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翠美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醫科 廣東 深圳 518028)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婦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首次發現的葡萄糖耐量異常。GDM會增加母嬰圍產期各種疾病的風險,糖尿病的病情嚴重程度,病程出現的時間長短及有無血管病變對母兒產生了各種近遠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由于診斷標準和種族的差異,GDM的發病率報道不一,世界各地區報道GDM的發病率大致在1%~14%,目前深圳市區尚未見GDM發病率的報道,本研究通過對深圳市婦幼保健院2018年上半年GDM的發病率進行了調查,采用IADPSG診斷標準分析3667例妊娠期糖篩查孕婦臨床資料,了解深圳市婦幼保健院GDM的發病情況。
選擇2018年1月—6月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檢查的孕24~28周的孕婦3667例為研究對象。采用201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發布的GDM診斷標準,GDM診斷界值為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1h血糖10.0mmol/L,餐后2h血糖8.5mmol/L,孕婦任一時間點血糖水平≥臨界值即可診斷為GDM。
1.2.1 葡萄糖耐量試驗 于妊娠24~28周至本院產檢時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檢查前禁食8~12h,首先檢測靜脈血空腹血糖,然后將75g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min內服完,于服后lh及2h分別抽取靜脈血,檢測血糖。
1.2.2 調查方法 于2018年1月—6月在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對3667例孕婦進行流行病學問卷調查和實驗室檢查。流行病學問卷調查方法:采用我國妊娠糖尿病協會制定的統一流行病學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一般項目、年齡、身高、體重、家族史、孕產史等,并進行75g OGTT實驗,采集靜脈血以測定血糖值。
3667例孕婦中GDM篩查異常者為240例,占6.54%,其中空腹血糖異常者57例,占GDM的23.75%。單獨2h血糖異常者92例,占GDM的38.83%,而單獨1h血糖異常者26例,占10.83%,2種以上異常者為65例,占GDM的27.08%。
GDM發生與孕婦年齡,家族糖尿病史,體重BMI指數均與GDM的發生存在密切關系,見表。

表 孕婦個人因素與GDM發病率間的關系(例)
由于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孕婦不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全世界GDM的患病率在過去20年間進行性升高。GDM是由多因素共同影響發病,危險因素包括母親因素、產科因素、家族史、本次妊娠因素等[1]。GDM會造成母兒各種并發癥,如子癇前期、羊水過多、早產、自然流產、胎兒畸形、胎兒宮內窘迫、胎兒生長受限、胎死宮內、巨大胎兒、胎兒高胰島素血癥、圍產期腦損傷、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器官發育不成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使母嬰并發癥、圍生兒病死率增高[2-4]。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對改善我國糖尿病孕婦母、兒的近遠期結局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各個國家診斷GDM尚無統一標準,已證實GDM的發生與種族密切相關,華裔屬于世界上GDM最高風險人群之一,我國GDM患病率為1%~5%[5]。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作為深圳市最大的婦幼保健基地,每年承擔著深圳市1/10左右的分娩量,樣本量較大,因此本研究得出的深圳市區GDM發病率具有較好的區域代表性。本研究中,深圳市婦幼保健院GDM篩查顯示患病率為6.54%,高于既往研究數據。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患有妊娠糖尿病風險較高,同時年齡超過35歲的孕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提高。并且BMI指數越高,GDM發病率將增高。
綜上所述,在孕期檢查時發現超重或肥胖、體重增長過快者,高齡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婦,應盡早實施個體化的營養干預,鼓勵孕婦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積極預防GDM的發生,能減少母嬰圍產期并發癥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