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妍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江蘇 蘇州 215000
支氣管擴張是內科一種常見疾病,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慢性化膿性炎癥和纖維化,支氣管壁的彈性組織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支氣管變形及持久擴張,支氣管發病原因有多種,感染、纖毛異常、免疫缺陷、異物吸入等均可能造成支氣管擴張,咯血是支氣管擴張的典型癥狀,嚴重損害患者身心健康[1]。本文旨在分析干預性護理在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及措施,內容如下。
以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胸部CT檢查和病理檢查確診為支氣管擴張,隨機分為試驗組、一般組,平均每組24例,試驗組男患與女患比例為1:1,年齡25-73歲,平均年齡(47.9±2.2)歲,重度咯血6例、中度咯血9例、輕度咯血9例;一般組男患與女患比例為13:11,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47.8±2.5)歲,重度咯血7例、中度咯血7例、輕度咯血10例,試驗組、一般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一般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采取干預性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咳血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大部分患者認為咳血意味著自己生命垂危,因此出現失望、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讓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咳血,以消除其不良情緒,提升主動治療的信心[2];②康復護理,根據患者具體病情,為其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輕度咯血患者建議臥床休息,中度咯血患者盡量取側臥位,以保持呼吸道順暢,重度咯血患者給予高流量吸氧,準備好急救器械及藥品,以防患者出現休克、窒息等問題,可配合耳穴壓豆舒筋活絡及針刺、艾灸治療,針刺穴位可選擇尺澤、孔最、列缺、肺腧等,主要目的是改善肺部止血,艾灸主要穴位為中府、云門等,主要目的為促進肺循環以輔助痰液排出,加快肺功能恢復速度[3];③并發癥的應對處理,如患者大量咳血,出現胸悶、唇甲發紺、盜汗等現象,應考慮為早期休克癥狀,立即向主治醫生匯報,給予患者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者意識、生命體征,必要可立即輸血;④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多食用雞蛋、牛奶類高蛋白高熱量食物,不可食用過涼過熱及辛辣油膩食物,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以減輕血管滲透性[4]。
①止咳時間、咳血量,24 h內咯血量<100ml為輕度咯血,100-300ml為中度咯血,一次咯血200ml或24 h內咯血量>500ml為重度咯血;②焦慮、抑郁情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③護理滿意度,包含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5]。
對觀察指標數據行統計學處理,軟件選擇spss19.0,止咳時間、咳血量、SAS評分、SDS評分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采取x2檢驗。
試驗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止咳時間比一般組短,咳血量比一般組少,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數據見表1。

表1 止咳時間、咳血量對比
試驗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一般組少,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數據見表2。

表2 SAS評分、SDS評分對比
試驗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83%,一般組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0.83%,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數據見表3。

表3 護理滿意度對比
支氣管擴張因為其發病特點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一種嚴重疾病,患者持續性咳嗽、咳痰,甚至咳血,并且病程長、易反復發作,重度咳血可能導致患者死亡,因此,除有效的治療外,加強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對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實施干預性護理,更注重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舒適性,護理工作中,針對患者存在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及時給予疏導,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心理干預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康復護理可通過中醫輔助治療手段進行干預,可有效改善肺部功能,促進肺部功能恢復。張麗、張艷在相關研究中表明,對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痊愈患者36例,有效患者13例,無效患者1例,總治愈率可達94.13%[6]。本文以我院收治48例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為觀察對象,通過實施護理干預,結果可以看到,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止咳時間明顯縮短,咳血量明顯減少,SAS評分、SDS評分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由70.83%上升至95.83%,研究結果與張麗、張艷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綜上所述,對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實施干預性護理,對提升支氣管擴張伴咯血患者治療效果具有一定的積極效用,值得大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