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治國,胡尊紀,高德良,宋化穩,莊占興,張思聰,唐廣新
(山東省農藥科學研究院 山東省化學農藥重點實驗室,山東 濟南 250033)
直播水稻, 是指在前一季作物讓茬后或在空閑地上進行翻耕整地,不經育秧、移栽, 把稻谷直接播種于大田而栽培出的水稻[1]。在種植過程中免除了傳統育秧、移栽用工,并節省秧田,使水稻生產簡易輕松,在當前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深受農民的歡迎,并迅速在各地推廣應用[2]。由于水稻前期干濕栽培環境,十分有利于雜草的萌發和生長,稻田草害發生逐年加重,嚴重影響直播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化學除草是水稻直播栽培中的一項關鍵技術。
噁唑酰草胺(Metamifop)是由韓國化工技術研究院開發的一種新型、高效、低毒的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能有效防除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是近年來被廣泛使用的除草劑[3],作用速度快,殺草譜廣,對作物安全,對環境安全,有廣泛的可混性,在雜草2~6葉期均可使用。氰氟草酯同屬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主要防除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雜草,其具有活性高、選擇性好、用量少、毒性低等特點,屬高效、環保、安全手性含氟農藥。對禾本科雜草防效優良,且在水稻中低殘留;對千金子高效,對低齡稗草及其他禾本科雜草均具一定防效。。
本文通過溫室盆栽法及來探討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兩者混配對稗草和千金子聯合作用,篩選合適的復配比例,并對水稻的安全性進行測定。通過復配制劑的田間藥效試驗,對復配制劑的防除效果及使用劑量進行初步探討。
研究室內試驗于2016年9月在山東省農藥科學研究院山東省化學農藥重點實驗室內進行,田間試驗于2017年7月在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黃家屯村進行。
選擇水稻直播田主要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品種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和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L.) Nees)為供試對象,稗草和千金子種子于2016年10月份采集于濟南市章丘區水稻田內,選取適量種子備用。
田間試驗地塊主要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為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L.))和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L.) Nees)以及其他闊葉雜草。
實驗室水稻品種為臨稻16號,試驗地水稻品種為臨稻16號。
96%噁唑酰草胺原藥,97.4%氰氟草酯原藥,上述原藥為山東省農藥科學研究院農藥評價中心保存樣品。
10%噁唑酰草胺乳油(美國富美實公司),100g/L氰氟草酯乳油(安徽豐樂農化有限責任公司),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山東省農藥科學研究院實驗室配置)。
供試原藥按要求稱量后先用適量丙酮溶解溶解,再加入適量Tween-80,攪拌均勻后用加入適量的水配成一定濃度的母液,再用含0.1%Tween-80的水溶液配制成試驗所需。
WS-18D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扇形噴頭,山東衛士植保器械有限公司),1/10000天平 (上海天美天平儀器有限公司),1mL、5mL移液槍(上海麥尚科學儀器有限公司),80 mL燒杯,50 mL量筒,直徑9 cm培養皿,鑷子,毛筆,濾紙,人工氣候室,500 mL、2 L量杯等。
1.5.1 室內活性聯合作用測定
選取適量稗草種子,于28℃±2℃溫水中浸泡6h,然后放于人工培養箱內,30℃±2℃黑暗環境下催芽24h,進行預處理,千金子種子未處理。
選擇過篩的風干沙壤土進行滅菌處理,與基質土按照1∶ 1比例進行混勻,測定有機質含量為1.36%,pH值6.8,備用。
待種子萌發后,選擇直徑為9cm的塑料盆若干,加入適量濕潤土壤,使土表直徑在8cm,采用盆缽底部滲灌方式使土壤完全濕潤,將預處理的供試雜草種子均勻撒播于土壤表面,每盆稗草種子20~25粒,千金子種子0.5g,覆土1cm,播種后移入人工氣候室常規培養,采用盆缽底部滲灌方式補水。稗草和千金子分盆種植,待稗草、千金子2~3葉期時,間苗,每盆留15株。人工氣候室設定溫度為25~30℃,相對濕度為 60%~80%,光照∶ 黑暗為14 h∶ 10 h,強度為2000Lux。
雜草間苗后第二天,按照設計用量進行莖葉噴霧法處理,噴霧器械使用ASS-4自動控制噴霧塔,試驗前校正噴液量,按照試驗設計從低劑量到高劑量順序進行莖葉噴霧處理,每處理4次重復,并設噴含相應有機溶劑的0.1%吐溫80水溶液處理作空白對照。
處理后定期觀察記載供試雜草的生長狀態,處理后21d,收割地上部雜草,稱其鮮重。按照農業部標準進行數據統計,并用Gowing法對復配后的除草劑進行檢驗和判斷[4-5]。
1.5.2 田間試驗
根據是室內聯合作用測定結果,田間試驗共設8個處理: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35g.a.i/hm2(處理1);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80g.a.i/hm2(處理2);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225g.a.i/hm2(處理3);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360g.a.i/hm2(處理4);10%噁唑酰草胺乳油120g.a.i/hm2(處理5);100g/L氰氟草酯乳油105g.a.i/hm2(處理6);人工除草(處理7);空白對照(處理8)。
試驗每處理4次重復,共32個小區,每小區20m2,采取隨機區組排列法劃分小區,使用進行莖葉噴霧處理,用水量為600L/hm2。
在用藥后15、32天采用絕對值調查法,分別調查每種雜草總株數和鮮重質量,并觀察試驗藥劑對水稻有無藥害。在每個小區隨機選擇4個點,每點0.25m2進行抽樣調查。按下面公式換算成防治效果,計算株防效和鮮質量防效[6]。
防治效果 (%) = (空白區雜草株數 (鮮質量) -藥劑區雜草株數 (鮮質量) ) /空白區雜草株數 (鮮質量) ×100%
收獲期對小區中間地塊收取一定面進行測產。
通過噁唑酰草胺與氰氟草酯不同組合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稗草、千金子的防效可以看出:噁唑酰草胺與氰氟草酯混配,兩者混配后E-E0均大于0,具有明顯加和作用,兩者復配是合理的,其中噁唑酰草胺與氰氟草酯以10+10復配對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加和作用顯著。

