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指出2018年全國平均靜穩天氣指數為11.0,與近5年平均基本持平,比2017年(11.4)偏低3.5%,大氣擴散條件偏好。
2018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2018年全國平均霾日數20.5天,比2017年減少7.1天,霾天氣過程次數和影響面積均較2017年減少;全國共發生14次沙塵天氣過程,明顯少于常年平均。
(人民日報)
我國“遠望2號”船在完成41年海上測控和衛星長期管理任務后,近期正式移交至地方政府,將作為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場所對外開放。自此,我國第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1號”“遠望2號”全部退出海上測控序列。
據統計,40多年來,“遠望2號”船先后35次勇闖大洋,27次成功停靠外港,累計海上作業2 812天,安全航行52萬余海里,完成遠程運載火箭、風云、北斗、神舟、嫦娥等47次國家級重大科研試驗任務。
(中國青年報)
目前,中國高鐵運營規模居世界第一,普遍在時速300~350公里,中國高鐵的綜合技術指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幾乎是高鐵速度的一倍,作為一種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當前世界軌道交通技術的一大“制高點”。2016年10月,中國高速磁浮項目開始啟動。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主要包括磁浮車輛系統、地面牽引控制系統、運行控制系統、線路軌道系統等。
作為目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用于長途運輸,可在大型樞紐城市之間或城市群與城市群之間形成高速“走廊”。以北京至上海為例,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經濟觀察報)

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統計顯示,2018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3.1億人次,比上年增加1.3億人次(增長1.6%)。2018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0次。2018年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門診量達19.2億人次,比上年增加0.4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