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莉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將本院消化內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34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實驗組(綜合護理),每組患者67例,對比兩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具有良好作用,因此,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消化內科;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4..01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疾病,男性的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具有反復性的特點。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該疾病的產生與患者生活飲食規律不良、長期抽煙酗酒等因素有著直接關系。因此,在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還需要配備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方可有效提高患者身體健康水平。對此,本院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具體內容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消化內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34例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患者67例,均經過臨床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排除惡性腫瘤、精神障礙類疾病患者,于研究前簽署知情同意書。男性與女性比例為69:65,最大年齡65歲,最小年齡18歲,平均年齡(38.03±3.52)歲,所有患者一般資料相比所得P值均大于0.05界限值,不具有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生命體征監測、病房管理等,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可以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疾病講座等活動幫助患者全面了解十二指腸潰瘍疾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生活建議,并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疏導患者負面情緒,消除患者緊張感。(2)飲食護理,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合理規劃飲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量身定制飲食方案,以清淡為主,禁忌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3)生活指導,教育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作息生活習慣,做到戒煙戒酒,進行適量運動,保持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心態。
1.3 效果判定指標
本次研究以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為效果判定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所應用的檢測軟件為SPSS 20.0,將所搜集的數據錄入系統當中,以現代科學技術的方式對其進行統計學處理,以P=0.05為是否具備統計學意義的界限,如果與0.05相比較小,則視為具備統計學意義;相反,則視為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如表1所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7.01%,并發癥發生率2.99%;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3.58%,并發癥發生率19.40%。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所得P值<0.05。
3 討 論
十二指腸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疾病,致病因素包括胃酸分泌異常、PH感染、飲食作息不規律等,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則會影響患者胃腸道功能,極易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健康。綜合護理干預是以人為本護理理念彰顯的重要表現形式,強調從多個層面制定護理方案,力求滿足患者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獲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恢復具有良好作用,因此,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麗萍,付 強.個性化延續管理模式在十二指腸潰瘍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8,29(23):
3360-3362.
[2] 王亞楠.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護理能力的影響[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8,24(S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