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在網絡環境中,信息資源非常豐富,網絡環境能為學生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寫作就是應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的過程,教師要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減少學生寫作的束縛,引導學生積極表達。
語文作文教學實現網絡化教學,就是對網絡資源自身發展優勢進行整合,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引入更多真實的寫作內容,補充寫作資源。
一、搭建網絡環境的作文教學平臺
網絡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能為學生日常寫作練習提供豐富素材,為學生寫作活動提供更為廣闊的天地,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實踐,還要整合聲像資料、圖文資料等補充學生學習內容。這樣,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到學習情境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
例如,部分學生由于生活閱歷受限,難以了解寫作中的諸多意象,比如進入冬天便進入了“銀裝素裹”的世界,學生難以想象此類世界的真實場景。此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環境搜集信息資源,為學生展示各個地區冬天雪景,這樣就能解決學生想象力不足等問題。
開展網絡環境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首先要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在校園網站中建立學生作文教學專欄,依照學生年級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分層設定教學網站。網站針對師生要設定不同權限,對師生身份進行確認。
作文教學網站的設計,要在最大程度上適應學生學習發展的要求,在頁面設計上要突出交互性。教師能在網上備課、教學,能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參與到網絡學習中。比如,教師在網絡平臺上為班級開通擬題教學,設定在作文一欄完成作文擬題之后提交,讓學生能及時點評。大多數學生都樂于應用各類社交軟件進行對話交流,教師可以通過QQ群、微信群等引導學生交流經驗。
二、深入優化作文信息資源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主題教學網站中的信息資源建設,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師生要共同努力,進行補充完善。教師要基于網絡信息資源設定來優化教學過程,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創設寫作情境,整合信息資源。
在“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主題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確定寫作與日常生活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對生活、寫作的積極性,對寫作中材料的選擇問題進行把控。指導學生運用觀察法捕捉自然、生活中的美感,積累更多素材,并對材料內容進行合理篩選與提煉,突出文章的主題。
設計寫作情景,就是建立不同的寫作問題情景。問題即寫作的任務,大多都是通過一組話題、一個命題、一組材料展示。在教學中,常見的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便是作文問題的重要表現形式。教師通過合理應用網絡多媒體技術,依照作文教學內容,在網頁設計中找尋對應欄目,對學生寫作活動進行預處理,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網站。對寫作情景進行科學設計,教師可以選取視頻點播的方式進行教學,錄入教學圖片與教學視頻,構建更為真實的教學活動情境。
三、通過網絡平臺評改作業,提升評改質量
在初中作文訓練中,評改作文是重點環節,教師要對學生寫作進行有效指導,引導學生分析與應用材料,進而提升作文教學成效。
在作文評改中,教師要將主動權給予學生,這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的共識。但是,由于各項程序較復雜,部分學生寫作水平與學習能力有限,在評改中耗費時間較多,難以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在網絡環境中,開展作文教學,要突出網絡互動性、快捷性、交際性特征,通過學生群體相互閱讀評價、師生共同評改,強化學習交流。將傳統作文評改轉移到電教媒體中,評改過程從個人轉到集體。學生完成作文練習之后,教師瀏覽,整合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將重點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進行投影,教師進行示范評改。之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評改或是個人評改。這對學生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具有較大影響。
結語:網絡環境下的作文教學,是基于信息技術產生的全新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的教學成效會產生較大影響。網絡環境下的作文教學為語文教學活動開辟的發展新路徑,能有效豐富教學內涵,為教學過程增添活力,改變被動的教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