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小平 上海仁愛醫院兒科主任 編輯/英斯 設計/龐婕
寶寶為啥總是鼻涕黏黏的、嘴角濕濕的,總有眼淚和眼屎?就連拉出來的臭臭也經常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寶寶的鼻孔、耳道、口腔、眼睛、尿道口、肛門、陰道及汗腺,經常有各種分泌物排出,這些分泌物可能是寶寶發生某些疾病的征兆,父母需經常仔細觀察寶寶的這些分泌物哦。

寶寶鼻子經常有少量的鼻涕流出,干燥后結成痂皮形成鼻屎,顏色呈淡黃色,屬于正常情況。如果寶寶鼻子里鼻涕很多,剛擦過馬上又流出來,并且鼻涕澄清,或干結后鼻屎堵住鼻孔,寶寶只能不停地用嘴呼吸,這時媽媽就要提高警惕,寶寶可能患傷風感冒。還在吃奶的寶寶常常吃幾口奶就停一會兒用嘴呼吸一下,或者邊吃奶邊哭,很可能寶寶鼻子被鼻涕或鼻屎堵住,這時媽媽不要用手指挖寶寶鼻子,而是在寶寶吃奶前滴幾滴滴鼻液,使寶寶鼻子通暢,或用吸鼻器將鼻涕吸出。
如果鼻子里流出的鼻涕有臭味,帶血絲,鼻子腫脹并有壓痛感,很可能寶寶的鼻子內有異物。
因為寶寶的耳道比較嫩小,媽媽會經常忽視給寶寶洗耳朵,因此寶寶外耳道的皮脂腺分泌物不斷地積聚,變成干結的耳屎,耳屎過多可能影響寶寶的聽力。
如果年齡稍大的寶寶還聽不到大人講話的聲音,父母首先要檢查寶寶的耳道,看看是否被耳屎堵住。父母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挖耳屎,如果他不合作很容易損傷鼓膜,影響聽力。如果寶寶的耳道時常流出黃色的膿液,伴有發熱癥狀,用手輕輕觸及他的耳屏時就哭起來,這很可能是寶寶患有中耳炎或在耳道里有異物。
在正常情況下,口水被直接吞入胃里,但寶寶出生3~4個月時,唾液分泌量多,口腔相對小,吞咽功能不協調,常常流口水,這屬于正常的現象。出牙后,如果寶寶還經常流口水,需檢查他的口腔、舌、咽部、扁桃體等是否有炎癥。寶寶已經三四歲了,還經常口水不斷,需給寶寶做一些智力測試題,看看寶寶是否有智力問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寶寶哭泣流眼淚這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哭而眼淚很多,而且寶寶還喜歡用手揉眼睛的話,可能是眼睫毛倒毛或者眼睛里有灰塵異物刺激角膜。除了眼淚,通常情況下,一夜過后,清晨醒來媽媽會發現寶寶兩側眼角有少量淡黃色眼屎,這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眼屎很多,甚至把兩眼都封住不能睜開,說明寶寶眼結膜或角膜有炎癥,應去醫院治療。
幼小的寶寶入睡后不久,出汗較多(在上半夜),到下半夜汗很少,這是由于寶寶的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還不完善,是正常情況。如果寶寶患有佝僂病、結核病,病后虛弱時也有多汗現象。但其實很多寶寶晚上出汗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父母怕他睡覺著涼,被子蓋得太多或房間內密不透風產生悶熱所致,并非病癥,只要少蓋些衣物就可以了。
女寶寶陰道有時會分泌少量的液體,無色無味,這屬于正常情況。如果液體有膿液,并伴有臭味,說明有炎癥。有時寶寶外陰癢,會用手抓,于是造成小陰唇粘膜出血,因此分泌物會出現少量的血,媽媽須及早送醫院治療,以防感染。分泌物呈膿狀,并陰道有刺痛感,媽媽應及時檢查寶寶的陰道,很可能寶寶會不小心把異物(如綠豆、赤豆、小玻璃珠等)塞入陰道。
有時寶寶剛把尿排在痰盂內時清澈透明,幾個小時后發現有沉淀如“米泔水”,結晶尿是導致尿液變白的一個常見原因,其實這屬于正常現象。短期出現結晶尿問題不大,但如果長期出現,可能導致泌尿系統結石,家長不能大意。
新生寶寶尿布上有紅色的斑跡,是由于尿酸鹽在尿的酸性情況下出現的正常現象,不要當作血尿,與血尿區別開來。血尿是急性腎炎、泌尿器官的炎癥、結石、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尿色變紅的現象,呈現洗肉水樣或茶色。多見于孩子高熱后,是兒科常見疾病。建議家長給寶寶買個白色的尿盆,以便關注尿液的變化。
寶寶的小臭臭你觀察了嗎?
剛出生的寶寶排出的大便呈墨綠色糊狀,稱為胎糞,2~3天內胎糞可自行排盡。如果是母乳喂養,寶寶一天可以大便3~4次,甚至每塊尿布上均有些大便,呈金黃色。如果是牛奶或配方奶粉喂養,寶寶一天1~2次甚至每1~2天才排便1次,呈淡黃色,成形。添加輔助食品后的大便顏色一般為黃褐色,但會受到飲食及藥物的影響。
父母觀察寶寶大便的形狀很重要。如果為膿血便則提示有細菌性或阿米巴痢疾。大便像果醬提示有腸套疊。大便象羊糞狀一粒一粒,提示有腸痙攣。大便結束后有鮮血滴出,提示有肛裂。大便外表上染有鮮血,提示有腸息肉。大便如米湯水,提示腸道傳染病。黑色或者柏油狀大便,提示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樣大便提示有膽道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