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影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阜陽 236000)
母乳是嬰兒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含有嬰兒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和抗體,對于3月齡內尚未添加輔食的嬰兒尤為重要[1]。母乳喂養的主體是哺乳期婦女,其營養狀況是母乳喂養質量的保證[2]。本研究在產后對產婦及其家人進行膳食指導,以期讓產婦膳食結構更合理,嬰兒營養更均衡。
收集2017年1—4月我院產婦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頭胎生產,足月產,順產,年齡20~35歲。排除標準:有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有乳腺疾病者,患妊娠合并癥,多胎,早產或過期產,生產過程中新生兒有窒息史,哺乳期間服用避孕藥物。最終納入研究92例,根據是否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將入組產婦按照隨機原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在年齡、身高、體重、孕周及學歷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對照組:產后第一天及出院時,告知產婦飲食禁忌,囑其在加強營養的基礎上規律飲食,對產婦及其家人不進行膳食指導。觀察組:實施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顯著性。
實驗組有兩人未能在3個月內堅持母乳喂養,其中,一人因工作原因,一人因出現乳腺炎,3個月內全母乳喂養率為95.65%;對照組共9人未能在3個月內堅持全母乳喂養,其中,3人因乳腺炎,6人因母乳不足,3個月內全母乳喂養率為80.43%,明顯低于實驗組,兩組全母乳喂養率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母乳喂養情況比較[n(%)]
出生時兩組嬰兒在SIgA、IgA、IgG、IgM及sIL-IR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出生30 d、90 d,兩組 SIgA、IgA、IgM及sIL-IR均呈升高趨勢,出生90 d,兩組SIgA、IgA、IgM及sIL-IR與出生時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均P<0.05)。出生30 d、90 d,實驗組IgG與出生時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均P>0.05),出生30 d、90 d,對照組IgG呈下降趨勢,均較出生時明顯下降,差異有顯著性(均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嬰兒免疫力比較(±s,g/L)

表2 兩組嬰兒免疫力比較(±s,g/L)
注:*表示與出生時比較,P<0.05
對照組0.10±0.04 50.07±13.62 12.94±6.87 45.84±26.15 137.24±28.63 0.34±0.16 57.48±25.39 8.21±6.35 48.62±18.41 154.06±32.84 0.43±0.18*61.81±26.47*6.45±5.18*57.33±23.49*170.39±34.26*出生時出生30 d出生90 d指標SIgA IgA IgG IgM sIL-IR SIgA IgA IgG IgM sIL-IR SIgA IgA IgG IgM sIL-IR實驗組0.09±0.03 48.13±12.25 14.33±7.26 46.39±13.06 135.20±31.51 0.42±0.14 65.81±24.53 13.56±6.07 54.01±16.32 157.18±36.23 0.65±0.23*71.30±31.44*12.84±6.16*73.16±24.26*174.10±37.65*
兩組嬰兒出生時體型差異無顯著性(P>0.05)。出生30 d、90 d實驗組正常體型嬰兒比例不斷升高,偏瘦、偏胖體型的比例逐漸下降,對照組偏瘦體型嬰兒比例逐漸下降,偏胖體型的比例逐漸升高,出生90 d對照組偏胖型的比例明顯高于實驗組,正常體型的比例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見表3。

表3 兩組嬰兒營養狀況比較[n(%)]
母乳是嬰兒早期成長所需能量的供體,合理膳食能提高產婦身體素質[3]。本研究結果顯示,出生30 d、90 d兩組SIgA、IgA、IgM及sIL-IR均呈升高趨勢,出生90 d,兩組SIgA、IgA、IgM及sIL-IR與出生時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出生30 d、90 d時,對照組IgG呈下降趨勢,與出生時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研究表明,IgG可通過胎盤從母體直接獲得[4],而IgA、IgM則不能通過胎盤,嬰兒早期合成免疫抗體量極少,而母乳中富含IgA、IgM[5]。由此可見,嬰兒體內IgA、IgM多來自母乳,可通過胎盤獲取的IgG由于母乳中含量相對較少[6],因此呈下降趨勢。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產婦飲食結構得到調整,母乳中IgA、IgM、IgG及SIgA含量增加,嬰兒獲取量明顯增加。有研究表明,健康新生兒已具有足夠數量的T細胞,而sIL-IR陽性細胞較少,嬰兒可從母乳中獲得表達IL-2R的淋巴細胞[7],而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可增加母乳中sIL-IR陽性細胞數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在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過程中,家屬主動參與產婦和新生兒照顧,為產婦提供母乳喂養知識與技術指導,增強產婦母乳喂養信心,顯著提高母乳喂養率。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后膳食指導使產婦獲取的營養更均衡,這樣母乳中的營養成分也更均衡,嬰兒所需營養成分均來自母乳,所以實驗組嬰兒發育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