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繼勇 梁哲瑞 胡志偉
【摘要】 目的 探討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79例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 均經過3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 本研究中應用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治療, 于治療前及末次治療后1、3、6個月時觀察記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臨床療效, 并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79例患者均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和6個月的隨訪, 所有患者均未發現局部神經損傷和皮膚淤血等不良反應。患者VAS評分治療前為(7.6±2.3)分、末次治療后1個月為(3.7±2.1)分、末次治療后3個月為(2.1±0.8)分、末次治療后6個月為(1.5±0.7)分;治療后各時間段患者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治療后1個月, 患者中顯效42例、有效10例、無效27例, 總有效率為65.8%(52/79);末次治療后3個月, 患者中顯效56例、有效7例、無效16例, 總有效率為79.7%(63/79);末次治療后6個月, 患者中顯效71例、有效7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8.7%(78/79)。結論 運用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 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患者容易接受、療效顯著且長效、減少復發幾率等多種優點。
【關鍵詞】 推拿;體外沖擊波;推拿;老年頑固性跟痛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80
跟痛癥是指多種足跟部疼痛綜合征, 主要指足跟底面疼痛, 目前認為跖筋膜炎、脂肪墊勞損、神經卡壓等均可造成足跟痛, 是以跟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所引起的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癥, 主要是跖腱膜或跟腱附著處的慢性炎癥。祖國醫學中屬“筋痹”范疇, 是一種以足跟部局部疼痛腫脹等為臨床表現的一種慢性疼痛性疾病, 多發生于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1], 多因中年以后肝血腎精逐漸虧損、氣血不足、筋骨失養所致。隨著社會不斷進步, 人均壽命不斷增長, 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也日益增多, 患者足跟腫脹、麻木疼痛, 局部壓痛甚至行走困難, 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雖然經過物理治療、局部封閉、小針刀、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患者癥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緩解, 但目前對于反復性發作的頑固性疼痛暫時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作者運用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癥, 并對臨床療效進行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推拿康復科門診治療的79例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經過3個月以上保守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 其中男38例, 女41例;年齡60~69歲, 平均年齡(65.21±3.99)歲;其中23例為雙側足跟疼痛患者, 56例為單足跟疼痛患者;病史6~12個月, 平均病史8.6個月。
1. 2 治療方法 運用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對79例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進行1個療程的治療, 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未服用任何止痛或激素類藥物。
1. 2. 1 推拿治療 推拿治療前, 溫水泡足5 min, 擦干后俯臥于床上, 患足足背部墊一按摩包, 醫者坐于患足床側, 一手固定其患足足跟, 從足跟部沿跖筋膜揉按數遍, 點按昆侖、太溪、照海、然谷、涌泉等穴, 每穴點按1 min, 以有“得氣感”及患者能耐受為度;然后施以點、按、揉、推、拿等手法作用于患側小腿腓腸肌、比目魚肌、脛骨前肌等軟組織, 往返3~5遍, 點按足三里、陽陵泉、承山等穴;繼之擦患足跟腱、足底部, 以透熱為度;患者改為仰臥位, 醫者接著一手托住患足跟部, 一手握住患足足趾部, 在拔伸下搖踝關節3~5遍, 最后分別牽拉各足趾、揉按足跟部數次, 每周2次, 10次為1個療程, 每療程于體外沖擊波治療前實施。
1. 2. 2 體外沖擊波治療 體外沖擊波治療前, 經細致查體找到患者足跟附近最明顯疼痛點, 并用記號筆做標記, 給予體外沖擊波治療。治療機器型號為瑞士生產的STORZ MEDICAL AG體外沖擊波治療機, 頻率設定為1.5 Hz, 脈沖空氣壓力設定為2.2 bar, 5~10 min/次, 治療結束后平臥休息5 min, 2次/周, 10次為1個療程。沖擊波治療以患者耐受為度, 避免因過度疼痛所致患者心理出現抵觸甚至恐懼情緒, 并且保證沖擊波治療作用點始終位于足跟壓痛點附近。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于治療前及末次治療后1、3、6個月時觀察記錄VAS評分、臨床療效, 并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幅度≥75%為顯效;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幅度≥25%且<75%為有效;治療后VA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幅度<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79例患者均完成1個療程的治療和6個月的隨訪, 所有患者均未發現局部神經損傷和皮膚淤血等不良反應。患者VAS評分治療前為(7.6±2.3)分、末次治療后1個月為(3.7±2.1)分、末次治療后3個月為(2.1±0.8)分、末次治療后6個月為(1.5±0.7)分;治療后各時間段患者V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末次治療后1個月, 患者中顯效42例、有效10例、無效27例, 總有效率為65.8%(52/79);末次治療后3個月, 患者中顯效56例、有效7例、無效16例, 總有效率為79.7%(63/79);末次治療后6個月, 患者中顯效71例、有效7例、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8.7%(78/79)。
