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清
(海軍軍醫(yī)大學附屬公利醫(yī)院護理部 上海 200135)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服務理念的變化,對護理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醫(yī)療模式的變化,提高護理質量,建立和完善護理工作,根據(jù)護士的分級管理,為兒童提供連續(xù)、全時、無縫的護理服務成為護理的重要方向。隨著國際醫(yī)療模式的變化和醫(yī)療改革的深入,落實責任制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越來越受到推崇。本研究分析了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在兒科病房的應用及效果,具體如下。
將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的76例兒科病房患者,隨機分組,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年齡1~14(7.24±2.71)歲。男22例,女16例。對照組年齡1~14(7.26±2.21)歲。男21例,女17例。兩組資料無顯著差異。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開展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第一,使用連續(xù)責任制設置崗位的具體方法如下。根據(jù)學歷,職稱,資歷,責任和合作能力,護士分為兩組責任。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團隊負責人,這是一個高級負責護士。團隊領導者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主管護士負責主持床邊交接,專注于重癥患兒和困難患兒;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治療,了解患兒病情,正確評估患兒,更好地指導初級護士使用護理程序實施整體護理加強醫(yī)療合作。監(jiān)督和指導初級保健工作的質量。第二,根據(jù)目前我院兒科護理人員的比例,建立合理的分層人力資源管理網絡,即1級(在教師指導下完成一般護理工作,觀察病情和護理記錄等);2級(負責照顧病情較輕的兒童,完成兒童的基礎護理和一般護理工作,參與重癥兒童的護理,指導下級護士的工作);3級(負責重病兒童護理,兒童專用)專科護理工作,參與護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和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教學);4級(承擔重癥兒童的護理和救援工作,協(xié)助護士長管理部門,承擔新技術和新項目的引進和推廣);5級(開設專科護理咨詢或專科護理診所,指導臨床教學工作和質量管理及持續(xù)改進工作,并開展專科護理研究工作)。根據(jù)工作描述(包括資格要求,工作職責,培訓內容,評估標準,晉升標準),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管理和評估。第三,完善考核。建立良好的考核體系,護士長應根據(jù)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士培訓計劃,組織護士定期培訓,提高整體素質,改善護士的工作熱情,定期評估護理質量,結合患兒滿意度等的客觀調查情況進行評定,并給予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1]。
比較兩組滿意水平;平均住院時間、知識掌握度;護理前后癥狀積分、生活質量;護理缺陷。
SPSS1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的滿意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的滿意水平是100%,其中38例均滿意,而對照組的滿意水平是78.95%,其中30例滿意。
護理前兩組癥狀積分、生活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癥狀積分、生活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如表1。
表1 護理前后癥狀積分、生活質量分析(±s,分)

表1 護理前后癥狀積分、生活質量分析(±s,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癥狀積分 生活質量評分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 38 護理前 3.38±1.01 61.31±2.51護理后 0.74±0.12 94.72±3.11對照組 38 護理前 3.35±1.05 61.38±2.44護理后 1.72±0.45 82.31±3.21
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平均住院時間、知識掌握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平均住院時間、知識掌握度分析(±s)

表2 兩組平均住院時間、知識掌握度分析(±s)
組別 例數(shù) 平均住院時間(d) 知識掌握度(分)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 38 6.24±1.22 96.46±3.61對照組 38 8.38±2.68 82.21±3.57 t 6.089 7.121 P 0.000 0.000
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護理缺陷更少,P<0.05。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護理缺陷有1例,而對照組護理缺陷有8例。
兒科病房患兒由于年齡小,自理能力差,護理問題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為了應對醫(yī)療水平提高給醫(yī)院帶來的挑戰(zhàn),需要優(yōu)化護理模式。護士分層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職責分配,調度,培訓和考核機制,在提高護理人員積極性的前提下提高護理質量。護士分層管理模式是提升基本護理模式,提高醫(yī)療水平,護理人員整體素質和患者滿意度的積極管理模式,其通過根據(jù)護士的能力有效分層和合理分組,減少了醫(yī)療資源浪費,提高了護理效率和積極性[2]。實施層次管理后,合理利用護理人力資源,形成護士長-高職責護士-初級負責護士的梯級鏈,在部門內體現(xiàn)出不同層次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護理人員的作用在各級,都能迅速提高年輕護士的技術水平,保證護理質量的穩(wěn)定和提高,減輕年輕護士的壓力,有利于人才的培養(yǎng),明確個人發(fā)展低齡護士的方向,激發(fā)工作積極性。高級責任護士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在危重病,危重病和特殊病例的護理實踐中獲得培訓和發(fā)展,為低級護士提供指導,協(xié)助護士長管理工作,做好傳播工作,幫助和工作護士。其價值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激發(fā)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護士的競爭意識[3-4],提高了護士的整體素質,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分層責任制護理可以增強護士成就感,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同時減輕低齡護士的工作壓力,增強護士的合作精神。護士責任制的分層護理模式提高了兒童的滿意度,保證了護理的安全性[5-8]。
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開展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結果顯示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組滿意水平、癥狀積分、生活質量、平均住院時間、知識掌握度、護理缺陷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兒科病房患者實施責任制分層級護理模式效果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