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嫻
一篇優秀作文的完成需要的是作者能夠將自己的情感真實地融入到文章中,在學習的初期,學生的人生閱歷,通過多次分析后得出的獨特感受,各種活動后的啟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能夠在紙上得到展現,最終成為一篇優秀的作文。以下是寫作中能夠提高寫作能力的技巧。
1.新穎的命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文章要足夠亮眼,不僅需要擁有充沛的詞匯量,還需要有豐富的情感。若不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會使得閱讀文章的人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蠟。而能夠準確表達自己情感的文章更能吸引讀者。
近年考試均以話題作文為主,原因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話題打開想象的大門,讓學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盡情發揮。然而不是所有的作文都能夠使學生打開想象的世界,有些作文無法寫得順暢,所以,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循序漸進,從易到難,一步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使學生的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根據眾多教師的描述,這對于寫想象類文章以及敘事類文章具有很大的作用。
現在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由于沒有兄弟姐妹有時候無法體會手足之間的情感,在寫此類作文的時候無法正確表達這種情感,會使文章干干巴巴。對于此類題目,學生需要大量閱讀前人的文章,可以從課本中,或自己與動物間建立的情感入手,積極思考,調動情感。通過這種方式,循序漸進,最終達到讓學生覺得寫作不再那么困難,達到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
2.在現實中尋找模板和場景,激發情感共鳴
在寫作過程中,需要兩種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現為真假兩面,“真”代表的是在生活中真正存在的或者真實體驗過的情感,而“假”則是通過真實的情感發散、深化、升華,或通過聯想和想象得到的。在許多作品中,作者因作品中創造的人物的曲折經歷而傷感,這是作者對世界想要說的話,是作者通過對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刻畫來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通過真假兩種感情的交融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
由于初中生生活枯燥、乏味、單一,對于美麗事物的審視能力也在被削弱,所以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創設情景,將學生平時上課學習到的知識與日常生活中的經歷聯系起來,來激發他們的情感。
例如,在一次郊游中,教師帶領學生去公園的湖邊,附近有一小片蘆葦,竹林,遠處是一片花叢,有的學生在這景色中感到神清氣爽,寫道“陽光灑在溫暖的土地上,許多鮮花在草叢中盛開,枝葉上有許多鳥兒嘰嘰喳喳,春筍破土而出,細心聆聽陽光下萬物生長的聲音,微風陣陣,這讓人覺得人間真的美好”。由此反映出該學生思維發散能力較強。
3.組織多樣化活動,豐富體驗
學生的情感豐富多彩,純凈美好,但也需要多參加一些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許多學校組織學生去過福利院做志愿服務,其中包括打掃衛生,與老人聊天,學生通過交談可獲得更加豐富的情感。
在一次去志愿服務回來以后,有學生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從水果盤中拿起一顆葡萄,剝去葡萄皮,將果汁擠在小碗中,將汁水一勺一勺的慢慢送入老人的口中,老人由于生病無法合攏雙唇,我用紙巾將老人遺漏的汁水抹去,看著老人受的苦,不禁流下淚水。”這是感動的淚水,也是學生成長的淚水,唯有這樣的實踐經歷才能讓學生寫下這樣的句子。
4.多寫多練,保持情感充沛
“生活處處是素材。”無論是上學習得的課本知識,還是在生活中的生活經歷,與父母、其他同學的交往經歷,所有的經歷都會使學生產生多種多樣的情感,在學生直視這些情感的同時,通過慢慢咀嚼,學生會有強烈的表達欲望,此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將這些情感書寫出來,而不是阻止學生情感的表達。
有的學生寫道:“今天又是不順的一天,讀書真的很辛苦,天天對著書本,上課又忍不住想要打瞌睡,真希望換一個老師啊……”“開心,今天學習的知識我都理解了,作業馬上就寫完了,可以出去找她玩了哦。”“今天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好開心,真希望能夠多一些這樣的經歷。”學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經歷寫下了不同的文字,通過這種隨手寫作的方式使情感躍然紙上,更加立體,同時更能使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對寫作也能保持高昂的激情和充沛的情感。
5.教師點評謹慎而行,切莫打擊學生寫作熱情
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把關能力,對于學生作文中表現的情感不可一味的打擊。
比如,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作文的要求講得詳細些,在情感的導向方面,需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情感的投入。在閱讀學生的作文時,需要賞罰分明,表揚優秀之處,指出不足的地方,切不可一味指出不足而忽略了其他的長處。
總之,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不僅僅要讓學生保持豐富的想象力,更需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有效點評,使得學生能夠寫出更加精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