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崇 劉福格
【摘要】互聯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新媒體行業的誕生。如今,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給人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校園的文化建設,在新媒體背景的發展下,面臨著新的挑戰。高校學生對新媒體使用頻率越來越大,學生從新媒體中獲取到的不同信息內容,會給他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校務必要在新媒體背景下,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創新,給學生帶來更加富有活力和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本文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性展開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 高校校園文化? 創新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34-01
引言
新媒體作為學生接受各種信息的來源,已經在當下社會發展中成為時代的主流。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應當加強對校園文化建設力度,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創新,從而給學生灌輸具備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判斷新媒體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類型,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健全完善的人格。本文基于筆者自身的認識,對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創新性進行分析。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對新媒體不夠重視,使用范圍較小
現階段,新媒體的傳播速度和覆蓋范圍十分廣泛,但是在很多高校當中,對新媒體的使用并不夠重視。即便是一些使用了新媒體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院校,新媒體所覆蓋的范圍仍舊比較低[1]。
(二)線上線下的活動內容聯系不夠密切,銜接不夠及時
一些高校對新媒體平臺的使用,與校園內部線下展開的各項活動內容聯系不夠密切。往往要等到活動完成很久之后,新媒體平臺上才推送相關活動內容。這種銜接不及時的運營方式,使得新媒體并不能夠發揮校園文化傳播的價值。
(三)網絡上的各種輿情監管力度較小
網絡是一個較為開放的平臺,高校在新媒體平臺中展開校園文化建設,往往對各種新媒體平臺的覆蓋范圍,以及平臺的種類不夠了解,就導致高校無法對學生在網絡上的各種輿情進行監管。這種監管的滯后性,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出現。
二、新媒體背景下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性研究
(一)提高新媒體平臺的重視力度,拓展使用范圍
新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平臺,有著較為廣泛和快捷的傳播速度。現如今,學生對各種網絡平臺和一些客戶端的使用都較為頻繁,與過去傳統的校園文化建設載體相比起來,新媒體更能夠提高校園文化的傳播力度,在學生的群體中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2]。因此,高校應當提高對新媒體平臺的重視力度,拓展新媒體的使用范圍。要對學生經常使用的各種媒體網站進行調查和分析,盡可能地使校園文化建設覆蓋更多的新媒體平臺,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巧妙地運用新媒體平臺,給學生傳播更加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
(二)加強新媒體工作者的文化素養
校園文化內容對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也代表著高校所傳達的思想理念和教學觀念,高校在新媒體背景下創建校園文化,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內容建設,以及傳播的方式。新媒體工作者在此起到非常關鍵的連接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新媒體工作者的文化素養。使新媒體工作者能夠具備更強的判斷力,和正確的價值觀念。高校必須要定時展開對新媒體工作者的培訓,加大新媒體團隊的建設力度,提高新媒體工作者的各項互聯網技能,以及他們對網絡平臺的應用技巧,為校園文化的建設和傳播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校園文化在新媒體環境下具備更高的傳播價值和積極的影響力度。
(三)以正確的思想引導校園文化建設,加強校園網絡輿論監管力度
高校展開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旨在培養高效人才。必須以正確的思想引導校園文化建設,借助新媒體平臺,給學生傳播豐富的思想理論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其影響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人格素養。同時,還要建設專門的管理人員,對高校所覆蓋的新媒體平臺中的網絡輿論進行監控,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學生加以指導。
結束語
綜上,作為新時代信息傳播的高效使用工具,在新媒體背景下展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著多種挑戰和困難。高校應當加強對新媒體網絡環境的監控力度,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創建更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養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使校園文化在新媒體背景下發揮巨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秦玲,王冕,唐璐.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126-127.
[2]邱淑永.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性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9:46-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