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鵬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4-016-01
摘 要 目前電力企業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企業工會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工會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主要闡述了電力企業工會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針對出現的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工會管理 電力企業效益
電力企業隨著大環境的不斷改變,其中企業和員工之間的關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無論企業怎樣發展,企業的利益和職工的利益都是密不可分的,想要提高企業的利益,就要首先保障員工的利益。企業工會是企業和員工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員工的積極性和企業的效益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企業想要發展就要重視企業工會的管理工作,企業工會也要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工會具有的優勢
電力企業中工會屬于文化建設的范圍,有著維護職工權利的義務。同時工會還為職工提供了學習的平臺,有效的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水平,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企業在逐漸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企業文化,反映出了職工的價值觀和企業的理念,是影響企業文化建設和職工利益的重要因素,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工會是影響企業效益的重要環節。
二、工會管理在發揮價值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認識
員工集體活動的組織是電力企業工會管理的重點內容,一些企業中工會組織的人數具有一定的限制,這就造成企業的員工想要加入工會組織,就要進行審核和批準,工會管理效率下降,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下降,企業的經濟效益也無法得到提升。企業工會要起到連接員工之間溝通交流的作用,提高企業的凝聚力,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但是目前的企業往往對此不夠重視,工會的作用發揮不出來。
(二)方法滯后
工會組織在企業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對員工的心里進行疏導、解決員工問題、對員工進行鼓勵等。電力企業工會管理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和員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每個員工的性格,特點,但是這樣就會造成工會管理工作量的增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也不理想。有的員工在面對面進行意見和建議的采集過程中,也不會指出企業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這就造成工會管理工作沒有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價值。
(三)人才缺失
電力企業運行和發展中,制定科學合理的工會管理體系,是提升工會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工會管理體系的建立過程中,需要對員工的心里、思維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管理體系的建立。工會管理人員需要有比較豐富的管理經驗,才能準確的把握住員工的心態,積極調動企業員工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就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目前電力企業工會管理人員中,缺少綜合素質比較高的管理人員,大多有著理論管理基礎,沒有實際的管理經驗,造成工會管理的效率下降,沒有發揮出工會管理的作用。
三、深化工會管理價值提升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措施
(一)加深對工會管理的認識
工會管理工作是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但是一些電力企業經營中,往往對工會管理有所忽略,沒有發揮出工會管理的作用,所以我們要重新的認識工會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工會管理工作的價值要明確,認清工會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對管理工作進行細分,保障管理人員重視工會管理工作;2.定期的對工會管理工作進行檢查,保障企業中的其他部門和工會組織之間的良好溝通合作,履行電力企業每個部門的職責;3.電力企業加大對工會管理的資金投入,保障工會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二)創新工會管理的方式
目前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力企業想要充分發揮出工會管理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要跟上時代的步伐,使用新技術、新方法,實現工會管理模式的創新。工會管理中還可以充分的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軟件,例如微信、QQ等,通過微信群、QQ群等將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明確,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拉近企業和員工之間的距離,在良好的氛圍中,提高員工工作的效率,方便工會管理工作的落實,實現優化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三)重視工會管理人才的培養
電力企業的發展和工會管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充分發揮出工會管理的作用,就要重視人才的培養。電力企業工會管理人員需要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提高工會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滿足工會管理工作的需求,實現電力企業健康發展。
四、結語
經過以上的分析研究,工會是一個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組織,工會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電力企業效益的提升,在電力企業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會能夠時刻的了解和掌握員工的狀態,解決員工遇到的問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會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曾紅梅.電力工會加強企業思政建設的建議[J].建材與裝飾,2018(51):174-175.
[2] 謝欣.電力企業創新基層工會工作方式建議[J].現代國企研究,2018(18):203.
[3] 潘鋒.新時期基層電力企業工會工作關鍵點分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7(S1):34.