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驥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網絡交往成為人際溝通中的另一種重要模式。近年來,尤其是在青年學生之間的網絡溝通中,表情包成為網絡溝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微信聊天和還是QQ聊天,甚至是其他自媒體,表情包隨處可見??梢哉f,“表情包時代”已經到來。表情包廣泛的使用,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青年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以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以高職學生表情包使用情況為基礎,深入分析表情包交際的效果,探究表情包廣泛使用的深層原因,并對利用表情包開展思政工作提出對策。
關鍵詞:表情包;高職生;網絡交際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34
1?高職生表情包使用情況簡析
1.1?使用數量
對舟山某高職院校500名高職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所有學生在網絡交際中都會使用表情包,使用率達100%。同時,有57%的學生表情包數量超過200個,36%的學生表情包數量超過100??梢?,高職生群里中,表情包所使用的數量十分巨大。
1.2?使用類型
1.2.1?純圖片
這類表情包只有一個圖片,可以是靜態,也可以是動態,最大的特點就是表情意義簡單明了,僅僅依靠圖片本身就能傳達說話者的意思,而接收者也能很明了地明白對方想要表達什么,不太會產生歧義。
1.2.2?圖片+文字
這類表情在學生群里中使用最多,達到63%。有些圖片單獨出現,容易引起歧義,而文字的出現則是為了進一步明確表情包含義,讓表達更加清晰。例如姚明、張學友、金館長的表情,如果單獨放出來,能有多種理解,產生了模糊性,可一旦配上文字,表意就立刻明確。文字的出現使得表情包更具有“立體性”。
1.2.3?純文字
這是一種舍棄表情,直接采用文字的表情包,表意更加直截了當。此類表情包雖然以文字為主體,但依舊以圖片為格式。由于網絡交際中對表情包依賴日漸嚴重,而純文字式表情包更加省力、直觀,因此,哪怕回歸文字,學生也慣性地用表情包方式來表達。
1.3?使用頻率
當代高職生對表情包的使用達到了“一言不合就斗圖”的程度,甚至沒有表情包就不知道怎么聊天了。這雖然有點夸張,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學生對于表情包的使用頻率。根據對學生的調查、訪談,基本上每隔六至七句左右就會使用一次表情包,包括打招呼、感嘆、斗嘴、再見等,幾乎涵蓋了言語交際過程中的所有環節,可見頻率之高。
2?利用表情包進行交際的效果
2.1?獲得群體認同的一致性
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生活,互相接觸,并最終形成一個群體。這個群體是否鞏固牢靠,取決于內部成員之間的認同感。認同感越強,群體越鞏固。高職生進入新的群體,必然要解決融入群體,獲得認同的問題。而網絡交際作為學生主要交際行為之一,學生可以很自然地從表情包的使用中辨別出是否聊得來的對象和群體,甚至根據聊天情況最初調整與改變,最終適應大環境,獲得認同。
例如,喜歡體育的學生會有意收集一些體育方面的表情包,喜歡某個明星的學生會大量使用某個明星的表情包,這些都是同一興趣愛好的趨同;再比如面對臺灣當局的“臺獨”言論和行為,眾多網友在微博、臉書等社交網站上發布大量反“臺獨”表情包,宣揚愛國主義精神,號召祖國統一、同胞覺醒,發揮了“軟”反擊的作用,獲得了強烈反響,這是同一價值觀的認同??梢哉f,使用同類表情包,恰好是同類文化群體識別的一個標志,也是文化認同感形成的一個獨特的體現。
2.2?加強情感宣泄的即時性
高職生作為最富有表現力、顛覆性和叛逆性的群體之一,喜歡無拘無束地抒發自己的情感,特別是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一言不合就斗圖”成為了他們宣泄情緒的常用途徑。找準一個話題和契機,他們就會開展“表情包大戰”,用各式各樣惡搞、無厘頭、夸張的構圖,在網絡上開始“刷屏”。可以說,“表情包大戰”成為了年輕人最新穎、最時髦的網絡狂歡方式,通過不間斷的“刷屏”盡情宣泄自己的情緒。由于表情包詼諧幽默、經濟省力、生動直接的特點,使得這種情緒宣泄具有很強的即時性,當場宣泄,短暫而迅速,且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共鳴。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感宣泄,雖然展現了高職生張揚個性、釋放自我的特點,構筑了他們豐富多彩的情感空間,卻容易陷入過分追求快感的體驗,導致宣泄無節制,產生泛娛樂化、卑俗化的傾向。學生以表情包代替常規話語,互相“斗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以娛樂化、戲謔化方式進行的“集體無意識”行為,甚至是反對權威、解構權威的典型表現。
2.3?交換信息情感的淺薄性
表情包畢竟不是常規的話語,在語言的豐富性、層次性、邏輯性方面都遠遠不如常規話語,因而使得信息交換過程中呈現出淺薄性。具體來講,雖然表情包具有情緒表達與宣泄的作用,但這種情緒不夠深入,遠不如正常文字語言交際所具有的情感內涵來的豐富,因為表情包交際是一種“淺交際”,它不像寫信,經過深思熟慮,字句斟酌,傾注大量情感,而是采用“快餐”成品,可以直接、反復地使用。
例如,男方向女方告白。男方用“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或是用“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網,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你甜甜的睡覺”這些常規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向對方發一個“我愛你”的表情包相比,效果定然要好上百倍,因為常規話語中蘊含了真實的深厚的情感,表達更真誠,更容易打動熱,而表情包就沒有這種效果。
3?高職生廣泛使用表情包的深層原因
3.1?表情包契合了高職學生的心理需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的行為受意識支配,人的行為有目的性,人的每一時期都有一種需求占主導地位,支配他的行動。高職生作為最富有朝氣、接受新鮮事物能力最強的群體之一,本身就具有求新求異、表現自我的心理需求。特別是現在95后、00后的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創造力強大,又是網絡的“原住民”。在網絡資訊日新月異,網絡技術一日千里的環境之下,這種求新求變、表現自我的心理需求就格外突出。而表情包幽默、夸張、生動、開放,制作起來又沒有嚴格的禁忌,各種各樣的熱點、人物都可以成為表情包素材,使用起來也十分方便。學生們可以利用表情包發表看法,表達情感。一件較為嚴肅的事情,用表情包來表達就顯得輕松許多,又充滿了調侃與戲謔,甚至成為群體之間的一種時尚。表情包與高職生的心理需求高度契合,自然受到了學生普遍歡迎。
