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毅,凌 娟,元 麗,莫詩文,歐梅芳
(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廣西 南寧 530011)
復雜性腎結石指的是直徑>25 mm的結石,具有較為復雜的結構。患者很容易出現疼痛感,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其手術治療一直是泌尿外科較為棘手的問題[1]。PCNL術具有具有創傷小、安全高效和恢復快、易被病人接受等優點。而Ⅰ期多通道碎石取石術無需多次手術就能完全取凈結石,但是對專科技術要求高,護理難度大。具體內容如下。
本組病例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齡16~66歲(平均35歲),中位年齡45歲。腎多發性結石39例(結石大小2.1cm×1.5cm~5cm×6.8cm),腎鹿角狀結石2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30例,合并高血壓30例,合并糖尿病25例,合并腎功能不全20例,合并嚴重貧血5例。術前常規做泌尿系彩超及KUB+IVP檢查,年紀大或腎功能不全患者,可進一步行雙腎CT或CTU檢查。
常規術前檢查外,有感染患者術前3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必須把血壓、血糖控制在能接受手術的安全范圍,必要時請專科會診及麻醉科行術前評估。指定專人護理,初步指定個性化護理方案。
采用德國 Karl Storz GmbH & Co. KG 公司生產的經皮腎鏡,湖南康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輸尿管硬鏡,北京匯福康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超聲氣壓彈道碎石系統。采用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先取截石位,先行患側輸尿管逆行插管至腎盂,持續生理鹽水滴注進行人工腎盂給水。在十二肋緣下腋后線與肩胛下角線之間的區域進行穿刺。在B超引導下用穿刺針穿刺進入腎內,拔出針芯后有尿液流出,證實穿刺成功置入的斑馬導絲,用F8~F18筋膜擴張器逐級擴張,再換金屬套管進一步擴張至F21,置入鏡鞘,進鏡觀察找到結石。用瑞士EMS公司第四代超聲/彈道碎石系統處理結石,先用彈道將結石逐一擊碎,再用超聲接負壓器將碎石進一步擊碎吸出體外。通過改變腎鏡Trocar的方向角和深度可觀察大部分腎盞內,了解有無大結石殘留;再用B超進一步證實殘留結石的位置,進行第二個碎石通道建立。如必要在進行第三、第四個通道碎石。直到用B超檢查未在發現結石殘留或患者術中情況不宜再繼續進行手術為止,結束手術。腎鏡下順行插入F6雙“J”管,從尿道口拔出輸尿管導管,留置F18-F20腎造瘺管,視情況夾閉或開放腎造瘺管。術后7天行Ⅱ期取石,雙“J”管術后1個月左右拔出。
1.4.1 本組60例順利完成B超定位下Ⅰ期多通道手術,其中42例患者采用雙通道碎石,12例患者采用3通道碎石,6例患者采用4通道碎石。術后復查KUB,在60例完成Ⅰ期手術患者中,有50例完全取凈結石,一次性清除率達83%,8例在因結石鑄型出現1.5-2.0cm結石殘留,一周后行Ⅱ二期手術或ESWL治療排石取石。2例患者在術后7天左右出現較明顯肉眼血尿,予保守治療好轉。1例患者術后出現氣胸,行胸腔閉式引流后好轉。無其他嚴重并發癥出現。
1.4.2 與同期60例采用B超引導下常規通道皮腎穿刺造瘺碎石取石術治療對比

結果 n住院時間(d) 凈石率 術后出血發生率住院費用(萬元)Ⅰ期多通道組 60 15±3 50(83.33) 2(0.033) 1.87±0.35常規通道組 60 25±3 52(86.66) 3(0.05) 3.15±0.41 P<0.05 >0.05 >0.05 <0.05
2.2.1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必須與主管醫生交流患者病情,積極參加術前討論,護理人員需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耐心講解手術的優越性,告知手術前后的注意事項,給予科學的解答和宣傳;護理人員向患者列舉成功案例,增強信心[2]。
