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里紅 李杰
【摘要】分流流程的雜亂、培養方式的不當以及學生選擇專業的盲目等因素,極大地影響了分流效果,也不符合“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目的,只有進一步優化分流細則、加強教學改革,并鞏固學生專業思想,才更好實現大類招生、分流優質培養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本科生? 大類分流? 優化
【基金項目】2018年貴州財經大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項目,編號:2018JGZZC01。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008-01
1.大類分流的意義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是指高校在招生時按照學科大類招生,在大一新生進校時不分專業,待學生完成通識課程及大類平臺課程的學習之后,根據學生意愿進行專業選擇,繼而分流培養,這樣的培養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培養社會調適性強、知識面廣的學生。
2.本科生大類分流現狀分析
“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是現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中改革的重要舉措,全國各地高校都有嘗試,這也成為很多學者在教學改革研究中的熱點問題,有效激發了本科高校人才培養創新,但由于大類分流有很大的專業、地區差異,究其現狀來說,還是有很多問題。
2.1分流模式多樣,分流流程雜亂
就全國而言,推行大類招生的時間不一,高校之間有所差異,尤其在地方性高校中,受學科專業、學生素質差異較大等影響,分流工作開展情況參差不齊,這造成了分流有“1+3”、“1.5+2.5”等多種模式,尤其是半學期的分流嚴重影響課程開設及班級日常管理,另一方面,高校培養不唯學習論,設置了分流細則,有學生活動競賽等方面加分情況,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分流流程不一,且事先沒有對比與指導,導致分流流程存在學生加分標準不科學、現場操作不規范等雜亂的情況。
2.2培養方案固化,分流培養不當
很多高校的大類招生都是在嘗試階段,培養方案沒有有效跟上,雖然有改革的地方,但很多還是沿用過去的,相對固化,就存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等方面的不科學、不合理,這就導致“培養跟不上分流”的現象,最終對學生的培養效果不一,甚至有的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2.3社會思潮沖擊,專業選擇盲目
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是沒有較為科學的依據,甚至對專業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談專業要求、學科前景等問題,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對自身進行定位剖析,選擇專業是覺得現在哪個熱門就選哪個,有的覺得別人選,自己也選,甚至有抓鬮的情況,多元化的社會思潮讓一部分學生的價值觀存在偏差,專業選擇較為盲目,甚至跟風,可能產生“專業失衡”,即有的專業爆滿,有的專業冷門,不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及專業學科的建設。
3本科生大類分流工作機制優化策略
3.1制定適宜分流細則,優化分流流程
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包括學生情況、學校師資、課程等方面,結合國家、社會的需求,制定事宜的分流細則,要求細則明確分流依據、分流現場操作流程、專業介紹等較為全面信息,分流時間也在雙數學期,這樣從課程設置、學生管理等方面都會比較好開展,同時建議成立分流工作小組,方便學生咨詢了解。且分流細則應該在學生入校時就下發,讓參加分流的學生在進校就對分流有總體認知,明確知道自己未來可選擇的專業及相關要求等,利于流程優化。
3.2 改革教學管理方式,優化分流效果
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絕大部分比重是取決于教學管理方式,如果繼續沿用不合適的教學管理方式,將直接影響分流效果,也是副作用于人才培養的。改革教學管理方式需要根據專業的設置、分流的模式、學生情況等方面進行,譬如范式改革課程的設置建議以通識課進行,可以對老師的授課進行橫向比較,推動教學質量提升,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切實需要結合市場需求,針對性開設實用性強的課程,學生管理隊伍的配置中可以考慮加強教學中的聯系,進而實現分流效果的提升。
3.3 剖析專業前景,鞏固分流思想
學生對專業的盲目選擇,如果再不加以正確積極引導,很可能會造成學生學不進、不想學的現象,最終與人才培養背道而馳,甚至也會影響專業學科的建設。剖析專業前景包括對專業背景的介紹及未來前景的發展等,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采取專業見面座談會、本科生導師聯系引導、定期系列專業講座等,幫助學生深入認識專業,在學生工作中還可以成立學生專業學術社團,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繼而實現對學生分流后的專業思想進行鞏固,最終利于專業分流穩定性,推動學生培養與學科建設。
參考文獻:
[1]彭亞君,徐筑燕,魏媛等. 高?!按箢愓猩?、分流培養”模式的優化路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8(7):82-83.
[2]孔慶聰.我國本科高校大類招生背景下的專業分流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