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初中學校生活的基本組織單位,而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也是實施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其中,師生關系直接決定著班主任與初中生的交往態度與方式,影響著初中學校班級管理的生本管理改革。新課改重新定義了教師、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角色與關系,指出了構建平等、友好、和諧、民主新型師生關系的教學建議。由此,初中班主任便要以新型師生關系確定具體的班級管理對策。本文將從以民主管理贏得“民心”,讓學生擁護班級管理制度;以平等管理感化“民心”,讓學生信任班主任;以心換心拉近“民心”,優化班級管理質量三個角度分析基于新型師生關系下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策略。
關鍵詞:班級;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一、 以民主管理贏得“民心”
民主管理是指初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實施班級管理對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現在的初中生習慣自己做決定,雖然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自我意識較強,但是如果班主任制定的管理對策不符合學生的內在需求,那么是很難順利實施班級管理工作的。而且,新型的師生關系已經徹底改變了初中班主任說一不二的管理境況,要求班主任多聽學生的想法,以民主管理贏得“民心”,保證學生內心深處擁護與支持班級管理制度。必要的話,班主任應該與初中生一同制定初中生行為守則與班級管理制度。
我們班的學生生活在一個網絡時代,從小接受著豐富多彩的社會信息,而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是學生會過于追求外貌美,小小年紀便化妝、燙發,甚至有許多學生因為愛美而不穿毛褲、秋褲等,真正成了美麗“凍”人。為了幫助本班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我專門組織學生以“初中生的衣著規范”為主題展開了班會探討,鼓勵學生自由闡述個人時尚觀點,希望最終可以與學生達成一致意見,切實改善學生穿衣打扮的現實問題。在班會討論中,部分學生借助孟子先生所闡述的“食色,性也”證明了愛美是人們的天性,我沒有權利剝奪他們的天性需求。于是,我便借此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即如果學生穿著打扮合乎中學生衣著規范,且不影響學生身體健康,那么我會允許學生適度愛美。接下來,我便與學生展開了平等的激烈辯論,最終以學生親自設計本班班服為結論,雙方各退一步,我允許學生在班服中添加自己喜歡的時尚元素,而學生也要避免燙染頭發、穿著暴露、化妝等,避免學生過度消費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 以平等管理感化“民心”
常規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切入點是以學生成績為主的,班主任或多或少都會因為學生成績而對學生提出各種要求,甚至部分功利思想比較突出的班主任會按照學生成績將其分成三六九等,對學生有不同的管理態度與對策。這就導致越來越看重自尊、面子的初中生失去了對班主任的信任。新型師生關系認為班主任既要做學生的良師,也要做學生的益友,所以初中班主任應該要平等管理每一個初中生,堅持對事不對人的管理原則,以平等與真誠感化初中生,重新贏回“民心”,提高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與公信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準備。
有一次早讀課上,我們班有兩個學生發生了肢體沖突,其中有一個學生是深受大家喜愛的“天之驕子”,而另外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則處于本班中下游水平,并不起眼。當學生發生沖突的時候,我沒有立即責怪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覺說出實情。然而,這個中等生對我一直都抱有抵觸情緒,認為我會毫無底線地偏袒優等生。于是,我便詢問了其他學生,希望他們可以講述實情,避免我冤枉學生。原來,這個優等生在班級中一直都仗著自己是老師、家長喜愛的尖子生而欺負其他同學,其他學生敢怒不敢言,這次是因為出言不遜才導致另外一位同學的不滿,二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了。在得知事情原委之后,我嚴厲批評了優等生,還認真調查了被他欺負過的學生,要求他可以向本班同學道歉,不要因為自己成績好而胡作非為。
三、 以以心換心拉近“民心”
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讓自己的工作簡歷更加漂亮一些,初中班主任通常會以強制性的單向管理策略管教學生,剝奪了初中生的話語權。然而,歸根究底,班級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要優化初中生的學校生活環境,提高班集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讓學生的青春生活不留遺憾。如果完全不顧學生意愿,將不可避免地傷害學生脆弱的心靈。新型師生關系將教師、學生看成是平等的、彼此幫助的合作關系,要求班主任以心換心,切實了解學生需要的是什么,關注學生成長路上所遇到的一切問題,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要多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以心換心,讓“民心”距離老師更近。
比如,我們班有幾個學生在青春意識萌芽階段對其他異性同學產生了好感,而他們沒有經受住這種青春萌動的誘惑,選擇與對方成為“男女朋友”。一開始,我并沒有直接介入學生的交往活動,而是先觀察了這些學生,檢查他們是否出現了越界行為。當我確定這些學生純粹是因為好奇而發生異性親密交往行為時,我便放下心來,然后將其叫到辦公室,開始詢問具體情況。這些學生十分緊張,認為我會“棒打鴛鴦”。但是,我并沒有責罵或批評學生,而是為學生講解了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感這一成長規律的普遍性,肯定了同學好感這種純潔情感的美好所在。在取得學生信任之后,他們開始主動向我分享自己的經歷。然后,我認真告訴學生他們現在“越界”交往可能帶來的不良后果,希望學生認真思考這段青澀的感情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后果,要求學生注意交往尺度。這種充分考慮了學生成長問題的班級管理方式也讓學生們知道我所做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健康成長,所以學生們也很愿意接受我所提出的交往建議,異性同學之間重新成為關系和諧、互幫互助、彼此愛護的好朋友,堅持了自尊、自愛與自重。
總而言之,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因素,新課改所提出的新型師生關系改革也必將促使初中班主任轉變常規的管理行為與具體對策,重新確定以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的管理對策。因此,初中班主任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成長特征,以民主、柔性、平等的班級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周興容,雷登穗.新課改下的初中班主任角色扮演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5):233.
[2]譚利芳,胡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角色扮演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6(8):161.
[3]林銀星.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藝術[J].學周刊,2016(8):10.
作者簡介:季康林,浙江省麗水市,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季宅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