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巍
(四川省林業中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81)
隨著醫療服務模式與服務理念的變化,為患者提高高質量的全面醫療服務成為當前的共識;由此,對醫院各項醫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來,多數大型綜合醫院供應室的工作量都呈現快速增長,而日益提高的服務質量也間接增加了供應室護士的工作量與心理壓力。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供應室護士在心理健康上出現了一定的問題。為此,明確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改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市3所綜合醫院供應室的50名護士的心理健康數據作為本文研究的基礎資料;其中,所有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平均年齡(42.01±1.20)歲,平均工作年限(10.13±0.35)年,本科及以上學歷17人,專科學歷28人、專科以下學歷5人。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以SCL-90癥狀自評量表來進行評價,將癥狀分為5級,分別賦0~4分,分數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狀況越嚴重。
以供應室護士SCL-90量表各因子的評分與中國常模進行比較來評價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顯示供應室護士的人際關系、軀體化、強迫癥狀、敵對、焦慮、抑郁、偏執、恐怖、精神病性等選項的評分均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所以,供應室護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
表 供應室護士SCL-90量表各因子評分與中國常模(±s,分)

表 供應室護士SCL-90量表各因子評分與中國常模(±s,分)
評價指標 供應室護士 中國常模 t P人際關系 1.93±0.52 1.65±0.51 3.482 <0.05軀體化 1.60±0.50 1.37±0.48 4.938 <0.05強迫癥狀 1.82±0.37 1.62±0.58 4.173 <0.05敵對 1.75±0.40 1.48±0.56 5.146 <0.05焦慮 1.80±0.46 1.39±0.43 8.285 <0.05抑郁 1.90±0.60 1.50±0.59 4.776 <0.05偏執 1.77±0.56 1.43±0.57 6.098 <0.05恐怖 1.65±0.49 1.23±0.41 7.162 <0.05精神病性 1.63±0.52 1.29±0.42 6.501 <0.05
造成供應室護士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工作量大,長期高負荷工作,從而導致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隨著醫院對供應室工作質量要求的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供應室護士必須承擔更加繁重的工作,而當前多數供應室在人員增加上的比例低于工作量上升的比例。因此,護理人員不得不長期高負荷工作。第二,專業新技術要求不斷增多且培訓少,職業發展前景不明確,從而增加供應室護士的心理負擔。對于每一名供應室護士而言獲得較好的職業發展培訓并在職業生涯上有所建樹,也是其工作的動力和抗壓力的來源之一。但是,當前部分醫院為供應室護士所提供的職業發展培訓較少且層次較低,從而使得供應室護士得到不高質量的培訓。此外,現有的職業晉升機制也不完善,從而進一步導致供應室護士對未來職業發展失去信心,降低了對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2]。第三,供應室護士年齡普遍偏大,多為臨床年長護士擔任,大多存在身體疾病等方面的困擾,加之專業技術帶來的部分職業傷害。如:腰椎、頸椎疾病等,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第四,管理層的支持力度不夠。目前,部分醫院的供應室工作得不到管理層的重視,護士的工作得不到認可,使護士缺乏職業自豪感;同時醫院管理者給予護士的身心健康關心不足。
供應室護士的工作質量直接關系到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質量,而供應室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則直接影響到工作質量。為此,必須改善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供應室護士在醫療服務中的支持性作用。
第一,適當增加供應室護理人員數量,降低單一護士的工作量。目前,供應室護士的工作量過大已經成為影響其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在當前的技術環境下,為進一步合理降低供應室護士的工作量,醫院必須根據供應室的工作量增加狀況來適度增加供應室護士的數量。從而分擔原有護士的工作量,減輕單一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
第二,強化對供應室護士的職業培訓與職業生涯規劃,為供應室護士搭建更為明確的職業發展通道,提高其應對工作的抗壓能力。為此,首先,必須制定針對性的供應室護士培養計劃與職業發展規劃,并定期為其提供專業技術的培訓;其次,要確保培養計劃與職業發展規劃的落實則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環境下由于缺乏監督計劃,從而導致培養計劃與職業發展規劃未能夠真正實施。因此,必須構建供應室護士培養計劃與職業發展規劃執行的監督體系,從而確保相關培養計劃與職業發展規劃能夠得到落實。
第三,合理搭配護士人員年齡結構,做到老、中、輕分工合作模式。減少職業所帶來的傷害。
第四,進一步提高管理層對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改善的支持力度。醫院管理層的支持是改善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性條件。為此,各醫院管理層必須從具體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醫院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現狀來制定制定的改善支持措施[3]。
綜上所述,當前供應室護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集中表現為工作量大、長期高負荷工作、護士年齡偏大,專業培訓較少且職業發展前景不明確,管理層的支持力度不夠;為此,需要從適當增加供應室護理人員數量,強化對供應室護士的職業培訓與職業生涯規劃,合理調整人員結構,進一步提高管理層對供應室護士心理健康改善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