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丹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中醫醫院產前病區 江蘇 蘇州 215400)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婦女特有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頭暈、水腫及蛋白尿等,還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頭痛、抽搐甚至昏迷等癥狀[1]。目前,臨床對妊娠高血壓產婦除了采取基礎治療外,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本研究觀察了優質護理服務對妊娠高血壓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現分析如下。
將我院產科于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妊娠高血壓產婦52例隨機分兩組,每組26例。實驗組中初產婦14例,經產婦12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28.2±3.4)歲;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6.7±1.4)周;疾病嚴重程度:輕度8例,中度14例,重度4例。對照組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11例;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8.4±3.7)歲;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6.1±1.1)周;疾病嚴重程度:輕度9例,中度14例,重度3例。兩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進行產科常規護理:保持病房干凈整潔、常規健康宣教以及定期監測孕婦的生命體征等。實驗組進行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主動與產婦進行交流,耐心地進行心理安撫與鼓勵,同時指導產婦以聽音樂、看電影、看書報等方式以轉移注意力從而緩解不良情緒;②健康教育:耐心向患者講解妊娠高血壓病因、治療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③子癇護理:如果產婦出現子癇則立即協助其取側臥位,將紗布包好的開口器放置于上下臼齒之間,同時協助其將口鼻腔內分泌物全部清除,并保持口腔清潔,發作期間禁食禁飲;④分娩護理:護理人員采用語言、肢體等方式鼓勵產婦分娩,同時持續關注產婦產程進展與生命體征變化。
①情緒狀態: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評定,評分低代表焦慮、抑郁輕微;②不良分娩結局:早產、產后出血、胎窘、重度子癇前期。
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顯著下降,其中實驗組下降幅度較大,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分)

表 兩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分)
注:和干預前比較,①P<0.05。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 26 58.3±7.0 41.0±6.2① 55.5±6.4 40.1±6.3①對照組 26 57.6±6.8 51.2±6.5① 54.2±6.7 47.8±5.8①t 0.366 5.790 0.715 4.585 P>0.05 <0.05 >0.05 <0.05
實驗組出現早產1例、胎窘2例;對照組出現早產3例、產后出血1例、胎窘3例、重度子癇前期3例,兩組不良分娩結局發生率相比(11.5% VS 38.5%),實驗組低,差異顯著(χ2=5.026,P<0.05)。
妊娠高血壓通常發生于妊娠20周后,為孕產婦與圍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臨床對妊娠高血壓常采用吸氧、降壓、控鹽、解痙以及擴容等方法進行治療,雖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產婦臨床癥狀,但仍有部分產婦分娩結局不太理想。臨床有研究表明[2],對妊娠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早期干預可改善產婦分娩結局,降低孕產婦的分娩風險。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產婦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和對照組,實驗組不良分娩結局發生率較對照組低,表明優質護理可顯著改善妊娠高血壓產婦的情緒狀態與分娩結局。本研究將心理干預作為護理重點,通過與孕產婦的積極溝通,并實施心理疏導,幫助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分娩;同時,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提高其對妊娠高血壓的認識,從而幫助其克服對疾病的恐懼心理[3]。由于妊娠高血壓會造成組織缺血性壞死與胎盤粥樣硬化,從而誘發胎盤供血不足,不僅會造成胎兒宮內窘迫,影響胎兒生命安全,還會造成羊水量較少,最終導致早產[4]。而健康教育與心理干預不僅可提高產婦對妊娠高血壓的認識,還可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有助于血壓控制,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早產、產后出血、胎窘、重度子癇前期等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
綜上,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改善妊娠高血壓產婦情緒狀態,并優化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