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

【摘要】 目的 探討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護理方法, 為保障治療效果和緩解患者痛苦提供有效方案。方法 106例實施椎間盤鏡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3例。實驗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7.32±2.51)d, 術后臥床時間為(3.43±1.06)d;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4.73±4.85)d, 術后臥床時間為(6.96±1.58)d;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術后臥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6%, 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6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23%, 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9.8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間盤突出癥的患者經過綜合護理, 其術后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常規護理, 患者認可度也較高, 是臨床中值得推廣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 椎間盤鏡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措施;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107
腰間盤突出癥是骨科臨床疾病中常見的疾病, 由于腰間盤在長期磨損后產生退行性病變, 導致腰間盤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現問題。椎間盤鏡手術是近年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新型治療手段, 以其創口微創、操作簡單逐漸被人們接受, 在臨床中的應用逐漸增多[1]。在臨床中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不僅與醫生的醫療水平有關, 還與護理人員的護理方法和措施有很大的關系。常規的護理并不能為患者提供全面細致的護理, 患者在手術后因為自身對疾病不了解, 存在一定的緊張心理, 并且對于術后禁忌不清楚, 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術后不良反應[2, 3]。綜合護理可以全面地對患者進行指導, 幫助患者順利度過術后危險期。本研究通過對2017年12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實施椎間盤鏡手術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 取得了滿意效果,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實施椎間盤鏡手術治療的10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3例。實驗組患者中, 男31例, 女22例;年齡21~76歲, 平均年齡(48.73±9.56)歲。對照組患者中, 男30例, 女23例;年齡20~78歲, 平均年齡(49.02±9.81)歲。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本次實驗研究, 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對照組 患者采用臨床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在手術前為患者講解手術流程, 進行相關的術前準備, 在手術后及時將患者轉入病房, 進行生命體征監測, 指導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訓練。
1. 2. 2 實驗組 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 在手術前為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 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 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為患者講解手術過程和治療效果, 增強患者的信心;在術后24 h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每小時進行1次記錄;觀察患者傷口情況, 如有異常及時與主治醫生進行溝通并處理;在患者返回病房后, 指導患者選取最為舒適和利于恢復的體位, 在術后6 h指導患者進行翻身動作;患者術后會有疼痛表現, 在手術結束后使用止疼泵緩解患者的痛苦, 護理人員和患者家屬要交代清楚, 多與患者進行溝通, 保持病房的安靜和整潔的環境, 可適當放一些舒緩的音樂, 緩解患者的焦慮表現, 減輕患者的痛苦;患者術后飲食要從半流食開始, 清淡飲食, 但是要保障患者可以攝入充足的能量;在術后進行功能鍛煉, 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鞏固手術效果, 加速恢復時間;出院時為患者及時轉達醫生的囑托, 堅持康復訓練, 避免過度勞累, 定期復診。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 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術后臥床時間對比 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7.32±2.51)d, 術后臥床時間為(3.43±1.06)d;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4.73±4.85)d, 術后臥床時間為(6.96±1.58)d;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和術后臥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2例發熱, 1例疼痛,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6%(3/53);經對癥治療后均好轉。對照組患者中出現6例發熱, 4例疼痛, 2例傷口出血,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2.64%(12/53)。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非常滿意38例, 滿意13例, 不滿意2例, 護理滿意度為96.23%(51/53);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22例, 滿意15例, 不滿意16例, 護理滿意度為69.81%(37/53);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如今的社會越來越要求以人為本, 在醫療模式改革的過程中, 以患者為中心, 主動關心和愛護患者是現在醫院的主流模式[4-6]。護理是臨床中較為關鍵的一步, 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之間的配合是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 尤其是手術后的護理, 對患者的恢復有重要的作用[7]。隨著年齡的增長, 尤其是重體力勞動者容易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癥, 患者會有腰痛、腰部活動受限的情況出現, 嚴重時會影響下肢正常活動。傳統的手術方式創傷性較大, 手術效果并不盡如人意, 椎間盤鏡手術的出現為廣大患者帶來了方便, 因為其創傷小、恢復時間短, 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常規護理方式對患者的情況不能進行全面的護理, 存在一定的問題。綜合護理是針對患者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 針對性地進行護理, 通過心理輔導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 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且可以在醫患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環境, 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8]。本研究結果也表明經過綜合護理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 恢復更快, 患者滿意度較高, 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經濟壓力。
綜上所述, 實施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后進行綜合護理可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 效果顯著, 是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的有效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 何凡, 陳盈盈, 王靖. 舒適護理對經皮椎間盤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5):140-143.?
[2] 董藝, 朱雯楠, 張文怡. 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探究.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27):3918-3919.
[3] 陳素欣, 劉志嬌, 徐青蘭.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圍手術期的中醫護理干預. 現代醫院, 2018, 18(5):772-775.
[4] 鄭軍, 辛宗山, 操儒道, 等. 后路椎間盤鏡手術與開放椎板開窗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對比.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6, 37(10):47-50.
[5] 楊盼盼. 后路椎間盤鏡髓核摘除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6, 20(35):5050-5051.
[6] 馬勇, 安貴峰. 后路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療效及對創傷反應的影響.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21):107-109.?
[7] 俞斌, 黃建明, 禹寶慶, 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行后路椎間盤鏡術后綜合康復訓練近期療效分析.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3):208-212.
[8] 王妍, 李晗輝, 羅敏, 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椎間盤鏡技術術前心理狀態與術后臨床療效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19):1931-1933.
[收稿日期: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