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靜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民醫院 山東 臨沂 276200)
對于妊娠孕婦而言,在其常規保健檢查項目中,心電圖檢查的地位非常重要,因為妊娠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一方面隨著孕周的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其心電圖情況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1]。20世紀,Holter將動態心電圖檢測技術首先應用到了臨床工作中,同常規心電圖檢測方式對比,動態心電圖檢查方式能夠彌補其不足,且獲得更加有效、可靠的心電圖信息,從而為臨床下一步治療提供更加準確的基礎性支持[2]?;谏鲜銮闆r,本文就我院妊娠中晚期孕婦開展研究,分析動態心電圖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具體如下。
選擇在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檢查的450例妊娠中晚期孕婦,分別接受常規心電圖、動態心電圖檢查。年齡最大38歲,最小19歲,平均27.35歲。所選擇研究對象在臨床中均不伴有其他病理性疾病,且經過心臟彩超、血常規等檢查,結果對比(P>0.05)。
所選擇研究對象均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測、動態心電圖檢測,其中常規心電圖數據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測量分析;動態心電圖數據需要由自動操作系統進行有效分析,然后再由臨床專業醫師進行評判。
對常規心電圖檢測、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ST-T改變:T波振幅同同導聯對比,小于1/10R;或者ST段壓低較0.05 mV高。
(2)短P-R間期:QRS波起始并沒有激波,P-R間期低于0.12 s,時間為異常。
將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項目數據資料均納入SPSS19.0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異常檢出率分別為11.33%、27.78%,對比差異顯著(P<0.05)。經過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婦異常心電圖檢查中心動過速、ST-T改變等心臟變化所占較高,見表。

表 兩種心電圖異常檢出率情況對比 [n(%)]
對于妊娠中晚期孕婦而言,常規心電圖檢測方式只能夠對其安靜狀態下的心電圖情況進行有效顯示,但對于運動狀態下,便無法有效展現ST-T段改變情況,所以在臨床推廣應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動態心電圖檢測方式則能夠有效彌補其劣勢,尤其是早搏發生率等方面。近年來,動態心電圖檢測方式在臨床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更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異常檢出率分別為11.33%、27.78%,對比(P<0.05)。經過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婦異常心電圖檢查中心動過速、ST-T改變等心臟變化所占較高。對于妊娠中晚期孕婦而言,其心血管系統同正常同齡女性對比,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生理變化,且隨著孕周的增加,其血容量也會增加,進而導致出現心輸出量增加現象,最終則會導致出現心律失常、增加給心臟帶來的負荷等不良現象。心肌缺氧、神經紊亂等因素會對ST-T段情況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房室結的正常功能,增加傳導速度,最終則會縮短P-R間期。經過分析,發現Ⅰ度AVB多發生在晚上睡眠時間,分析同迷走神經張力發生改變存在關系,因為妊娠期間內,孕婦機體中的一些激素會發生相應改變,從而對室上性心動過速現象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孕婦在整個妊娠期間內,其生理狀態都具有特殊性的特征,因此需要對異常心電圖檢查情況引起足夠重視,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宮內死亡等的發生幾率,做到及時預防與發現。
綜上所述,就妊娠中晚期孕婦而言,其出現異常心電圖的幾率較高,應用動態心電圖監測的準確率較高,能夠盡快的預防、發現以及治療,從而確保母嬰生命安全,在臨床中應當進一步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