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紹敏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醫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對于多數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來說,并且對于多數癥狀不明顯的患者而言當缺乏影像學資料的時候,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與胰腺癌腫瘤患者在臨床癥狀特點等比較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因此這也給疾病的診斷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到患者的胰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1-2]。MR掃描檢查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在包括胰腺炎、膽囊炎等內科疾病的診斷中均有應用,在本研究中選取我院近幾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患者的病例資料,采用MR掃描進行診斷檢查,現將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2期間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胰腺癌患者共95例為研究對象進行本研究,男性57例,女性38例,年齡29~76歲,平均 (48.9±14.7)歲,患者的病程為1~3年,平均病程(1.7±0.5)年。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或組織病理學活檢確診為胰腺癌,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按患者的疾病不同分組,分別分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組共56例,以及胰腺癌組組患者共39例,采用MR掃描的方法對兩組患者進行掃描檢查。
采用診斷檢查的儀器為Achieva 1.5T型磁共振系統(飛利浦公司)。在進行MR掃描檢查前患者應為空腹狀態,在進行檢查前約30min左右飲用約500ml的溫開水,使患者的胃腸道處于充盈狀態。均行平掃和增強動態掃描檢查,掃描參數為:電流220mAs,工作電壓120KV,層厚0.5mm,層間距1mm,時間5~6s。增強掃描以碘海醇為造影劑注射給藥,劑量300g/L,經肘前靜脈注射約80~90ml,注射時間為30s。
對兩組患者完成MR掃描以后,對兩組患者的MR影像資料進行對比分析,觀察兩組患者之間表現出的差異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腫脹發生率高于胰腺癌組,病灶處密度低于胰腺癌組,血管侵犯發生率低于胰腺癌組,被膜樣邊緣、腎臟受累發生率高于胰腺癌組,兩組患者CT掃描結果間比較差異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所示。

表 兩組患者CT掃描結果分析比較 [n(%)]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MR影像資料主要有的彌漫型腫脹,圖像呈細長的臘腸狀,多伴有不規則的球形。臨床醫師通過對病變組織的密度進行掃描分析,發現兩種疾病間在病灶密度存在較大的差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灶密度表現為密度均勻的改變,而胰腺癌患者病灶處的密度改變則不規則,且多伴隨著著鈣化的現象出現[3-4]。因此,在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患者進行MR的掃描診斷檢查中,可以主要的依據是患者胰腺的腫脹形狀、病灶的密度變化、被摸樣邊緣和血管侵犯的現象及其他臟器受累及的程度可以作為二者的鑒別診斷指標[5-6]。在本研究中,對以上兩組患者的MR影像學資料進行分析,確認了兩種疾病的MR掃描影像學資料特征在形狀、密度均勻度和密度大小等方面的差異性。
綜上所述,MR掃描檢查能夠較為準確的區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腺癌,可在此類疾病的評估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