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冬
摘要:電子商務的產生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網絡的普及而來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新興的電商商業模式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與崛起,一些大的電商平臺正逐步侵蝕傳統商品貿易市場的市場份額,并取得了成功。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為了進一步拓展農村的電商市場,帶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應加大對農村電商商業模式的探討與研究。本文將對如何確立一套適合農村的電商商業模式以及農村的電子商務的進展展開詳細的探討與研究,并為如何發展農村電商給出相應的依據及方案。
關鍵詞:農村電商 商業模式 發展 措施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0-0069-02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方式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這也是當今時代下經濟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符合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并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前景,從而使得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城市作為電子商務出現以及發展的前沿陣地,相應的電商商業模式已經十分成熟,現如今已經呈現出逐步向農村擴散的趨勢,農村電子商務的產生勢必會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且當前社會對農業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電子商務模式下對產品屬性的要求與農產品所具備的產品屬性并不沖突。從另一方面來講,農產品的產品屬性也進一步豐富了電子商務產品的種類,并與城市的電商產品起到了互補的作用。但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相較于城市來講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與不平衡,因此,科學有效地建立一套適合農村自己的電商商業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農村電商商業模式的特點
大部分農村電商經營者的商業模式是自產自銷,生產結構大都是自家的作坊,正是因為農村的生產模式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到最后在網上出售,或者直接在網上出售原始的農產品,所以農村電商所呈現出來的就是技術水平不高、缺乏創新性等特點。從農村電商產生以及發展的進程上來講,大都是由在城市有過工作經驗的打工者回到農村進行創業,將先進的電商發展理念以及經驗運用到農產品上,一旦這種方式取得成功,便會促使周圍人員一一效仿,進而推動農村電子商務規模的擴大和發展。
二、農村電商模式的問題及其缺陷
1.容易產生違法以及安全問題
計算機網絡是電子商務的基礎,網絡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在農村進行電商工作的大多是綜合素質能力較低、網絡安全知識十分匱乏的農民,他們缺乏對網絡平臺以及相關計算機技術系統化的學習,因此,他們往往會成為網絡犯罪的受害者,這已經成為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這種問題的出現勢必會導致農民電商的利益受到損害。
2.缺乏專業的電商人才
農村從事電商的人員往往是當地的農民,因為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基礎設施不健全,吸引不到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電商人才來農村工作,這制約著農村電商的進一步發展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我們所熟知的電商涉及的領域較廣,例如產品的加工、物流、儲存、服務以及運營,等等,這些領域必須要有專業的人才來進行管理及運行,對于沒有經過專業技能知識學習的農民電商來說,是無法做到的。這也會導致農民電商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碰壁,從而失去對電商的信心,加上農村電商工作中專業人才的匱乏,就會致使農村電商停留在單一的商業模式中無法再進一步發展,因此,農村的電商服務水平就會停滯不前。
3.缺乏較大的發展空間
由于農村電商的商業模式較為單一,缺乏能夠帶動農村電商發展的專業人才,因此,農村電商商業模式面臨著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農村的電商很大一部分都是對自家生產的農產品進行簡單的加工制造,甚至直接將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售賣,很難在其他產業中找到合適的發展空間,因此,就會導致電商在農村的發展受到制約。另一方面,農村現階段仍然要保證農業生產用地的充足,因此,所能提供給農村電商產業大規模發展的用地有限,從而影響電商在農村的擴大及發展。
4.對農業資源的優勢利用的不夠充分
相較于城市而言,農產品就是農村發展電商的最大優勢之一,這是城市所不具備的資源優勢,但是很大一部分農村電商經營者盲目效仿城市電商的經營模式,拋棄了自身所具備的優勢資源而選擇了自身并不擅長的生產制造業。農村的生產、技術、設備以及科學技術是無法達到城市的水準的,自身競爭力相較于城市而言嚴重不足,城市在生產制造業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十分成熟的體系,這是農村無法與之相比的。因此,這就需要農村的電商經營者認識到自身所具備的優勢,揚長避短,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學習,總結出一套適合農村電商自身的商業模式,充分利用農業資源,與城市電商所具備的資源起到互補的作用,才能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三、農村電商的發展措施
1.加強對農村電商的監管
網絡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壯大保駕護航尤為重要,要加強對農村電商的監管,首先要在農村電商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對交易進行安全監督,確保常見的交易風險不會出現。其次,對農產品的安全質量問題要加強監管力度,產品質量關系到消費者的利益,如果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就會對農村電商的形象產生不利影響,產品安全問題是農村電商發展的前提之一。有關部門要為農村電商的發展起到指引作用,避免使其走上錯誤的發展道路。
2.對農村電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農村的電商想要發展壯大,農民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能力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為了提高農民素質,相關政府部門應當對農村電子商務工作者進行專業培訓,為農村的電商發展提供更多的具備專業知識能力的工作者。培訓內容包含電子商務知識、網絡操作技術、市場營銷知識以及相關的網絡交易安全流程。只有這樣,農村的電商行業才能擁有適合自身的專業人才,一方面能夠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使電商產業在農村得到更好的發展。
3.鼓勵農民進行創業
鼓勵農民進行自主創業可以有效地促進電商在農村的發展。一些大的電商平臺門檻以及成本較低,農民已經在這些主流平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們已經具備了自主創業、發展業務的能力,應當加大力度鼓勵農民通過自主創業來促進電商在農村的發展,提升農村電子商務業務的增長率。
四、結語
農村電子商務的產生、發展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農村電商的商業模式仍然具備較大的發展空間,電子商務在農村的出現及其發展會給當地農民的生活帶來較大改變,另一方面也為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帶來活力。因此,國家對于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應當給予足夠的幫助與支持,大力解決農村在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一步為農村電商的完善與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張寶丹,司凱.給予徐州發展多元化“互聯網+農村”電商的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24).
[2] 沈莉,李慧巍,林彥均.創業者特質、創業環境對農村電商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實政研究[J].河北企業,2017(12).
[3] 李毅.淺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以湖南省祁東縣為例[J].中國商論,2017(3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