2.2.2 體位訓練:患者在術中首先要采取截石位插管,醫生會根據病人具體的情況決定采取俯臥位或側臥位的手術體位。最好術前與主刀醫生了解術中可能體位,以便做針對性訓練。
2.2.3 術前準備:常規行X線腹部平片及靜脈腎盂造影檢查,確定結石部位、大小、形狀、腎盂擴張及腎臟積水程度。做好備皮、皮試、交叉配血、清腸等常規術前準備[3]。
2.3.1 床邊交接:護理人員第一時間與麻醉師及手術醫師交流,了解患者術中麻醉及手術情況。為下一步術后全面整體護理做好貯備。
2.3.2 觀察病情變化并進行護理評估:術后去枕平臥6h,全麻做好清醒前的護理,若術后出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報告主治醫生進行處理。
2.3.3 腎造瘺管的護理。注意觀察腎造瘺管內引流液的量、顏色、性質,并做好記錄,一般患者術后腎造瘺管夾閉1~2h,可起到較好的止血作用。患者術后應囑其臥床2~3天或尿液變清方可下床活動。
2.3.4 導尿管的護理 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導管受壓、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暢。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行外陰擦洗2次;每日更換集尿袋1次,及時傾倒尿液并記錄尿量,集尿袋及引流位置應低于恥骨聯合,防止尿液反流造成逆行感染。每日行膀胱沖洗2次。每周更換導尿管1次。每周做尿常規檢查1次。鼓勵病人多飲水,并協助更換臥位。
2.3.5 雙J管的護理 一般患者均帶管出院,出院前交待患者平時不做劇烈活動,如出現輕微血尿,不必緊張,多飲水即可,如出血較多,及時到醫院就診。患者回來拔管前,最好做電話隨訪,了解目前的情況,并提醒患者及時來拔管,避免遺忘引發其他并發癥。
2.5.1 感染,經皮腎鏡碎石術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發生率9.8%[4]。主要表現術后持續高熱(38.6℃~40.2℃),血像偏高等;首先予艾爾降溫貼貼額,冰凍輸液、冰敷大動脈,復方氨基比林肌注,本組17例術后高熱,經抗炎治療后癥狀緩解;如發熱未能控制,患者出現胸悶、氣促、血氧飽和度降低等情況,要考慮感染性休克的可能,及時報告醫師,給予氣管插管上呼吸機等處理;對于老年病人,手術時間較長,術前合并呼吸系統疾患等病人,必須加強術后的觀察,重點護理。
2.5.2 出血:出血是PCNL術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并發癥[5],及時發現出血,及早處理效果比較好,可避免嚴重的后果。
2.5.3 胸膜損傷:術后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有無胸痛、呼吸困難,及時報告醫師,必要時予胸腔閉式引流,本組1例術后2天出現呼吸困難,吸氧不能緩解,行床邊B超檢查后發現有胸腔積液,請胸腔穿刺后行胸腔閉式引流胸痛、呼吸困難,立即通知醫生予床邊攝片,提示有胸水,請胸外科醫生予胸腔閉式引流,吸氧,半臥位休息,經積極處理后有明顯好轉,呼吸維持平穩[6]。
2.5.4 尿漏,預防感染,加強基礎護理。
調節飲食,減少攝入與結石有關的食物,避免食譜過分單一。術后應從輕度活動開始,逐漸增加活動量,活動時要注意使手術切口部位均勻著力。應多飲水,以每日1500—2000毫升為宜,也可多食水果,服用磁化水能干擾尿內成石因素對預防結石形成有作用[6]。
對于很多復雜性腎結石,考慮到嚴重出血及感染的風險,既往要想將結石取凈,一般均要進行分期多次手術,本院泌尿外科近年來采取Ⅰ期多個穿刺造瘺通道取石手術,同過去的分Ⅱ期或III期單一通道取石手術相比,Ⅰ期多個穿刺造瘺通道取石手術,大大的縮短了住院時間及減少住院費用[7]。護理上觀念也要隨著改變。提升護理質量對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而護理觀念的轉變是提升護理質量的基礎[8]。因此做好護理人員護理觀念的轉變工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