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但問題學生依然存在。現階段,如何管理好問題學生,已經成為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激勵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本文主要研究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希望給我國教師提供一些借鑒經驗,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關鍵詞】問題學生管理? 激勵教育?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91-02
引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教育模式逐漸失去作用,激勵教育隨之興起,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在問題學生管理中,應用激勵教育模式,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有助于學生自我發展、自我更正。教師需要構建激勵教育模式,發揮激勵教育作用,提高學生管理質量,轉化問題學生。因此,研究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激勵教育,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勵學生發展,提升學生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在激勵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積極互動,了解學生實際需求,通過激勵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自覺接受管理,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問題管理中應用激勵教育模式,有利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二)有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激勵教育,主張培養學生自我激勵意識,將外部激勵和內部激勵相結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潛在能力。在激勵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傳授學生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素質和能力,以此加快學生成才進程。問題學生管理中應用激勵教育模式,有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一方面,教師通過激勵,開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發揮全部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激勵學生發展,給予學生展示能力的機會,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二、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
(一)針對性激勵
激勵教育具有針對性,主張因材施教。在問題學生管理中,教師應進行針對性激勵,提高學生學習熱情。第一,教師應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日常生活,了解學生優勢和長處,以學生能力為出發點,不斷調整激勵目標。同時,教師需要分析學生發展特點,編制合適的激勵教育內容,發揮激勵教育的強大作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第二,教師應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從學生需求出發,激勵、引導學生,使學生快速發展。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實際需求,盡量滿足學生合理需求,使學生獲得發展動力。教師應觀察學生心理狀態變化,為學生設計針對性激勵教育內容,加快實現教育目標。
(二)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相結合
正面激勵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肯定性刺激,負面激勵是教師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否定性刺激。無論是正面激勵,還是負面激勵,都對學生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教師應將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相結合,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在正面激勵中,教師需要使用鼓勵性話語,表揚學生思想和行為,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教師應根據實際事件激勵學生,并告知學生這樣做的好處,讓學生繼續保持,以此提高學生思想素養。在負面激勵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錯誤,幫助學生制定解決方案,使學生找到發展方向。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能力,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讓學生朝著正確目標發展。
(三)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
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將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在物質激勵中,教師可以購買一些和學生學習相關,又可以起到激勵作用的物品,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例如,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或進步較大時,可以購買一些教輔材料,贈予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愿意改正不良學習習慣。在精神激勵中,教師應當面表揚學生,使激勵達到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在班會中,對學生進行評價,通過激勵性話語,激活學生責任感,滿足學生精神需求。無論是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教師都需要根據時間、場合、條件進行調整,最大限度地發揮激勵教育作用。
三、結語
問題學生管理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有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激勵,將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相結合,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在一起,全方位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管理成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果,實習學生全面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梁燕濤.激勵教育在中職學生管理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6):185.
作者簡介:
羅禮建(1980-),男,漢族,海南定安縣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預防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