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
摘要:光復以后,為保證韓語的純粹性,韓國國內發生了“國語醇化運動”。目的是去除漢字、英語等外來語及晦澀難懂的文字的使用。漢字的使用受到最大限度的制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便。在地緣上,韓國與中國比鄰而居,不認識漢字給韓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都會帶來一定影響。所以,漢字的使用盡管遭到抵制,但從未能徹底杜絕。本文將從新聞標題中使用漢字帶來的好處和新聞標題中的漢字文化現象兩方面出發剖析韓國新聞標題中出現的漢字現象。
關鍵詞:國語醇化 漢字 新聞標題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9-0109-02
地緣上,韓國與中國一衣帶水,比鄰而居。然而在世宗大王創造“訓民正音”之前,韓國并沒有自己的專屬記錄文字,而是借用了漢字,只是讀音不同。光復以后,韓國國民在本國展開了“國語醇化運動”,這不是韓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禁止使用漢字運動,“2003年韓國國會議員將自己的名牌由漢字改為韓語,2005年韓國前總統李明博將首都‘漢城改為‘首爾”。①“漢字廢止”運動直至今天也依然進行著。但由于韓國與中國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不懂漢字會給韓國的經濟帶來一定損失,所以“漢字廢止”運動盡管依然存在著,但“韓漢并用”逐漸成了主流。
一、韓國新聞標題中使用漢字的好處
韓國的大部分主流媒體,不論是紙質版新聞還是網絡版新聞,在新聞的標題上,使用漢字的現象較為明顯。
(一)使用漢字,更有經濟性
例1:?? ? 美北 ????… 6?? ??? ???? (《朝鮮日報》2019-02-01)
例2:??? ?? ??? 造船, ?? ??? 21% '??' ??《(朝鮮日報》2019-02-01)
例1中的“美北”分別是“美國”“朝鮮”的簡稱。用“美北”代替,省去了幾個字,在新聞標題中出現顯得更簡潔明了。例2中的“造船”,韓語表達方式為“??”,它除了有“造船”的意思,還有“朝鮮”的意思?!俺r”在???上又分為“古朝鮮”“李氏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個意思。所以如果不用漢字,讀新聞時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在意思上產生混淆。
(二)使用漢字,避免歧義
例3:"車?? ?????" 美?? ??? 50?? ?? ??(《朝鮮日報》2019-02-19)
例4:'??? 士氣?? ??'? ????(《韓國經濟》2019-01-01)
例3新聞標題中使用了漢字“車”,“車”的韓語“”除了有“車”的意思,在???字典上還可以看到有“茶”“茶水”“茶樹”“次”“機會”“差”“差別”等意思。由此可見,使用漢字,清晰明了,即便不看其他的字,也大概知道新聞要表達什么。例4中明確使用了“士氣”②,它的韓語“??”除此之外在???上可查到的意思還有“氣節”“欺騙”“史書”“《史記》”“邪氣”“瓷器”等。這些詞盡管讀音相同意思卻大不一樣,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使用漢字標記,借助漢字的意思,避免造成意義上的混淆。
(三)使用漢字,突出強調
漢字使用的比例,相比網絡版新聞,紙質版新聞更頻繁。在新聞標題中使用漢字可以起到突出強調新聞內容的作用。
例5:??? 市道??, ??? ????? ?? (《朝鮮日報》2019-02-15)
例6:?? ?? ??? ??! ?? ?? ??? 小品(《朝鮮日報》2019-02-15)
例5中“??”出現了兩次,卻只在第一個“??”前面使用了漢字,意思就是更為突出整條新聞標題前面的內容。例6中出現了漢字“小品”,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得知最近美術市場的趨勢是“小的畫”。在新聞標題中準確使用相應的漢字,一下子突出了主題,吸人眼球的同時也更加生動。
二、韓國新聞標題中的漢字文化現象
(一)韓國專用
在韓語中有很多漢字有專門的用法,雖然在漢語中它的解釋并非如此,但是在韓國的表達方式中它的用法約定俗成。
例7:佛·英, ??? ?? ???… ??? ??? ???(《朝鮮日報》2019-02-25)
例8:??? 3? ???, 獨? ??? ??(《????》2019-02-25)
“佛”在漢語中的解釋有“佛陀”“佛教”等,在漢語中提到“佛”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佛像”,但這里“佛”代指“法國”。例8中的“獨”在漢語中是“獨”的繁體字,有“一個”“獨自”“自私”等意思。在這里,它代指“德國”。
(二)新詞新意
語言的形成并非一日光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一門語言必然要不斷發展。一些不常用的“死語”逐漸被摒棄,同時又產生許多新詞。
例9:???·??? 26? ??? ??… ‘核? ?????(《國民日報》2019-02-25)
例10:17? ?? 洞長 ??? ?? ??...‘??? ??'? ????(《國民日報》2019-02-25)
例子中出現的“核?”“洞長”我們雖然都認識,但乍一看并不知道它要表達什么,這些詞就是所謂的“新詞”。其實讀過新聞內容后我們就可以知道,“核?”其實是原文中出現的“??”的變形?!??”是英文單詞“big deal”的音譯,意思是“大事件、大交易”。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委員長金正恩見面主要就“核”的問題進行討論,所以這里將“??”的“?”改成“核”更加突出了主題,又生動又富有創意。例10中的“洞長”在漢語中并沒有這樣的單詞?!岸础痹跐h語中一般有“山洞、溶洞”的意思,很顯然和韓語中的“洞”并不是一樣的“洞”。在韓國,“洞”是“街道”的意思,是韓國最小的行政單位。所以他們的“洞長”大約就是我們漢語中“街道管委會主任”的意思。
(三)舊詞新意
韓國新聞中出現的漢字多保留漢字本來的意思。如經常在韓國新聞標題中出現的漢字“前”是“前任”的意思,“國”是“國家”的意思。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實生活中刮起一陣“舊詞新意”風,“舊的”漢字出現了“新的”解釋。
例11:“???? ???”…???? ???? ‘男風(《Moneytoday》2019-02-24)
例12:吳 “4?? ?(洑) ?? ?? ??? ???” 黃 “? ?? ??”(《朝鮮日報》2019-02-23)
在漢語中“男風”即“男色”,基本可以代指“同性現象”。比如:漢代男人素日酷愛男風。是說漢朝的男人有喜歡同性的愛好。顯然這里并不是說“在百貨商店刮起了一陣喜歡同性的風”。而是說“在韓國的百貨商店對時尚的關注男生正逐漸超過女生,刮起了一陣‘男性購物風潮”。例12中出現的“?(洑)”在百度字典上查“洑”有三個解釋?!靶郎u”“水在地面下流”“姓”。在???字典上查“?”是“水壩,蓄水池”的意思。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韓國的新聞標題中雖大量引用了中國的漢字,但推陳出新、舊詞添新意已然成為韓國新聞的一大特色。
三、結語
中韓兩國文化間的相互輸出、輸入在新聞的創作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新聞標題中使用漢字已然成為韓國新聞的特色之一。他們利用漢字為表意文字的優勢彌補了韓語本身屬于表音文字的不足。使新聞更生動準確的同時又提高了效率。同時,在面向國眾的新聞中,使用了非本國文字的趨勢,也可以側面證明韓國人比較開放的思想,對跨國文化有著較強的吸收能力。
注釋:
①來源于網絡新聞。
②參考陳泰夏《??? ??? ?? ??》。
參考文獻:
[1]???.?? ?? ??? ??.?????[J].??????,1995.
[2]陳泰夏.??? ??? ?? ??.?????[J].???????,1995.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