3 討論
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是困擾中老年人的一種慢性勞損性疾病, 多發生于40~70歲, 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 其具體病因還不十分清楚, 一般認為老年頑固性跟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附著區骨贅形成部位的軟組織(一般指肌腱、韌帶、關節囊等)長期處于緊張、攣縮狀態, 從而引起疼痛[2]。本病屬于祖國醫學中筋痹證范疇, 肝主筋, 腎主骨, 腎之經脈繞足跟而行, 中年以后肝腎不足, 腎虛無以生骨, 肝虛無以養筋, 筋骨隨之退化而發生疼痛。《素問·長刺節論》曰:“病在筋, 筋節痛, 不可以行, 名曰筋痹。”《靈樞·經脈》曰:“是主腎所生病者……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 盛則瀉之, 虛則補之, 熱則疾之, 寒則留之, 陷下則灸之, 不盛不虛, 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 緩帶披發, 大杖重履而步。” 《素問·血氣行志》曰:“行數驚恐, 經絡不通, 病生于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舉痛論》指出:“故相引而痛, 按之則熱氣至, 熱氣至則痛止矣。” 說明古代醫家對本病的病因病機已經有一定的了解, 并指出推拿可以治療本病。眾多學者研究證明推拿治療對于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有良好的臨床療效[3]。
近年來, 隨著體外沖擊波療法在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與研究[4-7]。眾多學者認為體外沖擊波對于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8-10]。
體外沖擊波可促進骨和肌腱交界處新生血管增生、增加局部血運、加快消除局部炎癥, 體外沖擊波還可輕微損傷病變筋膜組織結構, 促進局部發生人為的炎癥反應, 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得以增加, 促進病變局部釋放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 最終達到刺激機體機能進行自我修復的目的。因而體外沖擊波療法可以松解跟骨骨贅附著的肌腱(肌肉)的攣縮, 緩解患處的軟組織的緊張、攣縮狀態, 從而達到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癥的目的[11]。
綜上所述, 運用體外沖擊波配合推拿治療老年頑固性跟痛癥患者, 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患者容易接受、療效顯著長效、減少復發幾率等多種優點, 可在臨床工作中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興軼, 王吉人, 王宏偉, 等. 體外沖擊波治療老年跟痛癥的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0):2432-2433.
[2] 李娟紅, 程斌, 李桂英. 沖擊波配合跖腱膜牽拉訓練治療頑固性跟痛癥的療效研究.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 2012, 27(9):854-856.
[3] 胡延民, 張秉武, 胡靜爽, 等. 跟痛癥的治療進展. 按摩與康復醫學, 2005, 21(8):41-42.
[4] Ogden JA, Alvarez RG, Levitt R, et al. Shock wave therapy (Orthotripsy) i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Clinical Orthopaedics & Related Research, 2001, 387(387):22.
[5] 常華, 鄭荔英. 體外沖擊波與超聲波治療跟痛癥療效對照研究.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3, 25(10):599-602.
[6] 燕鐵斌, 常華. 體外沖擊波在骨關節疾患中的應用.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2, 24(11):699-700.
[7] Ogden JA, Alvarez RG, Marlow M. Shockwave therapy for chronic proximal plantar fasciitis: a meta-analysis. Foot & Ankle International, 2002, 23(4):301.
[8] Diehl P, Korff AV, Rahlfs VW, et 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for chronic painful heel syndrome: a prospective,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trial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a new electromagnetic shock wave device. Journal of Foot & Ankle Surgery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 Ankle Surgeons, 2007, 46(5):348.
[9] Ogden JA, Alvarez RG, Levitt RL, et al. Electrohydraulic high-energy shock-wa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 2004, 86-A(10):2216.
[10] Kudo P, Dainty K, Clarfield M, et al.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evaluating the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 with an extracoporeal shockwave therapy (ESWT) device: a North American confirmatory study. 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 2006, 24(2):115.
[11] Wang CJ. An overview of shock wave therapy in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 2003, 26(4):220.
[收稿日期:2018-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