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華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 武漢 430030)
小兒腸造口在臨床中是針對肛腸先天性畸形、腸壞死合并休克及腹腔廣泛感染等危重癥急腹癥的主要治療措施,通過將腸道一端或兩端引出體表以外形成一個開口來達到排泄糞便的目的,從而減輕腸梗阻,對遠端腸道口的吻合或損傷產生保護,進一步促進疾病康復[1-2]。但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對患兒心理及生理造成影響,故而有必要輔以護理干預,確保其治療效果。本院就62例小兒腸造口患兒采用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干預,旨在為明確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在小兒腸造口護理中的開展效果及價值,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4例小兒腸造口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臨床綜合診斷確診需接受腸造口治療;(2)均明確本研究主題,并自主配合研究內容開展;(3)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4)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腎肺等器官衰竭疾病;(2)合并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精神狀態異常者;(3)合并手術禁忌癥;(4)參與其他研究者。采用隨機綜合序貫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62例。實驗組男患兒32例,女患兒30例,年齡1-3歲,平均(1.5±0.5)歲;參照組男患兒33例,女患兒29例,年齡0.5-3歲,平均(1.8±0.2)歲。2組基線資料進行比較,經χ2/t檢驗得出P>0.05,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表明2組基線資料具有較好均衡性,可進行對比研究。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制定家庭照護目標。醫務人員對患兒病情及治療方案進行觀察,并將手術治療目的及意義對患兒家屬進行講解,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及治療的了解。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家庭照護目標,包括心理疏導、并發癥預防及應對方法等;(2)制定整體護理實踐流程。術前針對患兒及其家屬實施心理疏導,并制定小兒腸造口實踐流程,對患兒及其家庭全面進行評估,住院期間評估護患共同落實合作的照顧內容,出院前對患兒及其家屬的自我照顧能力進行評估,并準確落實;(3)制定完善護理內容。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同時制定出詳細完善的護理內容,包括醫護合作共同管理患者流程、腸造口患兒健康教育路徑、合作性照顧流程等,為患者營造良好舒適的護理環境,圍繞患兒家屬心理、飲食及生活等多個方面實施護理,從而提高干預效果。
觀察記錄患者患兒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并發癥,采用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對患兒心理及疼痛感進行評分。
焦慮評分采用HAMA量表作為判定標準,HAMA總分29分,分值越低表明焦慮狀態越輕[3]。
疼痛評分以視覺模擬評分法為判定標準,0-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強,反之越輕[4]。
本次研究在處理數據時采取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數據呈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取獨立配對t檢驗;計數數據呈百分比(%)表示,采取卡方x2檢驗,當P<0.05時,表示數據間比較,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3.23%(2/62),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4.19%(15/62),其中實驗組出血1例、感染0例、水腫1例,參照組出血3例、感染7例、水腫6例,實驗組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要低,有統計學意義(x2=9.816,P=0.002)。
實驗組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與參照組相比明顯要低,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對比(±s,分)

表1 焦慮評分及疼痛評分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評分 疼痛評分實驗組 62 4.22±1.06 2.11±0.13參照組 62 8.20±1.12 3.20±0.14 t 20.322 44.924 P 0.000 0.000
以往臨床針對小兒腸造口患兒多采用常規護理,雖然能夠通過觀察小兒自身狀態實施護理,但護理效果不佳,無法對并發癥進行控制,其術后存在的出血、感染、水腫等并發癥仍有可能對患兒造成影響[5]。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應用于臨床中是指通過給予患兒家庭中的親情、輕松的氣氛,使其能夠處于良好心理及生理的狀態下接受治療。而且,雖然腸造口手術能夠對各類急腹癥實施治療,但手術屬于侵入性操作,極易對其心理及生理狀態造成影響,故而有必要采用有效護理干預,改善其心理及生理狀態[6-7]。本研究結果,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3.23%),明顯高于參照組的(24.19%),使其疼痛感及負性心理得到改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實,將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應用于小兒腸造口護理中具有顯著效果,能夠增強醫務人員對患兒及其家庭成員的了解,建立起良好交互關系,使其能夠更好的面對護理及康復,促使其盡快康復。此外,在小兒腸造口護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以家庭為護理核心理念,并為患兒營造具有家庭氛圍的護理環境,使其更易于接受中造口護理,控制并發癥發生發生的同時,使治療效果得到提升[8]。
綜上所述,在小兒腸造口護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家庭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可改善患兒面對疾病及治療產生的負性心理,減少術后并發癥對患兒造成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