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菊錚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周乃翔(中)專題調研機關黨建。
近年來,蘇州市機關黨建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確立“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的工作思路,把機關黨建和中心工作全面統籌、深度融合、充分聯動起來,為蘇州勇當“兩個標桿”、爭做“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先行軍排頭兵凝聚力量、提供保證。
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機關黨的建設首位,把帶頭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原則,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把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努力做好“三個表率”。
以大學習“補鈣壯骨”。建立長效學習機制,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強化理論學習“述評考”措施,切實樹牢“四個意識”。舉辦十九大精神知識競賽,持續開展“黨章學習日”“網上學習會”,創新推進書記黨課、微型黨課、情景黨課、網絡黨課、巡回黨課“五型黨課”,實施學習型黨組織“單年度創建雙年度考評”。
以大培訓“強基固本”。常態化舉辦黨務干部、理論骨干、普通黨員、發展對象等各類培訓班,并分批赴革命圣地、一大會址、“紅船”基地等開展黨性教育,實現每五年黨員輪訓全覆蓋。協調各機關單位主要領導上講臺,每月組織“法治開講”,每季舉辦“干部大講堂”。
以大宣傳“凝神聚力”。突出輿情分析和陣地宣傳,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引導和管控。每兩年開展“雙十佳”評選,并組織“我身邊的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會。在《蘇州日報》開設“學習十九大精神、展機關黨員風采”“我的初心故事”“先鋒對話”專欄。優化機關黨建微信公眾號,推送評選精品信息,線上關注量破萬。2018年10月,成為在全國機關黨建研討會上作主題交流發言的唯一地級市機關工委。
以大整改“正風肅紀”。制定黨組(黨委)落實機關黨建領導責任清單,壓緊夯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持續開展以學促廉、送課宣廉、書香育廉、體驗悟廉“四位一體”宣教活動。創新出臺談心談話制度,明確“十個必談”“十個清楚”,建立黨員干部思想動態收集反映、定期研究分析機制。共享運用巡察結果,指導被巡察單位抓好黨建共性問題整改。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集中整治,持續開展“清風行動”專項督查。
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把責任壓到支部、把工作落到支部、把方法教到支部,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落實“三項制度”。創設推行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制度、組織生活旁聽制和記實制,把“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具體制度內容細化到“三項制度”中,細化標準要求,健全明責、考責、問責體系。市領導堅持帶頭參加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并組織現場觀摩。
打造“行動支部”。對照支部建設新標準,創新推進“量化一套支部書記‘四會四有能力標準、開發一個‘智慧黨建網絡平臺、制作一部‘三會一課演示片”等“八個一”系列工程,分類深化“一支部一清單”,總結推廣“123456”機關黨建工作法,組建5個“黨建聯盟”“黨建網格”,培育4家“標兵行動支部”。
推進“黨建體檢”。嚴實開展“三亮四考一評議”積分考核,建立黨建監督員一次性評估、黨員群眾定性化測評機制,推進機關黨建“三級聯述聯評聯考”。通過單位自檢、雙向互檢、重點抽檢的方式,深化機關黨組織“黨建體檢”,曬出問題清單抓整改。
抓牢“關鍵少數”。出臺加強黨務干部隊伍、機關紀委建設兩個《意見》,對接落實“三項機制”舉措,推行受表彰的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優秀黨員享受優秀公務員獎勵待遇。實施基層黨組織書記全覆蓋集中輪訓,定期舉辦“支部書記講壇”。組織開展全市機關黨務干部業務技能競賽,邀請省級機關工委主要領導現場指導。
放大“智庫效應”。成立機關黨建專家指導委員會,聘請18位專家學者和優秀機關黨務干部擔任委員,明確六項工作職責,建立四項協作機制,在輔助決策、課題調研、項目評審等方面集智聚力。做優“智慧黨建”書記項目,將組織生活、積分管理、黨建考評等全面集成到一個平臺上運行。

蘇州市舉辦市級機關第七屆運動會。
堅持把做好黨建工作與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市委“三年行動計劃”結合起來,引領機關黨員干部在對標蘇州歷史新方位中知大局為大局,努力爭當推動改革發展、服務基層群眾、提升精神風貌的標桿。
聚焦“走在前列”。深入開展“建設新蘇州、機關走前頭”主題實踐活動,持續深化“勤廉先鋒行動”,提升“黨員在行動”專業化志愿者服務質量,搭建“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比學趕超平臺,發動機關黨員在“263”專項行動、城市垃圾分類、禁放煙花爆竹、百日交通攻堅等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常態推進“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雙結對“”在職黨員進社區“”統一服務日”等活動。聚焦扶貧攻堅,幫扶78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開展鄉村振興項目建設。
建好“先鋒陣地”。確立機關黨建品牌建設“五有”標準,因地制宜推進“紅色資源”“紅色元素”“紅色亮點”示范項目,培育18家機關“海棠花紅”先鋒陣地,創建“1+10+N”多功能機關黨群服務中心,打造10條“黨建+”組織生活路線,持續開展“走基地、看變化、聚力量”活動,放大黨建陣地“磁場效應”,讓陣地有溫度、聚人氣。
釋放“群團活力”。堅持黨建帶群建,聯合開展機關暨窗口服務行業“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業務技能競賽和崗位建功活動。堅持每四年舉辦一次大型機關運動會,每五年籌辦一次特色機關文化節。用足用好用活“巾幗文明崗”“婦女之家”“最美家庭”等婦女工作載體。組織開展“感恩母親湖、潔凈太湖水”“創?同行”等活動,以深受廣大干群眾喜愛的載體服務于機關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