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紅
【摘要】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口語交際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口語交際是必不可少的,口語交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開發口語交際意識、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最主要的形式。教師在進行口語交際課前,對口語交際課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則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前提,所以培養口語交際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低年級? 口語交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18-0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交際活動是人與生俱來的社會實踐活動,該怎么說,說什么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的能力。其實口語交際無處不有,小學語文則從一年級開始就注重培養孩子們的這種能力。
一、口語交際滲透在拼音教學中
剛入學的孩子說話不完整,也不規范。因此從拼音教學開始,就對孩子們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對句子有個初步的認識。例如在“a”的聲調教學中,就采取了說話訓練。ā阿姨好!á啊!你說什么?ǎ啊?這是怎么回事?à啊,多么可愛的小鳥!又如教學聲母“b”與單韻母“a”組成的音節時,也可根據四聲練習說話:bā——八個,我有八個泡泡糖;bá拔草,小明在拔草;bǎ一把,我有一把小刀;bà爸爸,我爸爸是工程師。學生可以根據四聲組不同的詞,造不同的句子。長期這樣訓練,既鞏固了音節,又豐富了他們的詞匯,拓寬了思維;既活躍了課堂,又訓練了孩子們說話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該怎么說話,還為以后的寫話習作打下了基礎,可謂一舉多得。
二、識字教學也為口語交際提供了天地
首先學生敘述識字方法就是說話訓練。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學,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語言敘述自己自學的方法和結果,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如學習“類”字:先讓學生自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再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有的學生說:“有大米了,就有人類了。”有的學生說我是用加一加方法學習的,就是我們學過的“米”加“大”,或者說大米倒立了。學生在說方法的過程中,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相互補充,語言能力在無形之中得到了提高。其次句以詞為基礎,詞以字為單位,要進行聽說訓練,首先學生要有一定的詞匯儲備。教學“跳、桃、挑”時,先讓學生懂得聲旁幫助記憶字義,形旁幫助辨字形。通過分析,知道“桃”是木字旁,與樹有關,組詞“桃樹”,造句“桃樹上結了很多桃子。“跳”跳繩,下課了,孩子們在操場上跳繩。“挑”挑水,爺爺每天早上去井邊挑水。無論學生怎么說,只要他說得有道理,語句通順,都應予以肯定。
三、小學語文課本還設計了“你說我說”的板塊,為孩子們的說話提供了平臺
一年級上冊練習一安排了入學新生首次接觸的口語交際訓練——《自我介紹》。學生名字是各不相同的,名字的來歷、包含的意思更是豐富多彩。因此首先從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名字,從“說”的角度能夠確保人人有話可說。同時,一年級學生年齡雖小,也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活躍好動,愛表現自己,或多或少地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面前介紹過自己,因此從“交際”的角度出發,開發并發展生活經驗,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際是一種需要,從而主動參與到口語交際的活動中來。教材給這一口語交際作了問題性的內容提示和交流性的方法指導,配以黑板前小朋友大膽介紹、專心聽講的插圖,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好奇感。“你說我說”體現口語交際的“雙向”“互動”,突出口語訓練的交際功能。本冊口語交際的設計圍繞單元主題,選取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的交際話題,如 《互相介紹》《商量戶外活動計劃》《大家都要講禮貌》《說說這樣的環境》等,以提示語或圖畫為學生提供和創設交際情景,激發學生交際的興趣,引導兒童聯系實際,展開聯系,進行交際對話。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口語交際,只要我們留心生活,生活就為我們提供了說話的平臺。只要我們努力堅持訓練,并與生活相結合,創造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使學生能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走向生活。要上好低年級的口語交際課,教師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把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的個性與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課本上的插圖、孩子們課間玩耍游戲還有我們的整潔的教室,美麗的校園,溫馨的家庭、琳瑯滿目的超市等都為孩子們提供了說話的場所。孩子們會說了,那還愁不會寫嗎?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用書》
[2]《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