表1 噁唑酰草胺與氰氟草酯混配室內聯合作用測定結果
2.2.1 除草劑對直播水稻田的安全性
施藥后分別于7、15 d觀察,各處理水稻生長發育均正常,均未發現明顯藥害癥狀,說明供試藥劑在試驗劑量水平內,對水稻安全。測產結果表明各藥劑處理與空白對照差異性顯著,相對空白對照產量較高,處理2、4與人工除草產量差異性不顯著 ,處理1、5、6之間產量差異性不顯著,詳見表4。

表2 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2.2.2 除草劑對雜草的防除效果
藥后15天調查,試驗藥劑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4個劑量對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的總防效為81.02%~91.72%,對照藥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和100克/升氰氟草酯乳油對總雜草的株防效為79.22%、81.48%。方差分析看出,處理3、4差異性不顯著,處理1、5、6之間差異性不顯著,其它處理間差異性顯著。試驗藥劑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有效成分180~360g/hm2之間殺草效果高于2種對照藥劑。
藥后32天調查時,試驗各藥劑處理對雜草的防效高于藥后15天的防效。試驗藥劑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4個劑量對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的總株防效為87.31%~95.44%,總鮮重防效為89.13%~96.52%。對照藥劑10%噁唑酰草胺乳油和100克/升氰氟草酯乳油對總雜草的株防效為86.12%、88.83%,鮮重防效為88.43%、89.44%。方差分析看出,試驗處理2、3、4與處理5之間總株防效和總鮮重防效差異性顯著,處理3、4與處理6之間總株防效和總鮮重防效差異性顯著,處理3、4之間總鮮重防效差異性不顯著,試驗藥劑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用量在180~225g.a.i/hm2時對雜草的防效較好,能有效減少雜草危害。

表3 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株防效(%)-藥后15天

表4 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株防效(%)-藥后32天

表5 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防除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鮮重防效(%)-藥后32天
注:表中同列數據后不同大、小寫字母分別表示在 0.01、0.05 水平上有差異
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均為芳氧苯氧丙酸酯類除草劑,但由于2種除草劑對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的防除效果不同,主要防除對象不同。通過對兩者混配,可以提高對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的殺草譜及防效,以及增加對抗性雜草的防效。
通過室內活性聯合作用測定試驗,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以有效成分1∶ 1的比例混配對防除稗草和千金子的加和作用明顯。
田間試驗表明,復配制劑20%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1∶ 1)在直播水稻田一年生禾本科雜草2~3葉期,以有效成分180~225g.a.i/hm2施藥一次,可以有效防除直播水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且對水稻安全,殺草速度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