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跳躍在體育項目中屬于基礎的運動項目,跳躍對促進學生身體力量、速度各個方面的協調發展,尤其是對下肢力量和身體爆發力、彈跳能力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說多種形式的跳躍練習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高中跳躍課堂上,教師采用“發現式”教學法,可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跳躍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將針對“發現式”教學法作以下探究。
【關鍵詞】發現式教學? 高中? 跳躍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07-01
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發現能夠教會學生學會思考、探究、研究、合作和創造。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尤為重要,必需有著堅定的目標,引導同學們學會發現,對待課堂教學的相關知識內容要善于思考和觀察,鼓舞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用心去求知,充分利用學生各自的發現,鼓勵同學們同中求異,用于創新,確保學生互相溝通交流,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
一、發現式教學的基本內涵
“發現式教學”指的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對個別的事情以及一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主動對其進行思考,通過思考能夠了解到其中的原因和結論的一種學習方式。將“發現式教學”作為理論依據進行開拓式研究,出自于美國非常有名的認知學派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
二、發現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自主學習思想在我國源遠流長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魚,只能解一頓之需;授之以漁,則能培養人的能力,教學的方式方法亦是如此,通過此種方法能夠讓人一生受益。有學者認為,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位置雖然非常重要,可是老師依然不可以超越學生的重要地位,老師是學生求知過程中的引路人,優秀的老師不單純是教育學生,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去學習知識,這才是真正教學的意義所在,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這樣對學生可持續發展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讓同學們學會學習。
(二)“最近發展區”理論
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指出,教育學生要充分利用同學們已經具備的發展優勢和教學條件二者的矛盾來強化學生的進步,并據此確定知識的廣度、深度和教學的進度,以促進每名學生得到積極主動的發展。
三、發現式教學方法應用策略
(一)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
“發現式”總體來說,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會告知同學們該如何做,或者該去做什么,但是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發現,在發現的過程中明白應該怎么去做,不能去做什么。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不代表老師就不管學生了,任由學生沒頭蒼蠅一樣去亂猜測,老師為同學們建立一個有效的教學環境,提出一些可以協助學生探求和發現的有關問題,能夠保證問題的有效性,確保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有針對性的去進行探索。在多個方式的跳躍學習當中,相關準備活動結束以后,老師要為同學們明確本節課程的學習任務的目的——經過多樣的跳躍學習,學習到跳躍這項體育活動的娛樂和健身多方面的價值所在,可以學習到基礎的跳躍標準動作和姿勢,同時在練習期間還可以培養同學們的挑戰精神。接下來,就是課堂上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老師第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經過學習以后,總結出身體跳躍的方法有哪幾種,能夠采用哪些方式實施各種方式的跳躍學習。進行以上問題情境設置,同學們就可以開始對其進行體驗式研究。在體驗研究期間,老師和學生一起得出多樣式的跳躍學習方法,大致劃分為垂直方向的跳躍練習和水平方向的跳躍練習兩種方法,得出這兩種的方法學生就會主動的研究以上兩種練習方法的不同之處。
(二)注重體驗練習,讓問題在體驗中得到解決
“發現式”教學方法應用到跳躍學習當中,一定要遵守體驗的原則,這同樣是體育教學當中一定要遵守的原則,這是由于體育教學的方法與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活動有著緊密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怎樣去發現問題,怎樣去解決發現的問題,這一切都一定要在同學們體驗的過程中來完成。而且在這期間,老師同時還應注意同學們之間的合作學習,指導同學們將自身體驗和實踐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和分享,通過此種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舊的問題,并且找到新的問題,有效的讓“發現式”進入有效良性循環的過程,在垂直跳躍學習過程中,在向上跳躍的時候不管是原地跳或是行進間跳躍,都有共同點:適當的緩沖,蹬擺配合,快速蹬伸,充分向上。高中階段的學生的思想已經慢慢的成熟起來了,因此,老師要在理論方面為學生講解向上跳躍的姿勢,以便能夠讓同學在腦海里呈現跳躍動作的結構表象。可是這也只是體育課程教學的開始,課程學習最為主要的內容是學生體驗的學習。老師將學生分為小組,安排兩個跳躍學習,首先是原地縱跳摸高,另外是助跑跳高。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劃分為兩個時間段:其中一個為小組自由學習、交流期間;其中一個是展示階段,此階段主要的目的是同學們將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加強學習的動力。同學們的體驗學習,其主要目的是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題作用發揮出來,可是,在這期間老師不能只單純是一個旁觀者。也就是說,同學們的體驗學習,不單純只是為了練習,老師一定要主動參與其中,對學生進行指正,來提高學生的跳躍技能。
(三)進行實踐運用,讓技術在運用中獲得提升
同學們找出了問題,在體驗的過程當中將問題解決掉,接下來就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驗證答案的正確性,表現在跳躍教學中,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正確的跳躍技術的姿勢,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穩定的跳躍技巧。此時“發現式”教學方法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應用,老師通常在課堂上應用比賽的方式,在高要求和高標準的教學環境中提升學生的跳躍水平。
在“蹲踞式跳遠”的教學過程中,高中學生對這項運動一點也不陌生,因此,老師并未進行示范,也未進行體驗練習,將學生劃分成四個組,每一個組選出兩位同學,開展表演比賽。期間,老師組織評委團對相關要素進行評分。在比賽結束以后,小組依照最后的評價,在組內實施改進,有效提升練習效果。
課程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開始展示比賽的過程以及后面挑戰比賽期間,在展示比賽過程中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之后在小組內進行實踐和練習,通過此種方式就可以確保自由的學習規范性。最后的挑戰比賽,又激發了整體學員的積極性,有效的提升了整體的運動技能。
總而言之,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應用發現式教學方法,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搭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課堂。同學們對相關的動作要領進行學習和了解的過程中,為發現新的知識提供依據。學生在對相關知識內容學習、分析、總結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反思、手腦并用。在相關原理的支持條件下,進而以實踐為基礎進行總結,能夠對新的知識進行研究分析,以及對問題進行解答,最終實現了對自我的突破和創新。
參考文獻:
[1]朱發春.發現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6):12-13.
[2]張蓮姬.發現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廣州化工,2014(03):164-165.
作者簡介:
金光紅(1965.8-),男,漢族,山東日照人,山東省日照第一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主要從事一線教學和學校基本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