅蛋白降低1例,肝腎功能1例;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2例,腹瀉2例,血小板降低3例,血紅蛋白降低2例,肝腎功能2例;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7%,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6.7%,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
如今,同步放化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已然轉變成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多西他賽的抗癌活性可達到普通紫杉醇的1.3~12倍,其抗癌機制是推動微管蛋白裝配為微管,并阻滯其解聚,使細胞停留于對射線敏感的G、M期,進而可提高放射線殺滅功效,同時還可誘導癌細胞凋亡及推動乏氧細胞再氧合[2]。順鉑則是長期被公認的一種最有效、最具活性的藥物。對于放療與鉑類同步的作用機制可能為:其一,順鉑可作用于破壞DNA復制,殺滅機體局部或者全身潛在的癌細胞;其二,順鉑可阻滯腫瘤細胞在放療后加速再增殖,促使相應腫瘤細胞由放療耐受期轉至放療敏感期;其三,順鉑可作用于放射劑量-反應曲線,發揮有效的放療增敏作用[3]。
本次研究結果得出,研究組治療有效率86.7%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70.0%,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7%,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6.7%,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本次研究結果與寧柳青等[4]寧琳琳等[5]研究結果相近。
總而言之,多西他賽聯合順鉑同步放化療應用于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并有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可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