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寧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微創旋切治療女性乳腺良性腫塊的效果。方法 100例 女性乳腺良性腫塊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采取專門的安珂微創旋切儀器+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手術,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開放性切除手術。比較兩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2.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微創旋切手術治療女性乳腺良性腫塊臨床效果顯著, 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刀痕短的特點, 適應證廣、臨床療效顯著, 可最大程度滿足女性的愛美需求, 手術后患者的并發癥相對減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多普勒超聲;女性乳腺良性腫塊;引導手術;安珂微創旋切;效果觀察
近幾年, 女性乳腺疾病不斷上升, 開放式乳腺切除手術無法滿足女性的愛美需求, 安珂微創旋切方式對患者的創傷較小, 被廣泛應用在外科手術中[1]。當前大量臨床資料 顯示, 安珂微創旋切在女性乳腺良性腫塊切除中臨床治療效果更佳, 患者普遍認為安珂微創旋切方式具有創傷小、刀痕短的特點, 可滿足當前女性的愛美需求[2]。本文研究分析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微創旋切治療女性乳腺良性腫塊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良性腫塊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18~57歲, 平均年齡(37.37±6.55)歲。觀察組患者年齡17~56歲, 平均年齡(38.49±6.5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觀察組 患者采取專門的安珂微創旋切儀器+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手術, 安珂微創旋切儀器由主機、真空抽氣泵、旋切刀組成, 術前使用多普勒超聲確定乳腺腫塊位置、數目、形狀、大小等, 進針點選取乳暈、乳肩外側部。使用濃度為2.0%碘伏對該區域進行全面消毒, 抽取濃度為1.0%利多卡因在進針點及乳腺結節局部進行局部麻醉, 達到標準麻醉效果后, 在進針點位置做麻醉皮丘。在乳腺進針點尖刀做4 mm切口, 超聲引導下, 進行穿刺到腫塊底部, 調整好刀頭位置開始進行切割處理, 利用切割及負壓吸引功能將腫塊的組織逐條切割吸入至旋切刀尾部收集盒, 直到腫塊完全切除。在切除工作結束后需要對積血進行處理, 之后退出旋切探針, 局部壓迫再實施B超檢查以確定是否真正的切除干凈, 若還有殘留, 需要再次切除。之后對切口及針道使用無菌紗布覆蓋, 彈力繃帶進行加壓包扎, 持續時間1~2 d即可。切除組織實施病理檢查, 術后患者不可劇烈活動, 強化患者術后情況監測。
1. 2. 2 對照組 患者采取常規開放性切除手術, 在手術前確定乳腺腫塊的位置、大小、形狀, 采取碘伏消毒, 局部麻醉, 依據腫塊位置選擇不同的切口方式。乳暈切口在邊緣、腫塊表面皮膚下行1/2以內, 若無法進行乳暈切口, 在患者乳房水平線下行放射性切開, 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分離到腫塊位置, 分離周圍乳腺組織, 切除腫塊。仔細止血, 根據需要決定是否留置引流, 縫合切口, 將切除的腫塊組織送至病理科檢查。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愈合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出血量及愈合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2.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 我國女性乳腺疾病發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 一旦出現女性乳腺疾病, 若不及時采取治療手段, 將會導致病情惡化, 轉變為女性乳腺惡性腫瘤。在以往臨床治療中, 采取開放式的腫瘤切除手術, 隨著女性愛美需求的增加, 在乳腺疾病治療中對外形美觀要求越來越高, 傳統的手術方式無法滿足當前女性的美容需求。開放式手術操作時間較長, 乳腺切口較大, 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 主刀醫生無法及時觸及腫瘤的大小, 難以實現完全切除[3]。
應該指出的是, 手術微創化是現代外科手術發展的必然。在我國乳腺腫塊發病率較高的大背景下, 如果選擇以往的切除手術, 患者乳房上會留有瘢痕, 不但會影響患者的美觀, 在某種程度上會對患者產生心理傷害。與以往的手術比較有所不同的是, 微創旋切技術應用于乳腺腫塊, 尤其是乳腺多發腫塊的治療過程中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微創與美容。隨著近些年人們物質水平的提升, 患者要求切除病灶時往往要要求保持乳房的美觀, 而安珂微創旋切刀口具有切口小的優勢, 手術切口僅為4 mm左右, 進針選擇有很好的隱秘性, 有效避免了傳統手術所帶來的乳腺小葉以及導管的損傷。②高效與安全。在進行切除過程中其切除的標本量要比傳統手術更大, 不但對病理組織學檢查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因為切口相對較小, 操作時對患者腫塊周邊組織的損傷較小, 因此出血量少, 在手術過程中, 由于不需要更換旋切刀, 可全面降低手術過程中的感染幾率[4]。③清晰與便捷。和傳統手術相比較, 安珂微創旋切方式在超聲引導下, 能夠更加精準的查找到乳腺腫瘤位置, 在真空負壓下, 旋轉刀頭內的套針不需要推出外套, 可對腫瘤進行反復切除, 徹底清除腫瘤組織[5-7], 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多切或者漏切的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切口長度、手術操作時間、愈合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8.00%,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2.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多普勒超聲引導開展微創旋切手術治療女性乳腺良性腫塊臨床效果顯著, 具有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刀痕短的特點, 適應證廣、臨床療效顯著, 可最大程度滿足女性的愛美需求, 手術后患者的并發癥相對減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司徒勺祥. 安珂微創旋切手術治療良性乳腺腫物臨床療效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6(6):1330-1331.
[2] 邱炎平, 曾叻瑜, 李一鵬. 彩超引導下安珂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腫塊的療效分析. 微創醫學, 2017, 12(1):112-113.
[3] 姬明鏑. 超聲引導下安珂微創旋切術與乳暈環切口手術治療乳腺良性腫瘤效果比較.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8, 24(1):90-91.
[4] 謝秋. 高頻超聲引導下安珂微創旋切系統在乳腺微小鈣化灶切取活檢中的臨床價值.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6, 29(14):1932-1933.
[5] 張凌波, 郭寰. 安珂微創旋切手術用于良性乳腺腫物臨床治療的效果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7):34-35.
[6] 葛鳳芹, 葛玉兵.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術在乳腺良性腫塊中的應用.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6, 22(8):54-55.
[7] 周茜, 謝暉, 劉小豐, 等.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旋切系統在乳腺良性腫塊切除中的應用. 江蘇醫藥, 2012, 38(4):480-481.
[收稿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