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立平
摘要: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為了保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不惜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高舉貿易保護的大棒,破壞經濟全球化,影響全球經濟復蘇。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爭,不僅僅是貿易戰,更是美國為了保持自己的產業領導地位,對中國向價值鏈上游前進的打壓。進入制造業強國之列是中國復興的必然選擇,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制造2025”,美國認為這威脅到自己的全球優勢地位,美國的真正目的是遏制中國的戰略,保持或者延長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貿易戰會對人民幣匯率,國家貿易安全等造成影響,在反制美國的同時,堅持改革開放、擴大內需、經濟轉型、優化貿易結構、推進“一帶一路”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挺過這次貿易戰。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0.017
1引言
特朗普就任總統后,為兌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實現“讓制造業回流美國”的執政理念,不僅對中國,也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了貿易戰。中美的貿易爭端源起于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宣布依據“301條款”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關稅,以“懲罰中國偷竊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涉及的商品貿易額60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其后作出反制措施向美國進口商品征稅,其中包括中國出口最多的大豆。“301條款”是美國貿易法中有關對外國立法或行政上違反協定、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采取單邊行動的立法授權條款。該條款拋棄了世界貿易組織解決爭端的機制,是美國自身利益自上的單邊主義的體現。美國對華商品的征稅范圍,集中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術、機械等高端制造業產品,實則是對“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的打擊。中國對美貿易戰的反擊中,對美商品的征稅范圍由農業等,擴展至大部分行業。本文將從貿易戰的本質,結合對中國的影響,提出對策。
2貿易戰的起因以及對策
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問題是美國對中國貿易戰所聲稱的主要理由,不可否認中美之間存在貿易逆差,但并非美國所統計的那么巨大。原因如下,經濟全球化使每個國家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統計一國的貿易應該統計增加值,美國因為統計方法的原因,統計出逆差增大了近一倍。而且中國出口的廉價商品不僅提高了美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宏觀上也有助于降低通脹;另一部分原因是美國為了保持自己的產業地位而禁止高科技技術和軍工裝備的出口,如果美國允許出口,則貿易逆差會顯著縮小。
美國發動貿易戰也是在遏制中國崛起。中國2017年gdp已經達到了12萬億美元,是美國的三分之二,如果保持現在的增長勢頭,2027年中國就會趕上美國。中國因為處于生產鏈的低端,始終是大而不強,所以成為制造業強國,是提升我國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就是為了這一目標所做的頂層設計。
現在的美國是全球的領導者,它的軍事力量、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產業地位、全球影響力等都在世界上領先,美國為了保持自己的領導地位,一直對其他國家的追趕很留心,比如美國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定,造成日本的十年衰退,由美國gdp的三分之二變為現在的四分之一,又比如美國跟全蘇聯的全面爭霸。“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國一直在防備其他國家對自己地位的挑戰,但是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我們一直主張和平崛起,美國不應該把中國視為挑戰者,而是應該合作共贏。以特朗普為首的現任美國政府在談判中,經常出現反復無常和單方面毀約,是美國沒有誠意的表現,而且美國對中國產業的打壓不會放松,因為美國認為這是維持自己國際地位的必然選擇。所以貿易戰避免不了,我們應該把策略轉到加強改革和調整貿易結構上來。
貿易戰造成匯率貶值,貿易戰以來,在岸人民幣從6.3貶值到了6.5,人民幣貶值不僅因為貿易戰,還有美聯儲加息,美元走強的影響,再其次還有國內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去杠桿等因素的影響,造成FDI的下降,這也是匯率貶值的影響因素。貿易戰還可能造成通貨膨脹。以進口大豆為例,對美大豆貿易額大概為137億美元,加增關稅會導致以大豆為中間品的養殖業等經過價值鏈傳導,造成價格上升,引起通貨膨脹。
這次貿易戰中國是無路可退的,必須迎戰,因為貿易戰的根本目的是全面遏制中國,所以要有決心、信心打贏貿易戰。在反擊美國的同時,降低與其他關稅水
平,來沖抵貿易戰的影響,比如2018年5月1日宣布全面降低藥品關稅,包括抗癌藥品在內的28個稅目的進口關稅調整為零。同時建立自貿區、舉辦上海進口展等手段刺激國內的消費。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一,堅持創新發展戰略,加速推進高新技術自主研發,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各地做好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規劃,增加研究經費,引進培養研究人才。加強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動,做到產學研結合。第二,調結構和擴大內需是辯證統一的整體,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增長由高速進入低速的情況下,由依賴投資、進出口,轉到主要依靠內需拉動經濟。首先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居民的醫療、教育、住房保障等等的水平,消滅貧困人口,提高居民的消費信心。第三,優化貿易結構。從外貿結構來看,中國最大的兩大貿易伙伴分別是美國和歐盟,貿易額分別高達39532億元、41742億元,占總貿易額比重的14.2%、15%。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開拓海外市場,加強與沿線各國溝通交流,鞏固多邊合作關系,實現優勢互補,并樹立大國形象,同時建立、完善風險管理機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幾十個國家,人口占世界的一多半,其中包含了巨大的商機,挖掘培養新型經濟體,不僅有助于國內過剩產能的消耗,也能縮小貿易戰帶來的影響,但是“一帶一路”戰略任重而道遠。
3結論
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難以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與其他國家的貿易摩擦會是個零和博弈,美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開拓者和受益者,損害他國利益,滿足自身利益的行為必將對經濟全球化造成損害。美國對華貿易戰,不僅是經濟利益之爭,也是國家前途命運之爭,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巨大的發展潛力,優秀的人力資源,最重要的是不畏艱苦、勇于拼搏的人民,所以美國企圖將中國鎖定在全球價值鏈頂端的做法,必將失敗。這次貿易戰是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同時也意味著機遇,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堅持創新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內需。只要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一定會越過這次危機。
參考文獻
[1]俞萍萍,趙永亮.中美貿易戰本質、影響及對策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8,(11):87-89.
[2]李鈺幸,王玥穎.“貿易戰”背景下中美貨物貿易結構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