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4~7分、"/>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吳云秀

【摘要】 目的 通過比較剖宮產術中單葉產鉗助產與常規助產的差別, 為單葉產鉗助產提供臨床治療依據。方法 258例符合剖宮產術指征的產婦(均為單胎), 根據助產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161例)與對照組(97例)。觀察組采用單葉產鉗助產, 對照組采用常規助產。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7分、4~7分、<4分的比率分別為93.79%、4.97%、1.24%, 而對照組對應的比率分別為80.41%、14.43%、5.15%,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膀胱損傷發生率為3.73%、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1.8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43%、31.9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胎頭娩出時間(46.16±12.17)s、術中出血量(256.50±40.66)ml、惡露干凈時間(20.11±7.97)d與對照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葉產鉗助產可減少新生兒損傷、產婦并發癥情況并改善手術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單葉產鉗;常規助產;剖宮產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24
剖宮產術是我國產科普遍采用的一種術式。據世衛組織報告, 我國剖宮產率近50%[1]。目前產科采用的剖宮產術主要是改良新式剖宮產術, 它是在新式剖宮產術基礎上改進而來, 可以較好地解決新式剖宮產術引起的產婦腹壁、盆腔粘連問題[2]。然而這種術式術野暴露仍不夠充分, 胎頭娩出有一定困難, 極易導致新生兒窒息。由于胎頭高浮, 常規徒手取胎頭時間較長, 增加了胎兒窘迫、產婦子宮裂傷和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羅定市婦幼保健院近年來對單葉產鉗助產方法進行了大量實踐, 并取得較好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產科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的產婦258例, 其中161例采用單葉產鉗助產的產婦作為觀察組, 97例采用常規徒手助產的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年齡20~43歲, 平均年齡(31.24±6.82)歲;孕周36.01~41.99周, 平均孕周(39.26±
1.78)周;初產婦112例(69.57%), 經產婦49例(30.43%)。對照組產婦年齡22~42歲, 平均年齡(30.33±5.95)歲;孕周37.01~40.96周, 平均孕周(38.90±1.18)周;初產婦69例(71.13%), 經產婦28例(28.87%)。兩組產婦年齡、孕周、孕產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備可比性。同時, 兩組產婦均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兩組產婦均采用持續性硬膜外麻醉方式, 在產婦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下約3 cm位置橫向切開, 并根據胎頭大小及位置確定切口長度。切開筋膜, 鈍性分離腹直肌、腹膜及皮下脂肪。打開腹腔后, 提起膀胱、子宮, 反折腹膜, 切開子宮約2~3 cm, 再鈍性向兩側撕開延長至10 cm左右。刺破羊膜囊并吸凈羊水。助手協助推壓宮底, 術者盡量將胎位調整為枕橫位, 再以左手牽拉子宮切口上緣。對照組術者以切口上緣為支點徒手操作娩出胎頭。觀察組術者左手持單葉產鉗, 鉗葉凹面朝上順右手掌心滑入胎頭與宮壁之間, 當鉗葉下緣進入胎頭耳朵邊緣, 撤出右手, 雙手持鉗向外提拉, 同時助手按壓產婦腹部宮底, 待胎頭娩出至頂枕位并暴露在腹部切口時放下產鉗。隨后助手繼續施壓腹部至胎頭完全娩出。放置產鉗時須避免臍帶被夾進產鉗與胎頭之間。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新生兒的Apgar評分、產婦并發癥(子宮下段裂傷、膀胱損傷、術后產褥熱)、手術效果(胎頭娩出時間、術中出血量、惡露干凈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兩獨立樣本Mann-Whitney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7分、4~7分、<4分的比率分別為93.79%、4.97%、1.24%, 而對照組對應的比率分別為80.41%、14.43%、5.15%,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膀胱損傷發生率為3.73%、總并發癥發生率為11.8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43%、31.9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 觀察組胎頭娩出時間(46.16±12.17)s、術中出血量(256.50±40.66)ml、惡露干凈時間(20.11±7.97)d與對照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改良式剖宮產手術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術后產婦恢復快、腹壁瘢痕小, 因而被廣泛應用。但施行該術式時, 因為產程沒有真正發動, 在子宮下段有行程差, 胎頭仍處于高浮狀態, 所以胎頭娩出比較困難, 當切開子宮至胎頭娩出>150 s, 新生兒窒息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3]。目前, 評估新生兒窒息與預后常采用Apgar評分法。該評分法包括膚色、心率、反射、肌張力、呼吸5項內容, 每一項評分取0、1、2分, 可在出生后1、5 min進行評價。本研究取出生后1 min評分結果, 總分<4分為重度窒息, 4~7分為輕度窒息, >7分為正常。根據本研究Apgar評分結果,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明使用單葉產鉗助產對于減輕新生兒窒息是有效的。
單葉產鉗體積小, 鉗葉表面光滑, 易于滑入胎頭下方, 而且柄短、容易操作, 以其助產可減少對產婦腹部按壓, 避免因按壓宮底而損傷子宮切口和導致羊水栓塞, 能減輕對產婦的傷害[4]。由于胎頭位置高浮, 切口較小, 手部又占據較大面積, 徒手取頭不易取出, 而反復進入宮腔取頭易撕裂子宮切口, 尤其會牽動膀胱損傷。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在減輕膀胱損傷和降低并發癥總發生率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胎頭娩出時間(46.16±12.17)s、術中出血量(256.50±40.66)ml、惡露干凈時間(20.11±7.97)d與對照組的(69.60±15.78)s、(336.39±111.60)ml、(29.29±7.85)d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單葉產鉗操作靈活, 取頭快、準, 對母嬰創傷小, 所以娩出時間短、術中出血少、惡露干凈快[5, 6]。但應注意的是, 雖然單葉產鉗助產優于常規助產, 但操作不當仍會引起母嬰產傷, 故應操作輕柔, 在助產前需摸清胎位, 并且術者應熟練掌握產鉗操作技巧, 把握好上鉗時機和用力方法, 確保一次助產成功。
參考文獻
[1] 劉嵐, 樊晟, 王欣. 單葉產鉗在擇期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體會. 吉林醫學, 2014, 35(16):3554-3555.
[2] 喬愛琴, 李立紅, 韓利紅. 改良新式剖宮產術與傳統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對再次剖宮產的影響.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7(1):87-89.
[3] 丁麗鮮. 研究剖宮產術中單葉產鉗的臨床應用.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 2015, 2(2):173-174.
[4] 李淑云. 單葉產鉗在新式剖宮產術中助娩胎頭的臨床價值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8, 29(3):455-457.
[5] 夏夢瑗. 單葉產鉗在剖宮產中的應用.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3):205.
[6] 張華, 陳碧霞, 鮑如蓉, 等. 剖宮產術中單葉產鉗的應用體會.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2, 28(9):792-793.
[收稿日期: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