3.2?表情包符合了高職學生的現實需要
高職生在進入校園后,面臨兩大現實問題:一是學業問題;二是獲得朋輩認同問題。一方面,作為學生,他們要完成學業,克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因此他們一直要面對學業上的壓力;另一方面,他們要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尤其要與新同學相處、獲得新同學認同、融入新的集體中。在這個人生階段,他們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個人認知,包括心理發展都處在不完善、不穩定的階段,一旦無法解決這兩大問題,學生會出現困惑、焦慮、不滿等情緒。他們需要排解這些情緒。而表情包的出現,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釋放渠道。在學習中遇到壓力,他們可以用表情包排解情緒;與朋輩交往,他們可以用表情包獲得朋輩認同,有助于融入新的集體,排遣現實中的孤獨感,并不斷彰顯個性。
4?“表情包時代”高職生網絡交際行為啟示
高職生利用表情包進行網絡交際的行為,是在新時期出現的新行為,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應運而生的。這種行為,對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開展,尤其是網絡思政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4.1?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網絡交際
4.1.1?重視主旋律的弘揚
表情包的使用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成為一種“時尚”。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表情包存在不少庸俗、低訴、媚俗的情況,圖片不堪入目,文字野蠻粗鄙,不僅污染了網絡交際環境,也腐蝕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某些表情包與熱點事件、熱點話題、熱點人物同步,個別人利用表情包,借助表情包的傳播引導輿論走向。除此以外,當面對時事政治或社會事件,學生若不理解,也會通過表情包來表達觀點、宣泄情緒,并帶動周圍一起,形成“煽動效應”。若長此以往,學生的道德水準下降,精神家園污濁、人生格調矮化,對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思政工作者一定要認清形勢,注重網絡空間文明環境的構建,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宣傳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抵制泛娛樂化現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準則和價值遵循,引導學生恪守底線,理性看待外部世界。
4.1.2?破解“淺社交”的困局
傳統的文字溝通已經無法滿足當代青年日漸多樣化的網絡表達需求,他們樂于將自己的情緒分享給他人,在網絡空間用表情包表現自己,“刷”存在感。但需要警惕的是,表情包這種快捷的表達方式,使得網絡交際呈現出“短平快”的特點,成為一種“淺社交”。“表情包大戰”你來我往看似熱鬧,其實缺少思想性,許多表情包前后關聯性不大,也沒有辦法體現出更深層次的內涵。這種“淺社交”在加強了同輩認同的同時,卻也降低了“深社交”的能力,因為交際過程中所必須的情感、思想、信息等要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化,甚至讓位于表情包,交流的內容也被表情包覆蓋,來不及回味。這對學生今后發展現實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思政工作者必須想辦法破解這種“淺社交”困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表情包時代”網絡交際的利弊,認識網絡交際與現實交際的異同,提醒學生注意信息、情感、思想等要素的平衡,以真誠之心開展交際行為,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交際心態和良好的交際能力。
4.2?合理利用表情包開展溝通與教育
4.2.1?用平民表情包拉近距離
高職生廣泛使用表情包,用表情包來獲得群體認同,那么思政工作者也可以“與時俱進”,主動用表情包開展工作。表情包的一大特點就是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可以主動使用表情包,使老師不再說一本正經的說教形象,而是活潑生動、接地氣,并富有朝氣和活力的。這樣就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獲得了學生的認同感,融入學生群體,為下一步將要開展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2.2?用高雅表情包引領風尚
隨著技術的發展,表情包的制作門檻越來越低,任何人都可以制作?!皥D片+文字”的模式,簡單方便。在抵制“三俗”文化、弘揚主旋律與正能量的時候,不妨開發一些格調高雅的表情包,去占領表情包的高地,沖淡低俗表情包帶來的污染,唱響健康文明的網絡主旋律。表情包的一大特點就是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學生不容易產生厭倦和反感,這恰好可以代替生硬刻板的說教方式,讓大道理變成小故事,讓“硬菜”變成“零食”,學生能在輕松歡樂之中受到教育的熏陶,感受正能量,并在表情包轉發的過程中變身為正能量的傳播者。
參考文獻
[1] 張艷斌.青年網絡表情包的文化邏輯及其規制[J].思想理論教育,2018,(1):82-86.
[2] 董盈盈.“95”大學生表情包“熱”現象淺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7,(5):75-78.
[3] 李納米.表情包:為你歡喜為你憂——青少年表情包使用現象研究[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33(190).
[4] 王智萱.語言學視域下的表情包文化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8):366-367.
[5] 趙紫煙,李姿瑩.表情包在人際溝通方面作用的研究[J].納稅,2017,(35):165-166.
[6] 葉霄飛.微信表情在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形象塑造及呈現作用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
[7] 張玄益.青年亞文化視角下大學生使用表情包現象的思考[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7,30(3):8-10.
[8] 魏心妮.社交網絡語言新時代——尬聊不夠,表情包來湊[J].智庫時代,2017,(1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